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產、交付一直是眾多造車新勢力企業搶佔市場的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近日,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眾汽車」)旗下第二家工廠在宜春正式開工建設。根據規劃,該工廠項目總投資50億元,有望在2020年年底正式投產,產能將達到10萬輛/年。
然而,一邊是斥巨資建廠擴產能,一邊卻是銷量慘澹的尷尬現實。據了解,2014年成立的合眾汽車,目前在售車型為哪吒N01,數據顯示,2018年該款車型的銷量僅為1111輛。截止到2019年4月份,哪吒N01的銷量約為4000輛。
為了解合眾汽車的生產情況,7月16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實地探訪了位於浙江省桐鄉市同仁路的合眾汽車工廠。一位工廠員工向記者坦言:「目前車間內生產並不繁忙,上個月只生產了100輛車,並且期間放了十餘天假。」
對此,記者向合眾汽車方面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新車遇冷
公開資料顯示,合眾汽車於2014年10月在浙江省桐鄉市成立,註冊資金6.26億元,並獲得發改委、工信部核准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取得雙資質後,旗下首款車型哪吒N01於2018年11月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5.98萬~6.98萬元。
隨後,合眾汽車在2019年4月上海國際車展期間,加速推出第二款概念車Eurake02,並發布了第二款量產車型合眾U的預售價格,四款版型綜合補貼後官方售價分別為:400U創版15萬元、520U創版17萬元、520U享版19萬元、520U酷四驅版21萬元。
雖然合眾汽車方面發布了眾多新車型,但目前其在售車型僅有哪吒N01一款,且銷量表現不佳,似乎並不「合眾」。合眾汽車總裁張勇曾透露,截止到2019年4月,哪吒N01銷量大概為4000輛。
為進一步了解合眾汽車的產銷情況,7月16日,記者實地走訪了位於桐鄉市的合眾汽車生產基地。按照地圖指示,記者首先來到了位於桐鄉市同勝路232號的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發現該工廠佔地面積並不大,僅有兩個車
間,員工數量也不多。一名員工向記者表示,該工廠主要負責研發新車型,生產基地則位於同仁路。
據了解,位於同仁路的生產基地佔地400餘畝,總建築面積達96762平方米,一期投資11.56億元,一期規劃產能為8萬輛/年。
記者隨後來到位於同仁路的生產基地。在大門外,一名員工向記者透露,目前車間內生產並不繁忙,上個月只生產了100輛車左右,並且期間放了十餘天假。
「生產出來的車賣不出去,工廠裡停了很多新車。」另一名員工則向記者感嘆道。記者透過工廠柵欄發現,該生產基地內確實密密麻麻停了很多新車。
在汽車分析師任萬付看來,合眾汽車定位小型新能源汽車,由於續航裡程不高,小型新能源車的市場目前正在萎縮。另外,新能源車購買主力大多在一線城市或限購城市,這些城市的消費者有一定的購買力,能花10萬元購買一輛續航裡程400公裡左右的車,就不太可能花7萬元購買續航裡程只有兩三百公裡的車。
難闖「錢」關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目前銷量並不算高,合眾汽車還於6月27日宣布正式開工建設位於宜春的第二家工廠。合眾汽車宜春工廠地處亞洲「鋰都」中心區域,項目總投資50億元,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規劃產能10萬輛/年,合眾汽車的量產野心昭然。
合眾汽車公開表示,落子宜春是為了迅速應對多元化、個性化的智能電動汽車消費市場變革,確保企業在未來移動出行領域的可持續性發展。
不過,近期有媒體報導稱,在江西已經引進的18個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中,有7個在宣布籤約後沒有任何開工的信息,而在已開工的11個項目中,半數以上沒有按期完工。業內人士分析,不少「渾水摸魚」的企業打著造車的旗號,為了拿地而去拿地。
在任萬付看來,江西省應利用獨特的地理位置,重點發展汽車配套企業。當地政府肯定是開出很多優惠條件,在優惠條件的驅使下,合眾汽車才考慮去拿地建廠。
事實上,如果沒有一些優惠措施,憑藉造車新勢力們當前的資金狀況,很難再投資建廠,截至目前,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寥寥無幾。
雖然合眾汽車方面未對外透露目前具體的資金狀況,但記者了解到,2019年上海國際車展期間,張勇宣布合眾汽車已完成B輪融資30億元,由政府產業基金領投,戰略投資資本跟投。截至目前,合眾汽車累計融資超過70億元。
不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70億元遠遠不夠,無論是大規模的量產交付、新車開發,還是平臺建設、後期宣傳等都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撐。相較之下,蔚來、威馬、小鵬等頭部造車新勢力企業的融資金額早已超過100億元。
企查查顯示,蔚來汽車在2019年5月28日獲得100億元的戰略投資,加上之前的融資,其總額已經超過200億元;截至2018年10月26日,威馬汽車共獲6次融資,融資總額已逼近200億元;截至2018年8月2日,小鵬汽車累計融資額也已超100億元。
「2019年是造車新勢力『生死攸關』的一年,或許今年會有一大批『渾水摸魚』的企業被淘汰,最終留下來的只有幾家。」任萬付說道。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