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濟南槐蔭的小賈婚後三年,打算備孕要寶寶,鑑於自己和老公雙方工作繁忙,作息及飲食都不規律,就和老公到濟南婦兒醫院做了孕前檢查,B超結果顯示,小賈子宮內膜厚度只有3mm,小兩口不由緊張起來,什麼原因導致子宮內膜薄的呢?有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類似小賈這種情況的女生非常多,她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我的子宮內膜太薄了,會不會影響懷孕?」為此,濟南婦兒醫院王秋燕院長為各位準備懷孕的女性科普一下子宮內膜厚薄的問題。
子宮內膜厚薄標準目前未達成統一
子宮內膜主要作用是在未孕時形成月經,懷孕時迅速增生為胚胎生長發育提供營養。
子宮是胎兒居住的「房子」,子宮內膜是房間中孕育生命的「溫床」,是胚胎紮根發芽的地方。
「溫床的土壤」是否肥沃對於能否成功孕育有著重要作用。
一般認為,月經期做超聲檢查時,子宮內膜厚度應為 1~4 mm,增值中期為 4~8 mm,增值晚期為 8~14 mm,分泌期為 7~14 mm,但關於子宮內膜薄的標準目前尚未達成統一。
大家不要過於糾結子宮內膜絕對值的厚與薄,不要糾結於子宮內膜一個或兩個周期的好與壞。
判斷子宮內膜,一般有兩個標準,即縱向標準和橫向標準。橫向標準是與臨床上所遵守的、公認的正常標準比較;縱向標準是與自己以往治療周期所比較。
多種原因造成子宮內膜變薄
我們先來看看子宮內膜的結構:
子宮內膜從形態上可分為功能層和基底層。
功能層是胚胎植入的部分,受卵巢激素變化的調節,具有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脫落性變化;
基底層在月經後再生並修復子宮內膜創面,重新形成子宮內膜功能層。
功能層較厚,受雌孕激素的調節,發生周期性的變化,每次來月經時功能層脫落。基底層較薄,不脫落,為功能層提供血運。功能層厚度與基底層厚度之比大約為 2:1。
子宮內膜薄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最常見的是炎症和醫源性。血管分布不好和雌二醇水平低也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生長不良。
也有一些女性子宮內膜可能本身就比較薄,只要不影響受孕,可以不用過多幹涉。
保護子宮內膜,預防重於治療
怎麼把薄的子宮內膜變厚,一直是研究的熱點,也是棘手的問題,目前常見的一些治療方法也仍處在摸索中, 需要更多的研究結果來證明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對於治療,醫生更希望大家能懂得保護好子宮內膜,如果子宮內膜基底層遭到嚴重破壞,則很難修復。所以,重要的是預防,應儘量減少對子宮內膜的損傷,減少不必要的宮腔操作,如人工流產術等。
總而言之,因為子宮內膜的薄厚沒有統一的標準,大家在備孕的過程中要放鬆心情,不必過於糾結子宮內膜的厚薄,以自然愉悅的狀態來增加受孕機率。
如果出現不孕的問題,再到醫院進一步檢查,遵醫囑接受治療。
[責任編輯:楊凡、汪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