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的魔法樓梯印象深刻,並且知道這裡的142處樓梯大小、寬窄、形態各異,有時會突然消失,有些會在周五打開通往另一個地方的通道……你肯定會,在來到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西側的大鐘塔裡,感到激動萬分。
因為這旋轉而上、仿佛永無止境的幾何樓梯,分明就是電影中霍格沃茨的樓梯,只是沒有了詭異的畫像,只有留有優雅和熟悉。
除了《哈利·波特》,第一部夏洛克·福爾摩斯的電影,也就是蓋·裡奇主演的那部,也曾在這裡取景。
不過一般情況下,這裡並不對公眾開放,因為傳統的鐵藝欄杆實在太矮了。對於每年都有150萬遊客前來朝聖的地方,這存在著太多的安全隱患。
你知道的聖保羅大教堂
不過,我們被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的目光所吸引,可不僅僅是因為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是來倫敦不可不來的打卡點。
聖保羅大教堂,得名於倫敦的保護神「聖保羅」之名,最早建於604年,1666年重建,1710年完工。
它是世界第五大教堂、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世界第三高教堂(穹頂高達111米)、英國第一大教堂,設計建築均有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託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一人完成,僅這一個彪悍的記錄就足以讓教堂和克託弗.雷恩爵士青史留名。
所以,克託弗.雷恩爵士在教堂內的墓碑上,可以驕傲地鐫刻上「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尋覓他的紀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圍)」。
所有慕名而來的人,都會去興致勃勃地參觀穹隆頂蓋之上的鍍金大十字架、地下室、小教堂、美術館,以及對西南角的鐘樓裡吊著的一具重達17噸的大銅鐘(英格蘭最大的銅鐘)頂禮膜拜,且驚嘆連連。
你還可以知道的其他秘密
就如倫敦這座城市一樣,它聞名世界的天際線背後,藏著忙碌的城市、隱秘的故事和被人淡忘的秘密,聖保羅大教堂也是如此。
所以,即使錯過了西側大鐘塔裡的樓梯,也不必遺憾,因為我們只會錯過更多,比如頭頂上影藏的連拱式陽臺(拱廊)、大教堂西側的隱蔽空間(影視中用來記錄教堂大事件的視角往往出自這裡)。
在猶如閣樓的拱廊裡,塵封著聖保羅大教堂的很多收藏品,它們同時也是歷史。無論是不同時代神職人員的祭服,還是被淘汰下來的金色講臺,都有一長段引人入勝的故事。
此外,在聖保羅大教堂裡還有「大教堂中的大教堂」,也就是克託弗.雷恩爵士用了一年時間才做好的1:24的大教堂模型,人可以穿行其中。
也許,當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看著模型批准這個建築方案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座教堂在遙遠的未來比自己更出名。
但是有一點,在無比呼喚工匠精神的當今,若是看了如此宏大而又細緻的模型,恐怕即使以匠心為使命的企業或人,也會感到汗顏。這才是,真正的傳承與匠心。
再聊聊別的,比如和文學有關的
第一個要提的是約翰·鄧恩(John Donne),他是T·S艾略特推崇備至的十七世紀英國玄學派世人,在1621年成為了聖保羅大教堂的主持大牧師(Dean)。
作為詩人,他寫下了:
全體人類就是一本書。當一個人死亡,這並非有一章被從書中撕去,而是被翻譯成一種更好的語言。
很難想像吧,這樣的身份背景,在寫下大量宗教詩的同時,他最為人所稱道的卻是愛情詩。因為,他的愛情詩超越了一切伊莉莎白時代的傳統,開創了屬於鄧恩的情詩典範。
愛情的神話的確在人的靈魂中萌生,而人的身體如同記錄神話的書頁。
這兩句常被人引用,不僅在於一種詩語言的跳躍,更在於韻腳的粗糙和不完美,反而精妙而準確地傳達出詩人焦慮、困惑的情緒,很容易令人通過文字、穿越時空產生共鳴。
另外,還有鄧恩的八卦不得不提,詩人多浪漫。
當他擔任大臣託馬斯·伊戈爾頓爵士(伊莉莎白時代掌管著皇家大印)的秘書時,卻與人家年僅16歲的侄女秘密相愛並結婚,這種「撬牆角」的行為給他帶來了滅頂之災。
聖保羅大教堂,也經常在文人們的作品中被提及。
在傑弗雷·喬叟(Geoffrey Chaucer)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開頭有麼這麼一段描述:
當四月的甘霖滲透了三月的枯根,沐灌絲絲莖絡;當和風枝頭花蕾湧現,山林莽原遍吐新條,鳥兒歡歌夜不能寐,一群基督徒結伴從倫敦出發,踏上去往坎特伯雷的朝聖之旅。同行的隊伍中有一位磨坊主,他身形壯碩,言辭粗魯,但鞋面上的花紋卻精緻如聖保羅大教堂的花窗。
聖保羅大教堂的花窗,就如東方民間流傳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最初是用來教化普通民眾的。在東方有孝悌良善,在西方就有教會經文。
在喬叟的時代,花窗遠沒有現代人所感受的那種藝術之美,更多的是喬叟用來揶揄主人公的,在人們心中神聖不可侵犯的大教堂來和鞋子的花紋相提並論,就形成了一個幽默的錯位。
最後要提的就是喬治·伯納德·蕭(George Bernard Shaw)的《賣花女》(Pygmalion),又被翻譯為《窈窕淑女》,曾被改編成電影,由奧黛麗·赫本出演。
作為蕭伯納的粉絲,必然會對《賣花女》的開場一幕難以忘懷:
倫敦夜晚十一點一刻鐘。正下著夏季的大雨。到處有人拼命吹著哨子叫車子。行人紛紛跑到聖保羅教堂的門廊下去躲雨,眾人中有一位太太和她的女兒都穿著晚禮服。大家都很愁眉苦臉地看著廊外的雨,只有一人背向著旁人,全神貫注地在他日記本裡寫著。
而在聖保羅大教堂突出屋簷下,也是故事中希金斯教授與伊萊扎·杜立特爾相識的地方。
最後的最後,借用蕭伯納的一句名言結束今天的聖保羅大教堂之旅: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