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聞記者 張琥 實習生 朱祥)20多個春秋,她始終堅守在教育教學前沿,默默耕耘、無私奉獻,播種知識的種子,用熱情澆灌孩子們的心田,長出一片片如茵綠草。「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是她的座右銘。她就是張燕,宿遷市宿城區河濱中心小學的一名語文教師。在第36個教師節,張燕被評為「宿遷最美教師」。
精心守護學生成長 擦亮教書育人底色
「張老師的課非常有趣,我們在做遊戲的過程中學會了很多新的古詩詞和成語。」宿城區河濱中心小學三年級學生徐彤彤說,常常下課鈴響起,但學生依然沉浸在張燕風趣幽默的教學中。
張燕始終堅持生動有趣的教學風格,堅信興趣是孩子們求學道路上的「良師益友」,這也是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教學特點之一。
「一堂充滿知識與快樂的語文課,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這對於處在求學初期的孩子們非常有意義。雖然在備課階段會付出更多精力和時間,但每次看到孩子們在遊戲中增長知識,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張燕對記者說。
今年5月,她的論文《構建快樂好玩的語文課堂》發表於《山海經教育前沿》,獲得學生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與傳統教學方式比較,遊戲化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但是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做設計研究。
課堂上專注特色教學、課堂后豐富孩子們社交實踐活動。作為教書育人的「多面手」,張燕還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社區文明志願者活動,讓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第一次去敬老院,我有點緊張,跟在張老師身後不敢說話,後來張老師耐心鼓勵我大膽地和爺爺奶奶們打招呼,慢慢就不緊張了。晚飯時間,我還包了餃子給他們吃呢,祝願他們平安健康、長命百歲。」學生郭子豪說。
一直以來,張燕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做每一位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知識學習和心靈成長同樣重要,通過這些志願者活動,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健康成長,個人情感也會更加豐富。」張燕說。
紮根教育學無止境 銳意進取提升自我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張燕經常對同事說,在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學生的認知水平也隨著時代發展而站在了更高的起點,這就要求當代教師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加強自身學習,來滿足新時代的教學要求。
「在教育水平理論上,她總是在不斷調整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一邊工作、一邊鑽研教育教學理論,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學習著、研究著。」宿城區河濱中心小學原校長張濤說。
2003年,張燕通過自學考試獲得了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和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她又參加了全國教育碩士統一考試,順利考取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小學教育專業,最後以優異成績畢業,獲得教育碩士學位。在教育教學探索和實踐的道路上,張燕銳意進取,不斷創新和發展。「簡而言之,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張燕說。
2014年,為積極響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政策,張燕主動要求到宿城區河濱中心小學交流,這一幹就是6年。同時,她還積極幫助新老師,指導多名青年教師取得了喜人成績。2020年7月,張燕被評為宿城區「青藍工程」優秀指導老師。
家人支持助她前行 全心奉獻教育事業
張燕在宿遷工作;丈夫是警察,在南京工作;兩個孩子,大的上高二、小女兒才兩歲多,在連雲港老家生活。一家人分隔三地,視頻聊天成了張燕與家人見面的主要途徑,家庭和事業常常讓她陷入兩難。
「為了學生,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如果能讓每個學生心裡有夢、眼裡有光,放飛夢想,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功。」張燕說。
雖然「為大家」而「舍小家」,但張燕的辛苦付出得到了丈夫的理解支持。「你是一隻報春的小燕子,辛勤銜泥,慧質蘭心,築就宿遷一道教育風景線。即使沒有鮮花,即使沒有掌聲,你必須始終保持著衝鋒的姿態,一步一步攀越峰頂。放心吧,作為一棵橡樹,我就是你堅強的後盾!」張燕的丈夫寬慰說。
「最心愛的孩子、最知心的愛人給了我最大的鼓勵。在教育工作中,我將一直堅持『春風化雨育桃李,潤物無聲展芳華』,一生奉獻我所摯愛的教育事業。」張燕說。
責任編輯 劉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