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國平
八年前,美籍華裔蔡美兒因為一本《我在美國做媽媽》,引發全世界對東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討論。
其「苛刻」的教育方式,讓「虎媽」一詞成為「2011年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虎媽本人也被《時代》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2015年還以此為名誕生一部電視劇,由此可見「虎媽」所帶來的影響。
2018年,虎媽蔡美兒的兩個女兒——索菲婭和露露相繼哈佛畢業,與很多人數年前「她們會自殺」「得心理疾病」的預言截然相反。
《虎媽戰歌》再版,是虎媽蔡美兒教育方式勝利的「宣言書」?
孩子學業的成功,是否能證明「虎媽」教育方式的大獲全勝?
一個月前,中信出版社重新出版了虎媽這本育兒著作,書名改為《虎媽戰歌》——從原本英文書名直譯而來。
新書中,最大的看點是新增了兩個女兒給虎媽的話以及各界評論。
「虎媽」蔡美兒,美籍華裔,出生在美國、生活在美國,丈夫傑德是美籍猶太人,他們有兩個女兒。西方人認為對於孩子應該順其自然,尊重孩子並給予自由。在美國西方文化包圍中的蔡美兒,卻堅持做一個「中國媽媽」,用她認為的「中國式」教育理念挑戰西方傳統育兒觀念。她要求孩子一定要考第一,手段嚴苛,讓中國父母看來都心驚膽戰,更何況是西方人。
現在,8年過去了,至少可以階段性的觀察和總結虎媽式教育了。
虎媽蔡美兒和兩個女兒。如今她們都已先後從哈佛大學畢業。
大女兒索菲婭高中畢業後,順利進入哈佛,並在耶魯法學院讀完了研究生,現已進入美國軍隊,成了一名二級少尉。她將在華盛頓巡迴法院任職一年後繼續為部隊效力三年。
即便是在天才遍地的哈佛,索菲婭也備受矚目,不僅成績全優,而且涉獵廣泛,讀書時一篇《如何像哈佛學生一樣學習》,刷爆社交網絡,堪比19年前的《哈佛女孩劉亦婷》。
在校期間索菲婭還創辦了自己的公司Tiger Cub Tutoring,一個由常春藤盟校學生為老師的網上家教平臺。公司的名字翻譯過來就是「虎崽輔導」,承襲的自然就是「虎媽」。
小女兒露露與2018年以GPA3.9的成績從哈佛畢業,決定在紐約實習工作一年後繼續研究深造。
兩個女兒此前先後接受了《紐約郵報》的專訪,索菲婭還公開發表了自己寫給媽媽的信。信中說:感謝虎媽!而且都表示自己將來也會做個虎媽。她們表示,長大後虎媽對她們完全放手,生活和學業統統不管,由著她們自己選專業、談戀愛。
露露說,哈佛大學有位教授曾專門開設了一堂研究虎媽教育和她們童年的課程,可笑的是,這位教授從未見過她們本人。
索菲婭在信裡說:「沒人能了解我們家真正的樣子。他們聽不到我們被彼此的笑話逗得開心大笑,看不到我們就著蛋炒飯吃漢堡包,也無法知曉我們一家六口是怎樣緊緊地擠在一張床上,爭論究竟要從網飛下載什麼影片。」
從兩個孩子的言語中,可以發現她們母女人三人並不是像外界說的那樣不和,關係緊張。
八年前,虎媽蔡美兒的教育方式引起一場大討論。
《虎媽戰歌》中,有很多問題是切中當下中國媽媽的焦慮,比如課外的興趣班問題,比如擇校問題,甚至孩子玩手機的問題書中都有涉及。
《紐約時報書評》評價說,《虎媽戰歌》一書,有趣、真實,又發人深省。
虎媽的小女兒露露說:「我想我將來一定也是個虎媽,做要求高的父母並不總是一件壞事。有時候這隻意味著你對孩子有信心。」
對於教育,中國古代有「因材施教」的說法,教育問題也許並不存在標準的方式方法,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