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向撫仙湖增殖放流100萬尾抗浪魚

2020-12-19 瀟湘晨報

掌上春城訊為恢復撫仙湖抗浪魚的種群數量,12月9日,雲南省澄江市向撫仙湖增殖放流了100萬尾人工養殖的抗浪魚魚苗。

撫仙湖是我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國家一類飲用水源地,也是我國水質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抗浪魚是撫仙湖特有魚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過量捕撈和外來物種引入,野生抗浪魚幾乎絕跡。近年來,通過人工增殖放流,撫仙湖抗浪魚種群數量得到了初步恢復。

澄江市撫仙湖管理局水產工程師張力介紹,本次增殖放流的抗浪魚魚苗總共100萬尾。投放當天,撫仙湖管理局對三個投放點的魚苗進行了檢驗,每車魚進行三次取樣,每次取樣一公斤,進行魚苗的體長測量、數量計數等,以此來確定每一公斤魚苗裡面有多少尾抗浪魚,以及魚苗的成活率、總重量等。

據了解,為保護撫仙湖魚類資源,近年來,澄江市經常開展增殖放流活動,使抗浪魚種群得到了有效恢復。增殖放流活動,對撫仙湖水生態的修復和瀕危土著魚類資源的保護工作、維護水域水生生物多樣性及水生態安全,促進撫仙湖漁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以及高原特色生態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都將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50萬尾土著魚放歸撫仙湖
    玉溪市撫仙湖管理局4日啟動2020年全國「放魚日」撫仙湖土著魚人工增殖放流活動,50萬尾土著魚苗(抗浪魚40萬尾,金線魚5萬尾、雲南光唇魚5萬尾)放歸撫仙湖,首次在撫仙湖放流雲南光唇魚。    雲南光唇魚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近期人工繁殖成功的重要土著魚,可對撫仙湖水體大量繁殖的絲狀藻類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促進撫仙湖水生態平衡。
  • 深圳南山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原標題:南山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目前正值南海休漁期。記者6月26日從深圳南山區經濟促進局獲悉,該局邀請部分區政協委員、熱心市民及漁民代表,在深圳灣海域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投放水生生物苗種或親體的活動。
  • 興凱湖禁漁期首日 黑龍江省增殖放流10.5萬尾「大白魚」
    中新網雞西6月6日電(王妮娜)6月6日是中俄最大界湖興凱湖禁漁期的第一天,黑龍江省將10.5萬尾興凱湖大白魚放流進興凱湖中,比去年多7萬多尾,這標誌著黑龍江省今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行動全面啟動。今年放流的興凱湖大白魚比去年多7萬多尾。
  • 南港增殖放流26萬尾 助力海洋生態修復
    內容提要:日前,泰達南港集團在南港工業區附近海域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助力南港工業區海域漁業資源發展,促進海洋生態修復。天津北方網訊:日前,泰達南港集團在南港工業區附近海域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助力南港工業區海域漁業資源發展,促進海洋生態修復。
  • 海南西沙漁業增殖放流百餘只海龜近250萬尾魚苗
    駱雲飛 攝中新網三沙6月12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和三沙市海洋和漁業局12日上午聯合在三沙舉辦2020年西沙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玳瑁及海龜145隻,各類經濟魚苗248萬尾。本次增殖放流是近年來海南在三沙海域放流規模較大的一次。
  • 145萬尾魚苗魚種昨放流長江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聶永鴻)「放流開始!」昨天上午9時許,145萬尾魚苗、魚種在南京下關漁政碼頭放流至長江。據悉,這次增殖放流的有10萬隻中華絨螯蟹、50尾胭脂魚、2萬尾暗紋東方魨和100萬尾四大家魚等魚苗、魚種,價值近20萬元。  據了解,人工增殖放流,是補充和修復漁業自然資源,維護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
  • 月湖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450萬尾魚苗暢遊信江
    6月30日上午,鷹潭市月湖區在鷹潭市信江河(月湖段)梅園水閘附近開展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投放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共計450萬尾,其中:青魚苗種150萬尾,草魚苗種70萬尾,鰱魚苗種80萬尾,鱅魚苗種150萬尾,魚苗的規格均達到3cm以上。
  • 200多萬尾魚苗增殖放流木蘭溪流域
    莆田網訊 12月8日,市河長辦與市海洋與漁業局聯合舉辦2020年度木蘭溪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經現場驗收,當天共放流淡水濾食性魚類鰱魚苗160多萬尾、鱅魚苗46多萬尾。  據介紹,本次增殖放流活動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修復河湖生態 多元共建幸福河」為主題,分別在延壽溪泗華段、木蘭溪仙遊段以及木蘭溪支流荔城、涵江等河段進行。苗种放流前,由驗收專家對魚苗進行抽樣檢測、質量把關,確保放流的魚苗規格整齊、健康無病害、無損傷。
  • 鳳臺硤山口放流5萬尾名貴淮王魚(圖)
    硤山口放流5萬尾名貴淮王魚   7月4日,在淮河淮王魚的原生地——鳳臺硤山口,5萬尾淮王魚在此放流,以增加當地淮王魚的種群數量。當日,同時放流的還有江黃顙、黃顙及四大家魚品種。據悉,在今年夏季增殖放流期,淮南漁政部門將在淮河流域放流各種魚類500萬尾,有效養護淮河漁業資源,維護淮河水生生物多樣性。  近幾日是陰雨天,天氣涼爽,空氣溼潤,給魚苗的運輸帶來了有利條件。
  • 我市放流58萬尾紅尾魚
    10月12日,市農業農村局在鏡泊湖西湖岫水域舉行紅尾魚增殖放流儀式,共向鏡泊湖水域放流規格為5至8釐米的紅尾魚58萬尾。據介紹,鏡泊湖紅尾魚是我市的有機魚產品、國家地理標誌認證農產品和省十大地產名魚。此次增殖放流紅尾魚,進一步涵養了鏡泊湖水域的紅尾魚資源,維持當地水域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 雲南撫仙湖萬涓成溪,盛產抗浪魚,遊客在此遊泳、潛水、水下探險
    環湖120公裡的旅途,仿佛每一滴水珠都飽含著詩情畫意,每一紋浪波都像在訴說著一段傳說,每一絲湖風都縈繞著歷史與現實、人文與自然的魅惑……1992年,從小生活在撫仙湖邊的職業潛水員耿衛,在水下發現了大量漢唐時期的古建築遺蹟;2001年6月,中國首次在撫仙湖進行了湖泊水下考古;2006年6月由中央電視臺和玉溪市聯合主辦的第二次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在撫仙湖拉開帷幕
  • 眉山兩男子青衣江電魚 被判緩刑增殖放流魚苗800尾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劉春華)10月24日,洪雅縣法院判決一起破壞生態環境案件,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兩名被告人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並責令向青衣江流域洪雅段增殖放流魚苗800尾,通過媒體向公眾賠禮道歉。據悉,這是眉山市法院判決的首起公益訴訟案件。
  • 非法捕魚致河魚死亡 四川廣元兩人被罰增殖放流育苗2萬尾
    近日,四川廣元市兩級檢察機關和法院聯合旺蒼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來到旺蒼縣增殖放流基地,對趙某甲、趙某乙兩人破壞生態環境資源一案共同開展生態資源修復,增殖放流魚苗共計20000尾。由被告二人在判決生效之日一個月內,在廣元市級以上媒體公開書面賠禮道歉;出資39140元購買10cm以上規格的鯉魚、鯽魚和鰱魚共計20000尾,完成流域生態系統修復。
  • 教授詳解黑鯛魚苗放流入海 廈門舉辦今年第5次增殖放流活動
    小朋友參加增殖放流活動。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吳笛 通訊員 許曉煜)今天上午,一輛載滿黑鯛魚苗的恆溫車緩緩駛入市海洋管理公務碼頭。這是我市今年第5次舉辦增殖放流活動,37萬餘尾黑鯛魚苗在現場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幫助下流入大海。
  • 「青風」公益聯盟修復生態,增殖放流魚苗3800尾
    近日,四川遂寧男子盧某,因非法捕撈被船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在認識到錯誤後,親手將購買的410斤3800尾魚苗放養進涪江河流。據了解,2018年5月,盧某攜帶自製電捕魚器在遂寧市船山區老池鄉涪江流域進行電捕魚,捕獲鰱魚、黑尾盤子(俗稱「餐條」)等魚類47尾,共計4.8公斤。
  • 蜀河水力發電廠和旬陽合建魚類增殖站向漢江投放25萬尾魚苗
    日前,蜀河水力發電廠在漢江碼頭增殖放流25萬尾魚苗,有效保護和修復漢江水域生態環境。在漢江碼頭,2輛魚苗罐車閥門依次逐個打開,25萬尾魚苗順著兩條放流槽歡快地遊入漢江。據了解,本次活動是蜀河水力發電廠和旬陽合建魚類增殖站建成後的首次放流,共計放流多鱗鏟頜魚、黃顙、鱤、蒙古鮊、大眼鱖等9個魚種25萬尾魚苗。對維護漢江流域的水域環境、水生生物資源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 首次秋季投放 300萬尾魚苗放流博斯騰湖
    天山網訊(文/ 記者 劉一鳴 通訊員 郭玉順 視頻/博湖縣融媒體中心提供)近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博斯騰湖落霞灣魚類棲息地,300萬尾魚苗被放流博斯騰湖  「本次秋季總投放量預計為300萬尾,每天投放10萬尾左右。」10月20日,新疆博斯騰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小慶介紹說。  投放現場,新疆博斯騰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魚苗進行鑑定、稱量計數後,志願者及工作人員在漁政部門的指導下,將魚苗放入水中,魚兒順著水流遊入博斯騰湖。
  • 我市圓滿完成年度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任務
    12月2日至8日,市農業農村局陸續在鏡湖梅山江、大樹江等主要水系流域增殖放流冬片苗種約43.82萬尾,至此,全市已圓滿完成2020年省農業農村廳下達的8932萬尾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任務,完成率133%,共放流鰱魚、鱅魚、草魚、黃尾密鯝等1.19億尾,其中市本級2387.33萬尾,越城區
  • 蒸水河畔,魚躍人歡 衡陽縣470萬尾魚苗人工放流蒸水河
    人工增殖放流現場。紅網時刻3月12日訊(通訊員 王勤 王美)蒸水河畔,魚躍人歡。3月11日下午,衡陽縣2020年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蒸水河流域的縣城飲用水源保護區舉行。衡陽縣繼2013年首次在蒸水河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後,已連續8年在該河段開展人工增殖放流,共投放魚種達2230萬尾。衡陽縣委書記曾秀,縣委副書記、縣長孫鵬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健,縣政協主席楊秋良出席當天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動。作為湘江支流的蒸水河,是衡陽縣的母親河。
  • 安康市開展增殖放流暨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活動
    11月24日,安康市漁業生產工作站聯合旬陽縣農業農村局,在旬陽海事碼頭舉行魚類增殖放流活動。活動當天,向漢江幹流旬陽段投放鰱魚、鱅魚、草魚等魚苗20萬尾。同時,市漁業生產工作站、旬陽縣農業農村局志願者和當地群眾在碼頭醒目位置張貼了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宣傳海報,向過往群眾發放有關宣傳材料,普及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增殖放流科普知識。實施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是修復漁業資源,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今年以來,市縣漁業部門依託增殖放流活動的開展,寓宣傳教育於活動之中,把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