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打造首批71個軌道微中心,涉及14個區28條線路

2021-01-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必須要堅持城市發展跟著軌道走。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昨天公布,市政府已於近日正式印發《北京市軌道微中心名錄(第一批) 》的批覆,首批要打造71個軌道微中心,涉及14個區、28條線路,其中朝陽、昌平和通州三區最多。

何為軌道微中心?是指與軌道交通站點充分融合、互動,可達性高,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高,具有多元城市功能,具備場所感和識別性的城市地域空間。簡言之,就是軌道站點周邊大家喜歡去的活力中心。

2018年,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軌道交通場站與周邊用地一體化規劃建設的意見》,提出在軌道交通車站周邊打造微中心。在綜合考量站點在軌道交通線網中功能定位、交通級別、周邊用地、區位條件等因素後,結合在編試點單元控規範圍、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及市郊鐵路重點項目,並結合各區實際,本市篩選劃定了首批軌道微中心名錄,共71個站點,涉及14個區、28條線路。

「軌道微中心立足於形成我市未來功能複合、高品質、服務人民的活力中心,與城市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各級城市生活服務圈有機融合,推動城市空間的共建共享。」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微中心站點周邊一般布局生活性服務業等多種功能和公共設施,使市民在完成日常通勤的同時,能夠就近完成購物、娛樂等活動。此外,通過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的開發,以及高品質城市空間環境的營造,形成便捷高效的、有溫度的、具有空間可識別性的場所。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首批71個軌道微中心,分布在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通州、亦莊等14個區,其中以朝陽區數量最多,包括東風站、東大橋站等10個微中心。通州區和昌平區分別有9個,具體包括未來科學城南區站、黃土店站、通州永順站、新通州西站等。

以昌平區為例,未來科學城南區站和黃土店站都將打造為軌道微中心。其中,未來科學城南區站一體化開發項目以「打造高效集約城市空間,建立便捷交通網絡,營造規模效應的商業氛圍,實現設施資源共享,體現城市景觀多元滲透」為思路,整合用地綜合開發利用模式,強化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規劃設計,打造北京地鐵17號線的微中心亮點。

經開區第一批軌道微中心,涵蓋亦莊新城範圍內6座地鐵站點,分別為地鐵亦莊線沿線的榮昌東街站、同濟南路站,以及地鐵17號線二期規劃在建的亦莊站前區南站、次渠站、次渠北站、北神樹站。據了解,亦莊站前區南站規劃以車站為核心形成混合模式綜合性的複合城市空間,提升區域影響力和土地使用效率,推動區域文化、科技、生態的深度融合,積極推進「站城產一體化」開發。

按照規劃管控要求,軌道微中心範圍內商業、商務、公共服務、文化娛樂等公共功能用地面積佔比將達到30%以上;主要建設用地一般較所在地區同類用地開發強度高10%以上;地面步行系統路網密度應達到道路網密度的1.2-1.5倍;軌道微中心及周邊地區應構建地面人行道、地下通道、空中連廊、過街天橋等立體化的步行設施網絡。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表示,下一步,將發揮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及一體化專班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與各區一起打造軌道微中心,提升城市活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瑩瑩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北京將建設首批71個軌道微中心,涉及14個區28條線路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記者今日(12月15日)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獲悉,為促進軌道和城市融合發展,提升站點周邊的城市活力,北京市近日批覆首批71個軌道微中心,涉及14個區、28條線路。2018年,北京市印發了《關於加強軌道交通場站與周邊用地一體化規劃建設的意見》,提出在軌道交通車站周邊打造微中心。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與各區密切對接,研究形成第一批軌道微中心上報市政府。近日,市政府正式印發了《北京市軌道微中心名錄(第一批)》的批覆。
  • 北京將建71個軌道微中心,含13號AB線新龍澤、回龍觀等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官微信息顯示,近期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北京市軌道微中心名錄(第一批) 》的批覆,共劃定71個微中心,涉及14個區(東西城沒有微中心)、28條線路。另外,圖中還公布了地鐵13號線AB線、17號線、22號線等部分在建軌道,以及正在規劃中的京原線、京九線等多條市郊鐵路線路圖,軌道微中心也分布其中。
  • 【第1394期】北京地鐵規劃調整:涉及5條線路,13號線分拆成兩條
    按照計劃,此次涉及調整的5條線路規劃建設期均為2019年到2022年,預計在今明兩年全部開工。按照最新批覆的方案,是將13號線西二旗至龍澤站區間進行重新組合,形成城市北部交叉的2條「L」型線路,分成A、B兩線。
  • 北京地鐵建設的幾個最新消息,涉及5條線路
    (原標題:北京地鐵建設的幾個最新消息,涉及5條線路) 2020年還剩
  • 北京公交16條線路將調整 與軌道交通接駁
    新華網2013年4月24日報導 為完善地面交通與軌道交通接駁方案實施後,孫河、燕郊等地區換乘地鐵不便的問題,門頭溝西北環線、紫金北路、朝陽區東營村新建道路有路無車問題將得以解決。
  • 深圳啟動近年最大規模公交線路調整,涉及99條線路
    2018年深圳第二批公共汽車線路規劃方案出爐,這是深圳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公交線路調整。  此次調整涉及線路99條,其中新增14條,調整42條,合併取消43條。  鹽田、光明區變化最大,這次調整對兩區對外骨幹公交線網進行重構  優化調整:M348、M437、M526、E12、高峰專線58等5條線路  新增:高峰線、高快線2條線路  此外還要做到這6件事:  1.增強龍崗、龍華、光明、前海等區域公交線路覆蓋。
  • 廣州洛溪島規劃出爐:新增4條軌道交通路線、將形成三個公共服務區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未來,洛溪島將新增水閘泵站解決防洪排澇問題,同時,通過打造環島100米景觀綠帶、新增四處過江通道、四條軌道交通以完善全島功能,還將就地增加公建配套,滿足規劃常住15.5萬的人口需求。   資料顯示,洛溪島位於番禺北部,是廣州主要的江心島、廣州島文化的主要承載空間,和南浦島、大學城、生物島、等共用構成了珠江後航道的島鏈。
  • 調整20條新增14條取消5條,南寧主城區公交線路將調整為207條
    南寧主城區公交線路將調整為207條截至2018年底,南寧市主城區運營的公交線路達到了192條,但公交線路平均滿載率不高。同時隨著軌道交通的開通運營,常規公交客流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根據2019年度公交線網優化總體方案,南寧市主城區公交線路將調整為207條,其中調整線路20條、新增線路14條、取消線路5條。特色公交將新增5條。調整後,線路總長度為3987公裡,增加了58公裡,平均線路長度減少5.4%,線路網密度提升了3.42%。同時,支線、快線、特色公交比例提高,結構上更合理。
  • 23條線路連接26個著名景點,四川省山地軌道交通規劃啟動
    文/界面四川 王燕日前,四川省交通投資集團官網公布了《四川山地軌道交通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簡稱《意見稿》)。《意見稿》提出,到2035 年,我省將基本形成以山地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川西高原交通體系,實現縣城和(潛在)世界級旅遊景點全覆蓋。
  • 軌道交通線路規劃匯總(含高清圖)
    北京軌道交通近期規劃圖天津天津軌道交通首條線路於1984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截至2019年12月,天津軌道交通開通運營線路地鐵線路共有6條,線網覆蓋11個市轄區,總運營裡程233千米,共設車站143座。
  • 北京地鐵建設的幾個最新消息,涉及5條線路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據了解,東壩車輛段佔地面積超過65公頃,是北京市重點工程項目,其規模也是在北京市建軌道交通項目中體量最大的。未來,這裡將成為地鐵3號線、12號線的「停車場」和「列車醫院」  為了使兩條地鐵線路融入一處空間,實現平時停車的列車運用庫分開設置,它們將通過「X」形軌道的方式,分別進入各自的運用庫。
  • ...城市軌道交通大躍進​!50座城,軌道交通線路規劃匯總(含高清圖)
    北京軌道交通近期規劃圖天津天津軌道交通首條線路於1984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截至2019年12月,天津軌道交通開通運營線路地鐵線路共有6條,線網覆蓋11個市轄區,總運營裡程233千米,共設車站143座。
  • 北京的第四使館區要來了,欲打造成「第二個三裡屯」
    推進打造「第二個三裡屯」。全文1930字,閱讀約需4分鐘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編輯 李玉坤 白爽 校對 柳寶慶北京使館眾多,很多人喜歡到使館區周邊品嘗異國美食,但你可能不知道,北京已經有三個使館區,第四使館區已經在建設當中。
  • 四川有23條山地軌道交通線路正在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規劃山地軌道交通線路共23條線,到2025年有望建成3條具有代表性的山地軌道交通線路。本次規劃擬用山地軌道交通連接的資源資源共計 26 個  規劃分為近期和遠期 涉及區縣118個  記者了解到,根據規劃,總體目標為基本建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
  • 官方發布蕪湖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圖 3條線路成放射狀線網
    365地產家居網 蕪湖訊 近日蕪湖市發布《蕪湖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0年)環評公眾意見徵詢》(下稱《規劃》),《規劃》顯示蕪湖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30年軌道交通線網為3條線路組成的「放射狀」線網,線網長度104.81km,設站71座,其中換乘車站
  • 金華軌道交通:在建2條線路(金義線和義東線),規劃建設6條線路
    金華軌道交通是服務於中國浙江省金華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首條線路即金華軌道交通金義線預計於2021年底開通試運營。截至2020年6月,金華軌道交通共有2條線路在建(金義線和義東線,初期金義線和義東線不貫通運行),線路全長107.17千米,共設車站31座。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丨重慶未來五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
    2018年12月28日14點,重慶軌道交通環線東北半環正式開通試運營,這讓很多重慶市民興奮不已,很多人去體驗了環線帶來的便捷生活。重慶軌道交通環線東北半環工程西起沙坪垻區重慶圖書館站,東止於南岸區海峽路站,跨越4個行政區。而重慶軌道交通西南半環,全長約17千米,線路西起沙坪垻區鳳鳴山站,跨鵝公巖軌道專用橋後與東北半環海峽路站相接,並於2019年12月30日開通。「環線的開通,給我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 重慶11條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全面復工
    3月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獲悉,截至2月28日,重慶11條軌道交通在建線路所有102個標段全面復工。目前,重慶在建軌道交通環線、1號線、4號線二期、5號線一期、5號線北延伸段、6號線支線二期、9號線一期、9號線二期、10號線二期、18號線、江跳線等11條在建線路102標段已經全面復工。
  • 「通武廊」非遺體驗旅遊線路公布,三條線路共涉及14個非遺項目
    12月23日,由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武清區文化和旅遊局、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通武廊」非遺體驗旅遊線路公布,三條線路共14個非遺項目與公眾見面。本次活動圍繞「非遺+旅遊」的主旨內容,邀請三地非遺傳承人、行業協會、特色景區代表共同參與,向市民及廣大網友推薦了三條極具「通武廊」文化特色的非遺體驗旅遊線路,共涉及14個非遺項目,包括花絲鑲嵌、景泰藍、絹人、家具修復、金漆百寶嵌等。
  • 軌道交通14號線通達 六合瓜埠山古鎮將打造生態社區
    軌道交通14號線通達 六合瓜埠山古鎮將打造生態社區 來源:365地產家居網 2012-12-20 21:48 365地產家居網 點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