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一生#雲吸貓的時候,總會看到有鏟屎官在痛心疾首的抱怨:我以為你是個漂亮女兒,結果養到最後你長出了兩個小蛋蛋?當然了,因為貓咪可愛,而且只要養貓之後很快就會培養出感情,所以鏟屎官並不會真的就因此對貓咪不好,但是總覺得鏟屎官有點可憐。其實,只要你學會判斷貓咪性別,就能減少這種烏龍事件的發生。
在貓咪性別判斷上之所以會有烏龍事件發生,是因為幼貓的性別特徵不明顯。小貓送人時通常才兩個月左右,但是性別特徵有比較明顯的體現,大概要在三個月左右的時候。所以就容易出現烏龍事件。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判斷小貓的性別特徵。
其實,關於小貓性別的判斷,大家應該已經聽說過,就是母貓的生殖器和肛門距離比較近,公貓生殖器和肛門距離比較遠。而且母貓的生殖器和肛門會形成一個倒「!」形狀,公貓生殖器和肛門則會呈現出「:」形狀。不過,這是說起來容易判斷起來難,不然也就不會有那麼多貓咪性別的烏龍事件了。
這是因為一兩個月的小貓本就很嬌小,肛門和生殖器距離的到底是遠是近可能每個人的感覺都不同,而且比較厚的絨毛也會影響判斷。其實,多加一個小步驟就可以讓判斷更準確,那就是用兩隻小貓比較著看。這樣一對比,每隻小貓生殖器和肛門的位置就會更清晰瞭然。不過,也可能對比下來發現兩隻小貓肛門和生殖器的形狀位置都是一樣的,那這至少可以證明它們的性別相同。
而貓咪三個月以後,要想判斷性別就比較容易了,因為公貓那拉風又獨特的小蛋蛋實在是太明顯了,你想裝作看不到都不行(除非是隱睪,但是這種情況不太多)。但是,如果貓咪已經絕育了,又要怎麼判斷呢?
在本鏟屎官看來,既然已經絕育了,大家還分什麼分呢?不過既然想判斷,也是有辦法的,一個是用上面說的判斷幼貓的辦法,另外,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公貓絕育之後其實還是有一定痕跡的。另外,在成年之後,絕大多數情況下同品種公貓的體型會大於母貓,也能夠輔助貓咪性別的判斷。
以上幾種方法都能很好地判斷貓咪性別,只要鏟屎官再稍微積累一些經驗,下次你想養母貓,就絕對不會變成公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