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高中生「瘋狂打工」?-虎嗅網

2020-12-16 虎嗅APP


社長說:此前,社長講述了中日老師教育學生的方式的差異性,前者顯得更加嚴格,後者更加寬鬆。事實上,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是被嵌套在不同的教育體系中的,而這又是由中日的升學壓力和教育競爭差異決定的。本期社長將繼續向大家介紹中日教育系統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由升學壓力差異所帶來的課程差異、以及家庭對待課外輔導課程的差異性。


1. 剛來日本的中國學生,一般都會去考一些不好的高中


由於日本學校的常規課程系統中不包含負責學生升學應考的壓力,在學習輔導和升學指導方面,日本學校的老師顯得沒有中國學校的老師負責任。好的私立高中的入學考試試題全部都是自己出,每個學校出的都不一樣,歷年試題也可以在市場上買到。中下等的私立學校,自己出的題在市場上買不到,只能上網去查,或者去學校參觀時領到一本印有歷年試題的小冊子。都立高中的入學考試是統一考試。


王昕說,關於升學的信息,「你如果不去問的話,老師是不會回答你的」。為了獲取升學指導,除非家裡特別困難,日本的初中生和一部分高中生都會選擇去市場化運作的升學塾。王昕當時也去上了塾,她甚至會「感覺那上學有什麼用啊,反正還要另外花錢再補」。日本的大塾一般都按照時間表以天為單位排定了課程內容,欠缺靈活性。而更具有針對性的「少人數個別輔導」或「一對一輔導」也不是沒有,但相比之下數量較少,價格也更貴。


日本學生升學成績的計算,會含入對平時成績的評估。在7對3或6對4的比例中,升學考試當天的考試成績只佔一部分,而體育等在中國被稱為「副科」的科目成績都會佔一定的比例。


考大學的評分,要參考初中、高中的平時分。而考高中,則要看初三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的平時成績,由於大學入學考試在第三學期時已經結束,第三學期的成績不會納入評估範圍。內審分的滿檔是5檔,由百分制的成績換算而成:90-100分為5檔,80-89分為4檔,50-79分為3檔,20-49 分為2檔,0-19分為1檔。


平時分,包括對上課態度、考試、提出物的評分,評分是老師自己定的。如果平時上課睡覺的話,老師有可能會默默扣掉平時分。如果提前早到教室,或者上課認真,可以酌情提檔。


藤江王譽的音樂得了43分,但他總是早到教室,每次都帶了樂器,所以提檔提成了3檔。藤江王譽的美術是34分,就是2檔。美術作業中有畫自畫像的內容,沒上色就是2檔的成績,上色就會變成3檔。社會科的老師則規定:如果下發的講義資料上,填空的字跡好看,整齊工整,顏色上好可以得中間分數。


如果保存的資料序列完整,字特別好看,並且批註了黑板的筆記和老師口述的內容,可以加分。資料上若有塗抹的痕跡,或者在旁邊批註中文翻譯,都會被扣分。


此外,通過英檢3級能加1分,通過英檢準2級加2分;通過漢檢3級、數檢3級,則都是加1分。科目平時成績的平均分若少一檔,升入的私立高中級別就不一樣。比如屬於頂級高中的開成高中、日比谷高中,申請資格就包括國語、數學、英語三科全是5檔,其他科沒有2檔。王昕當時某科目取得的內審檔是4檔,她就為了一個格的問題而哭過。


日本的分數計算方式,其實是將考試壓力分散到了日常表現中,這也正成為中國考試改革的調整方向之一。如果立志於考好學校,日本的學習壓力也未必比國內小多少。


在日本,好的私立學校照樣難考,但是普通的私立學校則比公立學校更好考,因為私立學校營利的目的指向更加明顯,只要有錢基本就能進。


國語考試要寫作文,閱讀部分的日語也是文學性的,比較難。對於來日不久的中國初中生而言,如果日語不學好,除了數學、英語以外的科目成績就會比較低。如果在升學時參加「外國人考試」,國語閱讀就只有面向日本本國學生考試中的第一段,相對簡單,但也還是會考察對於基礎日語的掌握度。


由於還不是所有的高中都有面向來日不久的外國人的入學考試,選擇「外國人考試」,也意味著報考學校的選擇範圍會大大縮小。剛來日本的中國學生,一般都會去考一些不好的高中。


2. 你會鋼琴,其實這一點也不令人驕傲


在課程配置方面,中國老師會通過調整課程而使其偏重於語數英等主課,而日本老師則只是按照課表按部就班,各門課在授課方面更顯得平均用力。


劉慶這樣描述他的經歷。有一天他的班主任說,「今天體育老師生病了」,但是同學往窗外一看,體育老師正在打籃球。又有一天,語文老師說「今天美術老師說他嗓子有點疼,所以美術課改上語文課」,但有同學下課問美術老師問題,發現他嗓子根本沒有問題。



但在日本,美術、音樂、體育課都上得特別正規,除了實踐課,還有理論課,甚至一些理論知識還會以填空的形式出在試卷上作為階段測試的內容。這也是因為日本學校的老師一般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日本中學下午課後的部活動,也體現出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然而,如果部活動參加過多,也是考不上好的高中或大學的。


與動員全部時間和精力集中於應試的大部分中國高中生相比,日本高中生則顯得更加自由和多元。


日本高中學校管得很鬆,有一部分高中生在下午下課後也不去參加部活動。有些不參加部活動的高中生,又不想將錢過多投入在校外的升學塾上,就索性將本來用於去升學塾補習的時間用來「瘋狂打工」。


王昕說她在日本從16歲讀高一開始,一直在打工,沒有間斷過。筆者輔導過的高中生王易依也一直在打工,她說很多高中生都打工,包括日本人。筆者輔導過的高中生張妍來則反映,她所在的班級中幾乎全部人都打工。


本政府規定年滿16歲就可以打工,不過高中生打工需要家長在同意書上簽字,還需要自己將全部資料上交區政府管理部門。接收高中生打工的地方也很有限,只有諸如麥當勞、壽司店等飲食店才願意收留他們。當筆者問及為何要選擇打工時,她們普遍反映,雖然打工不是必須的,但是「我們想賺錢,我們想玩兒,我們想花錢。因為想買東西,父母也給錢,但是不夠」。


在對興趣特長的觀念方面,中國發達地區的不少家長在功利心的指導下對孩子成材會過於心切,還會以此為相互攀比的對象,中國的選拔考試也會以此為加分項,興趣特長成為一門在競爭中拉開人與人檔次的特殊技藝,而日本家長則顯得更為從容淡定,興趣特長也不被限定為某種「才藝」。


李驍睿在一年級、二年級的周六、周日,在鎮裡的兒童書法學習班學習過一段時間。其實李驍睿很喜歡寫毛筆,當時天天練,但父母覺得他太累了,在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又不要他去學了。後來他的父母又讓他去學畫畫,學了2個月,他的父母覺得蠟筆畫「學了2個月也沒學出什麼名堂」,又讓他去學鋼筆。鋼筆又沒學出什麼結果,李驍睿的大表姐跟李驍睿父母說李驍睿太累了,覺得他沒有玩的時間,天天都是學習就不學了。那時候李驍睿也覺得累,周六要學才藝學到下午,周日還要去做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


李驍睿不斷更換所謂「才藝學習」的過程,反映出李驍睿父母以自己的感受和迫切願望為中心的心理。他們往往看重學習的成果,也就是所謂的「學出名堂」,而不在乎孩子在某項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對學習真的表現出興趣。李驍睿一再向筆者表示他「很喜歡練毛筆字,真的很喜歡」,但他的父母卻沒有讓他學下去。李驍睿的父母都很重視教育,一心想讓孩子多一點才藝,卻不知如何引導,只知道將孩子送到學習班。


而在日本,比如在筆者訪談的東京都內,中小學生也一般會彈鋼琴、打架子鼓、彈吉他、打棒球、遊泳等。本人曾以學生家長的身份,出席過張語嫣所在中學的文化節合唱比賽活動。比賽中,每個班都會派出2個學生為合唱進行鋼琴伴奏,而班裡有10幾個學生都會彈鋼琴。


李驍睿所在的班級共30人,也有5個同學會彈鋼琴。李驍睿的隔壁班,則有15個同學會彈鋼琴。據說水平最高的同學,有能考鋼琴5級的。以李驍睿的經歷,如果家長攀比,或者家長沒錢,卻逼著孩子去學,孩子很敏感,是學不進去的。在中國,孩子看到其他同學都會彈鋼琴,也很羨慕,也很想學,但是想到自己家沒有錢,會覺得自卑。


但在日本,從李驍睿的觀察來看,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他們沒有很多攀比心理,升學也不會牽扯這些。你會鋼琴,其實這一點也不令人驕傲,都是父母給你的,高中老師也不會覺得這是你的一個才藝,都是父母給你的。老師只看你學校的學習方面,不會看你生活方面。老師最多會問你有沒有什麼特長,不會說你有沒有什麼才藝。」


「打羽毛球也算特長啊,你報個相關的部活動,你也不用去買鋼琴,可以選擇和你的經濟條件相匹配的特長來發展。說話語言能力比較好,這也算一個特長。上次有老師問我,你有做過什麼公益活動嗎,老師就教我寫,把礦泉水瓶丟到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桶裡面,這也算是公益活動啊。」由於日本社會對於興趣特長的定義更加多元,也僅將其視為展現個性和個人品質的一種方式,日本學生在發展興趣特長方面較少感受到來自家庭的壓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高中生「瘋狂打工」?
    為了獲取升學指導,除非家裡特別困難,日本的初中生和一部分高中生都會選擇去市場化運作的升學塾。王昕當時也去上了塾,她甚至會「感覺那上學有什麼用啊,反正還要另外花錢再補」。日本的大塾一般都按照時間表以天為單位排定了課程內容,欠缺靈活性。而更具有針對性的「少人數個別輔導」或「一對一輔導」也不是沒有,但相比之下數量較少,價格也更貴。
  • 為什麼美國高中生暑期忙著打工
    近些年國內經濟起飛以後,一、二線城市的高中生打工的動力可能就更少了。比如我認識的一個參加過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全國預選賽的學霸,從初中到大學的每個暑假大部分時間是做卷子、刷題,或者參加付費的國外夏校。無論是父母還是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出門打工的重要性,以至於有一天他所在的數學系裡冒出一個頂級投行的實習機會,天上掉餡餅落到他頭上,這孩子為了參加數學競賽居然不去面試,自動放棄。美國的高中生則相反。大部分的人家沒有那麼富裕,18歲成年,開始獨立的人生。美國永遠有一大批第一代的移民家庭,他們的孩子不得不出來打工貼補家用。
  • 日本動漫中高中生立志考大學人的很少,他們有5個原因不考
    在日本高中生們討論升學的場景中,很少會有動漫中的角色把考上大學當做自己的目標,他們大多都會說繼承家裡的店鋪、工廠,或者是直接去打工。而被高考統治的國內的高中生,會很疑惑——為什麼日本動畫中的大多數人選擇不上大學呢?第一、在日本高中生很容易找到工作。在國內,高中學歷的話一般會進廠,或者從事建築工程隊、室內裝潢等工作。
  • 在日本當一名高中生的體驗
    作為一名普通的日本高中生,我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7:30 ,起床晚了些,換上學校統一的制服之後,急匆匆吃完早飯就跑向車站出發去學校。大多日本高中的午休時間都在一個小時以內,很多學校為了節省時間和擔心食品安全問題而沒有設立食堂,所以大家午飯一般吃家裡帶的便當,或者學校小賣部賣的麵包之類。午休時間是我最喜歡的時間了,可以放鬆地和朋友們聊天,或者玩玩手機,手機只要不在上課時間用就可以帶,也方便和家裡人聯絡。
  • 為什麼到日本留學都需要打工?
    對日本留學有所了解的同學一般都可能知道,來日本留學基本上也都需要同時去打工。 在日本,打工已經是留學生人群中非常稀鬆平常的一件事情了,基本上來日本留學的學生都會選擇用打工來緩解自己的經濟壓力,但對於還沒有到日本的同學來說,肯定會有所好奇,為什麼日本留學的學生基本都會打工呢? 且聽大輝醬慢慢道來。
  • 調查顯示日本超1成高中生零花錢高於工薪族
    原標題:調查顯示日本超1成高中生零花錢高於工薪族 近日,日本媒體就以數千名高中生為對象,就「金錢消費實態」進行了調查,介紹如下。 首先是關於「包含零花錢、打工費等在內的月均收入」的調查,結果顯示,回答「無收入」的比例為30.4%,回答「1萬日元以內」的比例則達到了42.9%,另一方面,回答「4萬日元以上」的比例為11.7%,其中女子高中生更是達到了16%。
  • 日本女高中生18歲當了媽,邊上學邊打工邊養娃:不小心懷了就生了...
    高中生懷孕生子,在日本並不少見,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調查,在2015年-2016年度的日本的公立高中,就有2098名學生懷孕。
  • 紐西蘭高中生假期如何才能打工?
    大家都知道做紐西蘭讀大學本科或碩士,都可以每周打工20個小時,也就是周一到周五每天4個小時,相當於全職工作full time工作的50%時間。但是,紐西蘭高中生能打工嗎?初中生,小學學生,高中/中學國際生可以打工賺錢嗎?
  • 日本女高中生為什麼假期都穿著校服?日本美女:原因有兩點!
    日本女高中生為什麼假期都穿著校服?日本美女:原因有兩點!我們到了一個新的國家總會有很多的一些問題,雖說日本的祖先和我們的祖先是同樣的,但仍舊有很多習性不相同,就好像在日本,不管要不要上學是不是假期,日本的女高中生都喜歡穿校服,這是為何?日本美女出來解釋說:原因有兩點!讓小編帶你看看吧。
  • 為什麼日本初中和高中生總穿校服?
    我們最早接觸日本的校服是什麼時候呢?是在動漫上看到的校服?還是自己穿在身上的校服?今天我們就要聊一聊日本的校服。如果在日本走一圈我們會發現,日本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幾乎必須穿校服,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需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在日本幼兒園,小學也有穿校服的情況,但是並不做要求,而初中生和高中生穿校服,基本是強制性的要求,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年齡階段性發展的需要小學生和大學生不穿校服,但是中學生和高中生要穿校服,這個對於我們這個外人來說實在是理解不了。
  • 【日本留學】留學生在日本電影院打工是怎樣的體驗?
    在日本打工,是每一名赴日留學生必須體驗的事情。不過打工選擇什麼職業,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對於喜歡電影的人來說,在電影院打工就是很好的選擇。小編今天就介紹一下,在日本的電影院打工,是種怎樣的體驗。小編介紹的這家電影院,是日本有名的TOHO電影院。其實,TOHO電影院,就是我們所說的東寶,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吧!
  • 日本打工小夥淺談現在去日本打工怎麼樣
    大家好,在日本打工三年,今天我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當初我為什麼會選擇出國呢?那是2016年,我自己當時的工作是做餐飲的,在縣城裡面,成長空間還是有的。有個同事剛好從日本打工回來,我就諮詢了一些日本打工怎麼樣,感覺還不錯,就有了初步的認識。
  • 廣東一高中生打工不堪重負想辭職竟遭拒絕,結果在被圍毆後跳樓
    導語:一名高中生因為打工不堪重負而想辭職,不曾想卻被對方拒絕,隨後在遭圍毆後跳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各位繼續往下看。畢業季剛剛過去,相信很多的人都踏上了找工作的行列,而可能在這個時候有的人就已經找到工作了。當然在暑假找工作的也不止大學生,也有的高中生真好高中畢業想要體驗一下社會實踐,於是就開始打起了暑假工。
  • 二戰時,為什麼日本的高中生上課連衣服都不穿?原來是此奇葩原因
    我們知道,二戰時期的日本非常瘋狂,一開始,日本在侵華的同時,就把戰線拉得很長。他們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開戰,沒過多久,又去轟炸珍珠港,把美國卷了進來,開闢了太平洋戰場。就這樣,日本同時和世界上十幾個國家為敵。後人對日本的這種無腦行為評價非常低。
  • 為什麼來日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絕大多數都會打工?
    為什麼來日本留學的中國人絕大多數都會打工,但去歐美留學的學生就很少見這麼多人打工的,是因為來日本留學的人家裡都很窮麼?隨著新生代的崛起,對日本、日本文化感興趣的學生越來越多,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地主動選擇來日本留學,並不是有些人想像的來日本留學的人,都是因為沒錢去歐美的退而求其次。其實,還有一點大家容易忽視的細節就是,日本政府對留學生制定的打工政策是非常友善的,而歐美很多國家卻對留學生打工有嚴格的限制。
  • 高中生必看!從實際出發,聊聊高三畢業去日本留學的可行性
    1、確定家長想法不管你承不承認,高中生去留學,決定權掌握在家長手中,這也是理所當然,畢竟你去留學,家長買單。所以在初步了解日本留學之後,你的首要任務就是徵得父母的同意。日本留學第一年的花費是最大的,特別是對於高中生來說,你在日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打工,在日本語言學校的時間建議儘量用來準備升大學,所以要準備12-15萬每年,如果感覺對家庭壓力太大,可以適當打工,注意是適當,那也至少準備8-12萬。
  • 日本留學打工兼職全攻略
    日本是一個鼓勵留學生打工的國家。據相關機構調查結果顯示:本著利用課餘時間賺取一些生活費的目的,一半以上的中國留學生都會積極的尋找兼職的機會。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在日本該如何選擇兼職種類,以及如何尋找兼職機會。
  • 為什麼去日本打工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他們在日本都做什麼工作,看完...
    為什麼去日本打工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他們在日本都做什麼工作,看完大開眼界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如今也因為人口過多造成了一些社會問題,例如就業壓力大,所以有一些有遠見的國人就會想到出國打工。
  • 日本留學:邊留學邊賺外快?送你一份日本留學打工攻略
    打工在日本的留學生之間常談的話題之一,畢竟日本消費較高,誰不想在學習之餘賺點外快呢?打工一方面是可以和日本同事一起工作,深入了解日本本土風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鍛鍊自己的口語聽力以及職場技能。今天紐扣醬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在日本打工相關的小知識吧!
  • 16歲天才中國籍高中生在日本盜刷信用卡1000多萬去豪遊!
    但是最近在橫濱發生了利用超強記憶,背下別人信用卡號然後盜刷信用卡瘋狂消費的事件! 其實在日本,信用卡盜刷的案件是時有發生。 最近的6月23日,橫濱市一名16歲男子高中生,因盜用他人信用卡信息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