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開學第一課給孩子上,我認為我們應該給家長上。因為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
8月30日下午,馬雲來到杭州雲谷學校,並發表「重返課堂 重新看見」的主題演講,演講中,馬雲依舊金句頻出。
圖源:微博、南方都市報
創辦三年來,外界對這所學校充滿了好奇,也有很多爭議,不過歸結起來主要有兩點:是一所貴族學校,以及是一所阿里子弟學校。
馬雲說,教育眼下不僅是中國家庭有焦慮,全世界都一樣。但這所學校是想探索一條不同的教學之路,為未來20年怎麼教育打一個樣板出來。「如果今天的教育不為未來做準備,30年以後孩子會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境地。」
馬雲說,現在的教育體系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建立起來的,但人類已經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不改變教育和訓練方式,那時候哭都來不及。」
對於傳言中的貴族學校,馬雲說,這不是有錢人的學校,「但孩子必須有高貴的氣質,培養不同格局、眼見的孩子,和金錢無關。」
馬雲說,這也不是要辦一個國際學校,而是辦成國際化學校,「培養孩子們全球化的理念,跟世界接軌,不等於為孩子出國做準備。」
馬雲說,自己沒有在國外讀過一天書,但在全世界有很多的朋友,是因為自己經常在全世界跑,尊重別人、理解別人、參與別人和欣賞別人的文化。「希望中國孩子以後出國並不是因為學習成績有多好,而是朋友多,講義氣,領導力強受人尊重。」
說起中國家長對於教育的焦慮,馬雲說,很多家庭都有一個焦慮的媽媽和暴躁的爸爸,「家長的心態影響了孩子的心態,同時家長的焦慮又影響了學校的心態。」
「很多家庭都有一個焦慮的媽媽和暴躁的爸爸,」在馬雲看來,學習不好的家長,問題特別大。「自己沒讀好書的媽媽,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研究生。認為讀書是努力的問題。」
在馬雲看來,在家裡管教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因為陪伴孩子的成長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如果覺得管孩子很累很煩,一定是你做錯了。」
馬雲說,孩子們起得比我們早,還比我們用功。所以如果家長要求孩子們好好學習,必須提升自己。
馬雲認為,從家庭分工來說,前期學習主要以媽媽為主,後期以爸爸為主。「家長們應該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檢討:
第一,今天的有沒有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
第二,是不是因為分數著急了;
第三,有沒有不傾聽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考一所名牌大學,找一份好工作,成為大部分家長和孩子焦慮的最終目的,不過馬雲並不認同。
馬雲說,中國每年有1300多萬的新生兒,但是在這些孩子們中,真正會讀書的人不到5%。也就是說,只有六七十萬的人天生會讀書,最後有機會考進名校。
那麼對於剩下近1300多萬的普通孩子們來說,怎麼辦呢?
馬雲總結了幾個要點:
■ 不培養考試機器,不會為了分數放棄綜合能力培養,但孩子未來不會怕考試;■ 老師不是給正確答案,而是讓孩子尋找答案;
■ 反對超前學習,有時候快反而不好。
馬雲說,這幾年一有空跟世界各地的教育界人士探討,去看不同的學校,發現以色列、芬蘭,以及很多北歐國家都開始建不同個性的學校,有的側重體育,有的側重音樂,有的側重繪畫,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也讓家長有了更多的選擇。
「學校不培養考試機器,而是培養活生生的人。」馬雲說,要不要寫作業?要不要考試?答案是「必須要」。
在馬雲看來,考試考的是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方法對不對,考試的目的是為了調整學校的策略。
馬雲回憶自己當年當英語老師時,正好是蔣芳(阿里巴巴的十八個創始員工之一,現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才官)所在的那個班,原來沒有準備考英語四級,在距離考試還有3個月的時候突然通知,要參加等級考試,當時一般學校60%的通過率已經算很高了,結果馬雲所在的班通過率100%,其中還包括了4個平時英語成績一般的代培生。
在馬雲看來,家長們並不需要擔心孩子們能不能考上大學,好的大學,因為「出生率下降,大學在上升,未來大學一定招不到學生」。
所以回歸學校教育的使命,不是追求最後的成功,而是讓孩子們成為最好的自己,為未來的成功打好基礎。「對未來有期待,對事務永遠有好奇心,懂得學習,會獨特的思考,不害怕挫折,這是可以教給孩子們的能力。」
馬雲說,需要培養孩子們的三觀:全球觀、全局觀和未來觀。「懂得用全球思維,足夠了解、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和文化,同時融入其中;懂得如何配合的全局觀,同時站在未來去思考問題。」
要不要讀興趣班,也是家長們最焦慮的問題之一。
馬雲說,自己並不反對上興趣班。比如,有的孩子讀書很輕鬆,可以適當報個興趣班。也有的孩子成績很差,也可以報一個自己特別感興趣的班,從而在同學們當中建立起自信。
「如果是為了加學分,或者為了家長的面子,那不是真正有興趣。主菜吃不好,輔菜吃很多,你說能好嗎?」
「如果孩子讀書不好,也不要沮喪。而對孩子們來說,最好的榜樣是20年以後心目中的自己。」
馬雲認為,培養孩子一定是投資,而不是炒股投機。「炒股是明天就漲停,後面掉下來就不管了;孩子是慢慢長大,不可能一夜漲停。」
「我希望,每個孩子、每個父母都覺得我有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孩子而感到驕傲。」馬雲說。
馬雲建議大家要成為幫孩子實現夢想的家長,而不是成為一個讓孩子實現自己夢想的家長,要做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控制者。同時,馬雲建議家長們要「尊幼愛老」:「對小孩子、對年輕人要尊重,尊重他們的想法。古代養子防老,今天養孩子只有一個目的,讓他健康,讓他幸福,讓他能給別人帶去幸福。」
比你更關心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