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普及如何破局?充電樁企業盈利路漫漫,探尋大浪淘沙下的商業模式。12月11日,網易汽車主辦、第一電動戰略合作舉辦了「網際網路+汽車創新工場」第二期活動,圍繞電動車普及路上的生態機遇,充電設施生產商、建設商、運營商等相關企業領導進行了深入交流。
充電設施建設方
物業單位不是我們的對立面
華商三優副總經理陳強
在華商三優副總經理陳強看來,充電設施建設過程中缺的不是充電樁而是電,缺的不是電容量而是配電網絡。「充電樁的建設是電網延伸的附加品,所以首先要做好電網的延伸工作。國家能源局很重視相關工作,目前在積極推進小區等地電網延伸工作。」陳強說。
物業配合很重要。陳強認為,物業單位對充電設施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公共區域的管理單位,物業方需要為充電設施的安全、車輛充電過程中的安全負責,而相關的標準還在制定過程中,還不完善。居民區的充電設施大多建立在公共領域,可能面臨意外損毀問題,陳強建議,車輛銷售時附加一個相關險種解決這一問題。
陳強表示,要促進與物業方的友好合作,可以考慮給予一些收益,畢竟物業方在建樁過程中提供了很多服務。
充電設施運營方
合作 開放 打造更大平臺
青島特來電新能源總裁崔群
充電設施建設後如何有效運營,盈利如何?青島特來電新能源總裁崔群坦言,特來電目前仍然處於投入期,充電設施運營方在一年內不大可能盈利。
崔群表示,希望特來電的發展是建立在一個開放的生態環境下,與相關產業鏈進行合作,打造一個更大的平臺。
北汽新能源品牌總監金新
北汽新能源品牌總監金新認為以合作的姿態可以更好地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在充電設施推進中,北汽堅持「有地的出地,有樁的出樁,有電的出電」這一合作方式。
標準制定參與方
標準統一後如何實施才是關鍵
國電南瑞南京用電技術分公司副總經理倪峰
新能源汽車產業各方都在熱切盼望新版國標出臺,人們普遍認為,標準統一後橫亙在充電領域最大的問題就能解決。但是,國電南瑞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用電技術分公司高級工程師、副總經理倪峰認為未必如此簡單,更重要的環節在於如何實施。
倪峰認為,電動汽車產業的互聯互動包含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車與樁的互聯互通,這是標準層面的問題,相關的檢驗、檢測標準需要跟上;二是第三方充電平臺的互聯互通,這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是市場競爭的問題。如果要實現互連互通應該效仿銀行業建立一個類似於銀聯的行政機構,與各企業不具有競爭關係,才可實現,否則會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汽車報官方微信號:zhongguoqiche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