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推剪裡的暖色人生:浙江德清志願者義務理髮3年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湖州8月5日電(見習記者 陳潔 實習生 饒雨蒙 通訊員 陸晨暉)「我下次還會來的。」最初一句脫口而出的簡單承諾,成了背負在肩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浙江省德清縣,有這麼一個人,他手裡的一把普通電推剪,放下二十年後重又拿起,從此增加了善行的分量。他便是魏永華,德清縣阜溪街道龍山村的一名53歲的志願者。

  魏永華的名字,在德清縣武康療養院的老人們心裡宛如一縷「清風」,每個月,魏永華都要來這裡一趟,為老人們免費理髮。在從龍山村到武康療養院20公裡路上,魏永華總是如期而至,風雨無阻,一堅持就是三年。

魏永華在為德清縣武康療養院的老人們理髮 李傑 攝

  耐心的理髮師:身患腿疾心存善念

  「想要剪成什麼樣子呀?」魏永華耐心詢問著。76歲的王鳳英想要把頭髮剪短一些,魏永華指著門口的一位志願者:「理成像她這麼短好不好?」

  王鳳英點點頭,魏永華便拿起了電推剪和梳子,手指上下翻飛,剪斷的頭髮簌簌地往下落,「嗯,蠻漂亮了。」魏永華正了正王鳳英的頭,笑著拿起刷子把脖間的碎發清理掉。

  聽到這句話,王鳳英也笑了起來:「都一把年紀了,哪裡還漂亮啦。」話雖這麼說,她對魏師傅的手藝還是連連稱讚,「他剪頭又快又好。」

  理髮期間,魏永華僅僅圍著椅子小範圍地走動,腿腳的不便一望而知。「我這腿是小兒麻痺症,四五個月大的時候就這樣了。」魏永華的雙腿屬於三級殘疾,而他理髮時只能長時間站著。全院67名病人幾乎人人每個月都要理髮,按照平均3分鐘一個人來計算,不間斷地全部理完髮也要三小時以上。

  「最初來的時候,院裡有80多人,起碼要花五六個小時。」魏永華還記得,剛開始不適應,站了五六個小時後腰都直不起來,「回到家裡腳都腫了,什麼都不想幹,只想躺下睡覺。」

魏永華在為德清縣武康療養院的老人們理髮 李傑 攝

  最美的志願者:心生牽掛從一而終

  說起和武康療養院的淵源,魏永華告訴記者,他從2013年3月加入義工組織清禾公益的捐衣組,2014年3月跟隨義工到「麻風村」參與理髮服務。魏永華以前開過理髮店,有這門手藝,不過這次理髮距他放下電推剪轉行已經過去了整整二十年。

  浙江省皮膚病醫院上柏住院部主任喻永祥告訴記者,療養院原本有休養員會理髮,但是年齡漸長沒法繼續這項工作,義工們來對接的時候,療養院正需要有理髮師專程來為老人們理髮,「像這些老人這樣的情況,每個人出去理髮都很不方便,得叫車去上柏集鎮。」

  起先有好多義工對麻風病不了解,心存恐懼,擔心傳染。喻永祥為來參與公益服務的義工介紹麻風病防治知識,「我拍著胸脯跟大家保證說這些老人都已經治癒了,不會有傳染,大家可以放心。現在義工們早就消除了恐懼,逢年過節還常常來看望老人們。」

  魏永華至今都難以忘記,他第一次來武康療養院為老人們理髮時老人們擠滿理髮室的場面,「他們是怕我們這次來了下次就不會來了,都來排隊剪頭髮。」

  當時,魏永華大著嗓門跟一屋子的老人們說:「你們放心我會幫你們理完髮再回家吃飯的,下次也會再來的。」

  給這些老人理髮並不簡單,因為有些老人脾氣犟,魏永華也受過委屈。

  「那次有位躺在床上的病人,我去房間裡給他理髮,但要等專業的醫護人員到場幫忙把他扶起來我才能操作,但是他不肯,一定叫我扶他起來給他理髮,還衝我發火。」魏永華覺得心裡憋屈,卻不能對著老人家生氣,「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跑出房間,沒給他理髮我就回家了。」

  但是,下個月魏永華還是出現在了「麻風村」,心裡的委屈甚至從未和療養院裡的人說起過。

  現在他對「麻風村」的老人們有了感情,每個人的基本髮型他都瞭然於心,心裡自然也多了一份牽掛,「時間到了如果沒來一趟,我這心裡放不下。」

  三年,往返於這20公裡路上的次數多得數不清,手中這把電推剪剪落的青絲或許也能堆成一座小山,在魏永華的心中,這份義舉早已和他的生活相伴相存,密不可分。「理髮師傅真正好,殘疾老人服務好;一年四季無報酬,雷鋒精神好榜樣……」療養院的一位老人為魏永華創作的一段越劇小調悠悠地飄進魏永華的心裡去,心中對於那份善念的堅持也越發篤定。(完)

相關焦點

  • 義務理髮師魏永華:「義剪美」和他們的堅守
    但在浙江德清,有位魏師傅,常常放下自己的家事,堅持每月上門為深居山坳的80多位麻風病休養員義務理髮。  「魏師傅來了,去理髮室剃頭咯!」在浙江「麻風第一村」上柏療養院裡,一陣陣喜悅的叫喊聲,很快傳遍了療養院休養員的宿舍,小平房的房門紛紛打開,一個個老人臉帶笑容向理髮室走去。
  • 浙江省質監局抽查45批次電推剪產品 不合格28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2018年2月13日消息,為做好平安護航暨「保兩節」重點日用消費品市場反溯專項監督抽查工作,該局組織開展了電推剪產品買樣檢測,抽查了實體市場,及天貓、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國美在線、淘寶網、網易嚴選6個電商平臺45家店鋪的45批次電推剪產品,不合格28批次,批次不合格率為62.2%。
  • 常年堅持為社區老人義務理髮(圖)
    ,充分挖掘社區資源,社區邀請志願者趙永才師傅,於每周四上午在社區開展義務理髮服務。每次活動,前來理髮的居民絡繹不絕。趙師傅嫻熟的技術和熱情的服務贏得了居民朋友們的交口稱讚。電推子、剪子、梳子、鏡子、布……趙永才每次都是帶著全套理髮工具。每個月,社區裡的老人、殘疾人都能享受到免費的上門理髮服務。趙永才老人是社區的優秀志願者,憑藉專業的理髮技能和對公益活動的赤誠之心,漸漸的,「愛心理髮」服務隊贏得了居民的廣泛好評。
  • 武漢嚴春芳的紀實散文《志願者一一夫妻理髮師》
    昨天,志願者群與業主群中便岀現了理髮師的信息。 頭髮兩個多月沒理了,今早我便在群裡接龍。九點多鐘,我便來到6棟樓一個門棟前,只見一位師傅已經在給一位志願者理髮,保利.藍海郡社區的嶽娟書記、物業經理方芳在一邊張羅著,還有一位女士在旁邊登記安排。
  • 高級理髮師董小紅 兩年給100多位住院患兒剪了頭髮
    這些是董小紅為小病號們理髮的工具每個月浙大兒院濱江院區跑兩趟  昨天上午9點多,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濱江院區住院樓21樓呼吸內科,44歲的全職媽媽、志願者董小紅等在病房外,準備為小病號們剪頭髮
  • 理髮時碎發亂飄? 大學生設計出收納電推剪
    閩南網11月17日訊 生活中的你,理髮時是否因剪下的頭髮亂飄而生氣苦惱?昨天,第二屆海峽兩岸(漳州)工業設計創新大賽在漳州市金峰眾創園舉行,參賽作品中就有不少專門解決這些問題的設計。  一個作品名稱為CLEAN電推剪的展品,來自燕山大學的王桂明是第一作者。從外觀上看,這個電推剪與普通的電動理髮器並無區別,不過,它的蓄髮功能卻是普通電推無法匹及的。
  • 北京這個社區居民義務理髮,33年堅持不懈,手藝媲美託尼老師
    在城市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中,曾經社區裡紅紅火火的小理髮店逐漸消失,託尼老師們開辦的「美發」店如雨後春筍湧現出來。不過,在很多上了年歲的居民眼裡,託尼老師們的美髮店並不太適合他們。去哪兒理髮,成了不少老人們的難題。
  • 「愛心大姐」街頭義務理髮
    「我兩個多月沒有理髮了,這下輕快多了,人也舒服了。」摸著剪短的頭髮,重新帶上帽子,環衛工老宋憨厚地笑了。他說,早該剪頭髮了,但理髮店一直沒開門,頭髮長地難受,平時幹活熱得直冒汗。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們走上街頭,在西門外設置了臨時理髮攤,4名理髮師同時開工為周邊環衛工人義務理髮。據悉,疫情防控期間,廣大環衛工人堅守崗位,為保證城市的乾淨、衛生和防控疫情貢獻力量。由於疫情防控期間,理髮店都沒有營業,許多環衛工人很久沒有理髮,頭髮太長容易出汗,對他們的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志願者的義務理髮活動及時為他們化解了煩惱。
  • 27年為官兵百姓義務理髮 一位農民理髮師的孝義與情懷
    他憑藉著手中的推剪,犧牲休息時間1萬多個小時,捨去個人收入10多萬元,27年如一日,為駐夾江、樂山、峨眉部隊官兵和武警戰士,全縣近30所中小學校的師生,敬老院和光榮院軍烈屬,離退休老紅軍老幹部,殘疾人和貧困老人等社會各界人士義務理髮約5萬人次。他先後獲得「省先進個體勞動者」「樂山市首屆道德模範」「樂山市十大孝子」等榮譽稱號。
  • 懷柔志願者為社區防控一線工作者義務理髮
    臨近「二月二」,絕大多數理髮店卻因為疫情的影響尚未開始營業。為了滿足社區防控一線的理髮需求,懷柔團區委組織理髮志願服務隊,到街鄉值守點為社區防控人員義務理髮,把貼心服務送到了一線。「不用說謝謝,大家滿意,我太開心了。」
  • 北京:天橋街道「雷鋒理髮師」為抗疫一線工作者愛心義剪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鮑聰穎 張海濤)「上次理髮還是去年臘月呢!」永安裡社區的李阿姨笑著說,為了防控疫情,自己一直在社區值守,每天兩班倒,從年前到現在都沒來及打理頭髮。今年是天橋街道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37周年。
  • 上海市工商局抽檢:19個批次剃鬚刀、電推剪樣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獲悉,該局近期集中組織執法力量對1號店、飛牛網、天貓商城、京東商城、百聯e城、國美在線6個網絡平臺26家經營者銷售的45個批次剃鬚刀、電推剪進行了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經檢測,有19個批次不合格(自營4個批次,第三方平臺15個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42.2%。
  • 「武清好人」譚美華20年如一日為村裡老人和困難村民義務理髮 一推...
    天津北方網訊:在本市武清區豆張莊鎮來家莊村,提起47歲的譚美華20年如一日為村裡的老人和困難村民義務理髮的事情,村民們個個讚不絕口,紛紛豎起大拇指。日前,譚美華被評為2020年第三季度「武清好人」。學成之後,她來到鎮上一家理髮店當學徒,從最初的給師傅們打下手到給顧客洗頭髮,再到能獨立給顧客理髮,10年過去了,譚美華成為了一名合格的理髮師,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理髮店。從20年前,她就開始為村裡的老人義務理髮。到她店裡來理髮的幾位老人告訴記者,村裡的老年人多,大家原來常因為理髮店比較遠而感覺麻煩,自從有了譚美華的理髮店,而且還為老年人義務理髮,大家都收穫了一種幸福感。
  • 南昌縣廣福鎮:義務理髮獻愛心 志願服務暖人心
    "爺爺,叫門衛阿姨幫我們開一下門吧,我們是閔濤濤理髮店的志願者,來給你們剪頭髮啦!"志願者小劉笑意盈盈地說。1月6日上午,理髮店的兩位志願者小劉和小梁來到敬老院內為老人們理髮。"您喜歡什麼樣的髮型?"吳爺爺的耳朵不太方便,側著耳朵聽第二遍才聽清楚,"都好都好幫我剪短一點就行。"小劉熱情地招呼吳爺爺坐下,一邊耐心地詢問他喜歡的髮型,一邊嫻熟地圍好圍布。
  • 懷化一老人堅持1元理髮17年 曾用壞50把手推剪
    在靖州縣城渠陽鎮排林巷、打油街等地,有居民告訴記者:一元錢在梁老的手推剪下,能剪一個漂亮的髮型。  梁老叫梁志高,是靖州首屆道德模範。  用壞了50把手推剪  推、梳、刷、刮……很快,一個漂亮的小平頭剪好了。
  •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進社區,義務理髮暖人心
    近日,潞源街道在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愛心義務理髮活動。活動現場,志願者們剛布置妥當,就迎來了兩位居民。志願者們熱情地招呼兩位老人坐下,一邊耐心地詢問他們喜歡的髮型,一邊嫻熟地圍好圍布。在理髮的過程中,志願者時不時地徵詢老人的意見,並親切地介紹日常護理頭髮的注意事項。
  • 遇見你丨義務剪髮60年 傅清江:剪斷的是頭髮 剪不斷人情和情義
    傅清江說,他一生都是在跟大海打交道,而在他為大家義務理髮的六十年裡,同樣深情的是他對大海、以及生活在海邊的人的奉獻。1963年,傅清江從湛江氣象學校畢業,回到福建從事海洋水文氣象監測工作。與志願者們組成公益團隊 服務更多老人做好事不難,難在做一輩子好事。傅清江老人退休後,就把義務理髮當成了自己要一心一意堅持做下去的事情。六十年過去了,他義務理髮的做法,也感動了許多年輕人。現在,鼓浪嶼又多了不少為老人們免費理髮的志願者,傅清江老人也有了自己的徒弟。
  •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5批次剃鬚刀、電推剪及類似器具產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原上海市質監局官網獲悉,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剃鬚刀、電推剪及類似器具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本次抽查了30批次產品,經檢驗,不合格5批次。本次監督抽查依據GB4706.1-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GB4706.9-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剃鬚刀、電推剪及類似器具的特殊要求》等國家標準要求,對下列項目進行了檢驗:分類、標誌和說明,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輸入功率和電流,發熱,工作溫度下的洩漏電流和電氣強度,耐潮溼,洩漏電流和電氣強度,非正常工作,穩定性和機械危險,機械強度,結構,
  • 快剪理髮店悄然興起
    只見陳文強先用梳子梳順頭髮,再用電推理髮,最後用毛髮清潔機清理碎發。一個板寸頭很快理好,整個過程約5分鐘。「剪得可以,我很喜歡,逛個超市就剪了個頭髮,安逸!」剪完頭髮的劉載文給陳文強點了個贊,隨後掃碼支付了10元費用。陳文強是這家快剪理髮店裡唯一的理髮師,他理髮十餘年,技術純熟,在輾轉幾家理髮店後,最終選擇了「易剪寶」快剪理髮店。
  • 理髮神器來了!型男復古油頭自己搞定,剪一次回本!
    其實自己剪梳出一個油頭並不難,尤其是有了它——電推剪器。可以幫你做出複雜的髮型,也可以用來剪光頭,承包未來一年全家的髮型神器。邦首電推頭一共有 3 把刀頭可選:T 型刀頭適合做刻線;U 型刀頭適合家用常規理髮;刻字刀頭適合雕刻微型圖案;刻字也非常簡單其實,往裡印一下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