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生物降解傷口敷料

2020-12-19 環球網

伍爾弗漢普頓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可生物降解傷口敷料,它可以加速傷口癒合,並且是由純天然材料製成的。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將提供一種傳統紗布的替代品,這種紗布對愛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尤其有益。它們可以用於乾性或滲出性傷口,因為它們能夠在傷口部位形成溼潤的環境,促進癒合。

伍爾弗漢普頓大學藥學院的研究員阿布舍克·古普塔(Abhishek Gupta)說:「我們的水凝膠敷料是超純和生物合成的。除了額外的癒合特性,它們是可生物降解的,因此是傳統敷料的環保替代品。慢性創傷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負擔,如果傳統敷料不能對現有的醫療幹預作出反應,可能導致患者截肢。儘管市場上已經有大量的專用傷口敷料產品,但由於老齡化人口的增加和慢性病的發生率,仍有必要繼續開發改進的先進傷口敷料。我們的發展將對傷口敷料的使用和處置產生積極影響。」

當水凝膠傷口敷料載銀沸石時,其抗菌性能延長,並能夠提供額外的保護。同時它使用薑黃素作為水凝膠敷料的癒合劑,目的是實現慢性傷口的更快恢復。薑黃素是薑黃的活性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菌、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所有這些特性都有助於促進慢性傷口的癒合。

廣泛的測試表明,這種敷料可以殺死細菌,不會對血細胞造成損害,而且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它還具有熱穩定性,並且在高壓滅菌時不會失去其特性 。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研製出新型多功能水凝膠傷口敷料
    因此,設計可以加快傷口封閉、促進傷口癒合的新型傷口敷料在現代醫學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水凝膠醫用敷料是近年來頗受青睞的一種新型創傷敷料,但目前常見的水凝膠敷料仍然存在缺乏固有抗菌性能從而引發傷口感染、機械性能較弱為病患帶來不適感、粘合性能較弱無法貼合皮膚等一系列問題,在治療效果和使用體驗方面都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
  • 承東生物推出國內領先創面敷料,羧寧液體傷口敷料填補市場空白
    在此研究成果基礎之上,河南承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羧寧液體傷口敷料。具有國內領先的新型技術,羧寧液體傷口敷料在臨床應用以及日常傷口處理上,都表現出了較好的癒合保護性能。羧寧液體傷口敷料的研發企業承東生物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在高分子生物敷料、醫用生物活性材料、醫用止血材料、生物製劑等方面有著突出表現,先後開發出一系列高科技產品,並獲得了多項專利。
  • 人民日報:天大研發新型敷料 可幫助糖尿病患者傷口癒合
    近日,天津大學張雷教授團隊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功研發新型水凝膠敷料。這種敷料能夠將糖尿病傷口的pH值和葡萄糖濃度信號轉化為顏色信號,在監測傷口變化的同時,還能為傷口提供溼性癒合環境,促進糖尿病傷口癒合。相關研究成果現已發表於材料領域權威期刊《先進功能材料》。預計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數量將超過6億。
  • 新型功能性敷料介紹:沭維康醫用生物止血膠體敷料
    科技的不斷進步加深了人們對傷口癒合過程和傷口護理過程的理解,功能性醫用敷料是針對傷口的實際情況,為傷口癒合提供的特殊功能性的敷料,臨床上由於傷口的種類繁多,且每一個傷口在其癒合的不同階段對敷料的要求也不同為了滿足臨床使用的各種要求。
  • 我國開發針對糖尿病傷口監測和癒合的新型水凝膠敷料光學傳感器
    針對糖尿病傷口監測和癒合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雷教授課題組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最新進展,開發了一個多功能的兩性離子凝膠創傷敷料作為一個光學傳感器同時監測糖尿病傷口治療的pH值和葡萄糖水平(圖1)。即可將糖尿病傷口的pH和葡萄糖信號轉化為光信號,利用手機採集圖像並進行數據定量分析。
  • 靜電紡絲製成殼聚糖納米纖維在作為敷料用於傷口癒合展示出潛力
    2殼聚糖納米纖維的應用2.1醫用敷料近幾年,靜電紡絲製成殼聚糖納米纖維在作為敷料用於傷口癒合已展示出巨大的潛力。殼聚糖納米纖維材料本身具有的微小毛孔和高的比表面積使它可以抑制外來的微生物入侵並且能輔助控制傷口液體的流出。
  • 糖尿病患或將迎來神奇敷料 監測傷口只需手機「掃一掃」
    新華社天津1月21日電(張建新、焦德芳)近日,天津大學張雷教授團隊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功研發新型水凝膠敷料。這種敷料能夠將糖尿病傷口的pH值和葡萄糖濃度信號轉化為顏色信號,利用手機採集圖像並進行數據分析,醫生和患者只需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實時監測傷口狀態。
  • 西工大研製出加快傷口癒合減小疤痕的「納米膠水」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馮麗 通訊員 高瑩)近日,西工大生命學院盧婷利教授團隊,以可降解的多孔無機納米顆粒摻雜金屬元素,構建了一款多功能納米膠水。該膠水具備可降解、抗菌、促血管生成、可成像等優點,能加快傷口癒合並有效減小疤痕,對「創傷美容」意義重大。據悉,生物納米膠水的應用效果已初步在動物實驗中獲得驗證,或將在幾年內應用於臨床試驗。該研究將為新型多功能醫用粘合劑的設計開發提供理論和實驗基礎,為優化臨床創面傷口的閉合方案提供參考,為解決高端醫用粘合劑的市場需求提供有力的實驗依據。
  • 西工大研製出神奇納米膠水 能加快傷口癒合並減小疤痕
    納米膠水用於豬皮組織粘合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大生命學院盧婷利教授團隊,以可降解的多孔無機納米顆粒摻雜金屬元素,構建了一款多功能納米膠水。該膠水具備可降解、抗菌、促血管生成、可成像等優點,能加快傷口癒合並有效減小疤痕,對「創傷美容」意義重大。  據悉,生物納米膠水的應用效果已初步在動物實驗中獲得驗證,或將在幾年內應用於臨床試驗。該研究將為新型多功能醫用粘合劑的設計開發提供理論和實驗基礎,為優化臨床創面傷口的閉合方案提供參考,為解決高端醫用粘合劑的市場需求提供有力的實驗依據。
  • 海說新型醫用敷料」葡聚糖「有多強?選擇護膚品一定認準這種高科技...
    背景:目前市場上各種新型敷料層出不窮,並呈現多樣化、多功能的發展趨勢,而尚未有一種敷料能夠滿足人們對理想創面敷料的需求,這種理想的新敷料仍在探索中近年來,隨著醫用敷料領域技術的不斷發展,具有新材料、新功能的醫用敷料不斷的湧現,如葡聚糖敷料,殼聚糖敷料、生物敷料、泡沫敷料等。其中以葡聚糖敷料最為代表,在醫療行業和用戶群體裡深受青睞。醫用敷料的作用是什麼?
  • 西工大生命學院研製出加快傷口癒合減小疤痕的多功能納米膠水
    該膠水具備可降解、抗菌、促血管生成、可成像等優點,能加快傷口癒合並有效減小疤痕,對「創傷美容」意義重大。該研究將為新型多功能醫用粘合劑的設計開發提供理論和實驗基礎,為優化臨床創面傷口的閉合方案提供參考,為解決高端醫用粘合劑的市場需求提供有力的實驗依據。
  • 英國發明:隨感染度變換顏色的傷口敷料
    英國發明可隨感染情況變換顏色的傷口敷料近日,英國巴斯大學發布了一種新型醫用傷口敷料,除了保護傷口的功能外,這種敷料還能通過顏色變化直觀地告訴醫生,傷口是否出現細菌感染。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介紹說,長久以來醫生都很難快速診斷患者的傷口感染情況,目前的檢測方法需要長達48小時才能出結果,並且要把保護傷口的敷料去除,這一過程對患者來說比較痛苦,還可能留下疤痕。
  • 傷口敷料分類與選擇
    傳統敷料主要是幹紗布和油紗,隨著溼性癒合理論被臨床的廣泛認可,透明膜敷料、水膠體敷料、泡沫敷料、水凝膠敷料、藻酸鹽敷料、親水性纖維敷料、高滲鹽敷料等現代新型敷料、銀離子敷料、載銀敷料,在臨床中得到廣泛了的應用。一、透明膜敷料敷料類型:半密閉敷料。
  • 科學家研發新一代電子設備:柔性、有機、可降解!
    導讀最近,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研人員成功研製出一種柔性、有機、可生物降解的電子設備,不僅環保,而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應用於可穿戴設備、植入式設備等電子產品領域。通常,電子元器件都是不可降解的,也沒有生物相容性,且含有大量對於環境有害的物質。創新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想要設計出更加柔性、有機、環保、可降解的新一代電子設備。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師、化學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Zhenan Bao 及其團隊重新思考和審視了現有電子設備,進行了創新探索。
  • 新型創可貼可追蹤傷口癒合情況 如何護理傷口部位
    據報導,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智能創可貼,其內置處理器可追蹤傷口癒合過程,檢查傷口是否感染或發炎,從而管控一天內傷口所需的藥物劑量,促進傷口癒合。 慢性傷口的pH值是監測傷口癒合情況的一個指標。正常癒合的傷口的pH值在5.5到6.5之間,而未癒合的感染傷口的pH值可能遠高於6.5。
  • 我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我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2020-02-04 11:47:21 來源:光明網  |  作者:劉霞 | 字號:A+ | A- 2月2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量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金賢敏團隊研製出一種結合集成晶片、光子概念和非馮諾依曼計算架構的光子計算機,新計算機不僅在解決某些難題方面擁有超越經典電子計算機的潛力,且物理尺度可擴展
  • 日本研製出醫用納米薄膜膠布
    來源:ccin.com.cn    2009年09月17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據日本媒體日前報導,日本早稻田大學和日本國防醫學院的科學家最近研製出一種手術用
  • 科學家研製出無痛膠布
    科學家研製出無痛膠布 原標題 [科學家研製出無痛膠布] 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新型手術膠布,把它從患者皮膚上撕下來時不會引起疼痛。  科學家的目標是改變早產兒的護理狀況。如果使用粗糙的膠布把導管、監護工具和導線固定在寶寶臉部和身體上,他們嬌嫩的皮膚就可能受到損傷。  生性敏感的成年人也能從中獲益,因為這種技術可以用來生產無痛膏藥。  來自美國波士頓的羅伯特·蘭格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最初受到一項調查的啟發。
  • 科學家研發新型傷口癒合水凝膠 通過觸發免疫反應減少疤痕
    當皮膚受傷時,身體的反應是迅速形成疤痕組織,以防止傷口的感染、疼痛和脫水。這樣做的弊端大家都很熟悉--皮膚上會出現永久性的難看的汙點,毛髮和汗腺將不再生長。因此,尋找不留疤痕的傷口癒合方法是一個吸引了大量關注的科學領域。
  • 我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納米纖維素基載藥包封結構實現對藥物的可控...
    1月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悉,該所崔球研究員帶領的代謝物組學研究組和天津科技大學的相關科研人員合作,以水溶性廣譜抗生素——鹽酸四環素為模型藥物,基於前期對CNF和聚多巴胺(PDA)複合材料對改善藥物緩釋和促進傷口修復的研究,構築了一種新型的CNF基載藥包封結構,可實現對藥物的智能可控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