無線充電模式,開始從智慧型手機領域,「躥」到電動汽車領域了。目標是「即停即充」!
12月17日,成立不久的智己汽車在媒體分享會上表示,公司推出的車型將量產裝備11KW大功率無線充電,結合自主泊車功能,實現無感補能。
簡而言之,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就是「停車就充,無需動手」。
目前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有三種:
1、使用「充電槍」的傳導式充電。最早大規模推廣,是主流了。
2、更換動力電池的換電模式。在政策的支持下今年開始興起。
3、無線充電。尚處在產業化前期階段。
查閱資料可見,智己汽車並非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嘗鮮者。
寶馬在2018年就發布了支持無線充電的車型;上汽集團(600104)的榮威Marvel X在上市之初,也以無線充電為主打賣點;一汽紅旗在今年推出紅旗E-HS9就支持無線充電技術,車輛在駛入特定的無線充電站後,無需插線即可充電。
目前,已有包括大眾、沃爾沃、豐田、一汽、吉利、上汽、比亞迪(002594)等國內外主流車企,都對無線充電展開了技術研發和布局,並形成了較為明確的量產規劃,預計2021年至2023年間將推出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車型。
車企紛紛布局無線充電的背後,有政策推手。
首先是無線充電行業標準正式實施。今年上半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4項國家標準,規範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在公共及私人應用領域的技術、性能、功能、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共同構成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體系的重要通用標準。上述標準已從今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其次,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同樣點名「無線充電」,提出要「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
那麼,除了整車布局,誰來提供無線充電的設備?有哪些上市公司參與到這個新興的產業鏈中了?
萬安科技與安潔科技曾公開披露過類似信息:
萬安科技(002590)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基本成熟,預計2021年下半年可以進入小批量量產階段。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萬暨電子為北汽新能源、一汽紅旗無線充電產品的配套供應商,預計在2021年進入小批量產階段。京泉華(002885)則稱,公司於2018年配合客戶做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產品研發。
安潔科技(002635)在今年初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透露,公司研發的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已配合國內品牌客戶提供樣機,與國內其他品牌客戶廠商也有不斷深入的合作,目前正在為電動汽車大功率無線充電系統的產業化做準備。
9月,公司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正在進一步開發大功率無線充電技術,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系統樣機訂單出貨,不斷提升FATP(最終組裝測試成品)能力。安潔科技的工作人員告訴上證報,公司研發的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的功率為11kW,但客戶信息仍要保密。
此外,立訊精密(002475)在不久前聯合雅迪控股發布了一款支持無線充電的電動兩輪車,最遠充電距離可達15cm。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