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作家吳承恩在《西遊記》裡寫到過這麼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是,世界上沒有辦不成的事,如果下定了決心,並付諸行動,那就沒有什麼困難是解決不了的。
在2014年,清華大學的新生報到處,來了一位特殊的人。從面相上來看,很多人都懷疑他是不是某位新生的親朋好友,是前來送行的。然而,在軍訓的時候,人們也在新生的隊伍裡面看到了他,難道說,他也是新生?但看著年齡有些不像啊。
▲清華大學照片
這個人確實是剛剛被錄取將來的新生,他叫吳善柳,是廣西省欽州市浦北縣北通鎮人,今年三十二歲了。三十二歲了還能被清華大學錄取?這聽起來確實有些讓人匪夷所思,但擺在眼前的事實讓人不得不相信。
吳善柳總共參加過10次高考,在此期間,他接到的錄取通知書裡面,不乏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等名校。在2011年的時候,他甚至還接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北京大學照片
在接到了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他應該圓了高考夢了。然而,吳善柳卻做了一個所有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繼續復讀。吳善柳對外的解釋是,自己從小就怕見血,而他所考上的專業,是醫學專業。
就這樣,直到2014年被清華大學錄取,吳善柳總共經歷了10次高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考霸」。在這第10次高考中,他考出了680分的高分,以欽州市理科狀元的身份,被清華大學電氣系錄取。這一次,他接受了這份錄取通知書,踏上了前往清華大學的路。
▲吳善柳初到清華大學
他在採訪中,曾表示,自己除了本身的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以外,還將選修經濟學,因為他對經濟、金融很感興趣,而且在畢業以後,自己應該也會選擇經濟、金融方面的工作。
如今,吳善柳的學業已經完成了,那他有從事當初希望的金融方面的工作嗎?事實上,在畢業後,吳善柳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欽州。在那裡,他沒有從事金融方面的工作,而是重新回到了學校,選擇成為一名高中教師,教書育人。
▲教學中的吳善柳
有著多年的高考經驗,吳善柳在剛剛開始正式教學的時候,就比其他人就更加地有優勢。在學校裡,他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了自己的能力。教過的學生都表示,比起其他的老師,吳善柳在上課時,能夠更好地提起同學們的興趣,傳授知識時往往能講到重點上,也能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話語讓他們學會知識。而且,由於這些經驗,他也對高中生的心理了如指掌,這甚至讓他在學生之中挺受歡迎的。
對於吳善柳來說,當初的十次高考,不過是一場經歷罷了。他認為,那不過是車窗外美麗的風景,是更適合將其藏在記憶的最深處,而不值得拿出來顯擺。他說,這些經歷不過是他的個人選擇罷了,很難複製,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也不值得去學習,最好「不宣傳、不評論,不報導」。
▲復讀時的吳善柳
起初,他剛開始復讀,且拒絕了一些學校的時候,很多人認為他是「非清華、北大不讀」,並且讚賞他精神可嘉。但是,隨著他2011年拒絕北大的錄取,有些認為他是「高考專業戶」,是奔著獎學金去的,指責他浪費了教育資源。對此,吳善柳全部給予了否認。
吳善柳現在的生活不壞,但也不算太好。因為年齡的問題,他無緣教師編制,雖然他自己表示不在意編制的問題,但是這多少還是讓人有些遺憾。
▲休息中的吳善柳
有人問過他為什麼會選擇教師這個行業,他說,自己畢業那年已經三十六歲了,很難拼得過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因此,要想生活,就必須從自己擅長的方面下手,那麼,自己擅長什麼呢?考試。
他多次參加高考,而且多次被名校所看上,這讓他對考試已經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論。而這些,就是他最大的優勢。所以,當老師完完全全地符合他自己的價值觀。
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選擇權,許許多多的選擇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人獨一無二的人生軌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認準一個目標,然後去努力吧,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參考資料:
《西遊記》
《10次參加高考「考霸」將上清華 曾考上北大拒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