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
將近年關,春晚的嘉賓和主持陣容也陸續出爐,不管大家滿不滿意,今年總歸是這樣了。
沒有董卿、沒有撒貝寧、沒有康輝、沒有朱廣權。
就連春晚常客蔡明老師的節目也被斃掉了。
但值得期待的是,宋丹丹回來了。
1999年春晚舞臺,白雲黑土還是螢屏情侶,小崔說事還是春晚頭牌。
宋丹丹飾演的白雲,拉著小崔吐露了幾句肺腑之言……
白云:就剩一句啦,發自肺腑地。
小崔:是。
白云:我十分想見趙忠祥。
糾結了半天,我還是選擇把這段作為我文章的開頭。
今天上午的消息,趙忠祥於今日7:30因病患癌在北京某醫院去世,享年78歲。
今天是1月16日,是他出生的日子,也是離開的日子。
這是最戳我的一點。
而其他的所有情緒都在評論區被消解。
因為「說一句趙老師走好」會被冠以聖母二字,然後被罵成篩子。
「步步緊逼」、「不要緊的」成了最高贊的熱評,機靈抖得越隱晦越受吹捧。
說一句「活該」,就有一百個人跟風「罵得好」。
曉得些邊角料的,就以為自己開了上帝視角,傳遞「真相」的使命感來得莫名其妙,在其他人的緬懷微博下到處科普。
離趙忠祥去世消息發布不過一小時的時間,全網就從震驚中迅速抽離,上千上萬條惡評自動覆蓋了所有的惋惜和悲痛。
而在迎接農曆新年的這個時間口,我倍感魔幻。
我們不著急點評,先了解一下這個人和這件事。
作為中國第一個男播音員,趙忠祥18歲就在央視工作,大半輩子都在這裡,說是業界泰鬥一點也不為過。
他主持過的節目有家喻戶曉的《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
尤其《動物世界》欄目從1981年12月31日開播,算起來它比我們大部分人的年紀都大。
作為一檔自然科普類的節目,《動物世界》是以開民智為目標的,主旨在於電視觀眾介紹大自然的種種動植物,使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和認識地球上的各種生命。
雖然現在大家只記得「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
趙忠祥也是《新聞聯播》第一位出鏡的播音員,並且轉播過9次國慶慶典。
他跟著鄧小平在訪美期間訪問過美國總統卡特。
從1984年起,先後主持過12次央視春晚,跟倪萍是春晚的最佳拍檔。
《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千年之禧》等大型晚會和重要時刻他都在。
趙忠祥這個名字當時聽著都讓人覺得國泰民安。
雖然有時候,媒體總是會習慣將一個人的離開,誇大為某個時代的過去。但趙忠祥是真的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它叫電視時代。
雖然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後,電視時代被消解的變得不值一提。
所以現在大家只記得他叫「北京緊爺」。
前幾年,一個名叫饒穎的保健醫生用幾十段錄音和一本日記,把趙忠祥拉下時代的神壇。
2004年,饒穎一紙訴狀將趙忠祥告上法庭,爆「趙忠祥跟自己有婚外情」,且有xing虐待癖好,還提供了錄音等證據。
(部分錄音文字截圖)
根據饒穎的說法,1996年她在中央電視臺認識了趙忠祥,第二年,趙忠祥借著看病為由,跟饒發生了關係,此後兩人維持長達七年的婚外情。
直到2002年,她為趙忠祥治療右腳骨折後遺症,索要3800元治療費未果,她便連帶著這筆欠款和多年的感情債一起起訴了趙忠祥。
2006年,她還曝光了她之前的日記,主題是「從強J到X虐待,我和趙忠祥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
錄音門事件最後草草收場,法院最後駁回了饒穎的起訴,趙忠祥一直到2008年4月,64歲的他才從央視正常退休。
一代名嘴惹上了桃色新聞,還不是人設崩塌的事,這是晚節不保。錄音裡的東西成了網友們的談資,「緊」這個字也成了趙忠祥晚節最大的門檻。
而後來,趙忠祥因為賣字又上了熱搜。
除了題字之外,還有錄視頻送祝福、合影等其他收費項目。
在大家心中,紅極一時的央視國嘴快八十了還要靠接小廣告來賺錢,未免有些跌份了,於是「丟臉」、「掉價」是評論區裡出現最多的詞。
其他刷屏的,無非又是「緊」。
一直到昨天「倪萍探望趙忠祥」的熱搜裡,也是滿屏滿屏的調侃和抖機靈。
其實深夜君真的沒覺得賣字畫這事很跌份,在我看來這就是一明星周邊,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2018年,微博推出「付費看照片」功能後,微博與樂華公司合作,以60元解鎖一張範丞丞照片的價格,一夜之間獲利480萬。
但我們在感嘆一句明星的號召力和商業價值的同時,不也對這種方式覺得無比正常嗎?
在粉絲經濟裡,明星定製照片,雜誌電子刊、明星採訪內容甚至視頻花絮都有可能作為付費商品。
所以網友雙標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年紀?
趙忠祥的晚節不保到底是壞在了那件醜聞上。
今天我也不想跟大家賣情懷,我們有一說一。
人家去世的這天,跳腳「活該」、將醜聞跟犯罪掛鈎來力爭「罪有應得」,恨不得扒人家祖墳來清算,甚至摁著所有人的頭來附和自己,但凡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就是聖母再世,這事到底正不正常?
我想說的是,醜聞不會突然就一筆勾銷,一個人也不會因為離開就被神化。
我們無法知曉一件醜聞的全部,也更沒辦法了解一個人所有的好壞。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是,在能做出判斷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對事不對人。在適當的時候表達我們的憤怒,表達我們的悲憫。
而適當的憤怒,一定不是在人家屍骨未寒的時候,送上一句「死得好」。
也不是在別人感慨「一路走好」的時候,摁頭對方「聖母」。
我不罵他,並不代表我支持他。
同樣的,我緬懷他,也不代表我認可他的私生活。
網際網路如果是言論自由,那應該也是情緒自由,我有我緬懷的理由,你有你憤怒的原因。
口下留德,也請放過那些單純只想緬懷這個「有點名氣的人」的網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