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社保並沒有陷入的了解,不是認為社保就是一種,不管是什麼社保都應該是銜接的吧?這實際上只是猜測。
社會保險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五大類。基本養老保險,主要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包括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這些都是非常複雜的。
同屬於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這些保險可不可以有效銜接?答案是肯定的,可以銜接。
基本養老保險的銜接。
如果一個職工同時繳納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於重複繳費時間,將繳納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清退。對於沒有重複繳費的時間,養老保險繳費時間可以有效銜接。
退休時,如果滿足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條件,則優先按照職工養老保險辦理退休。如果不滿足退休條件,則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
辦理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帳戶部分併入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部分,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視同為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能計算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文件依據是人社部2014年《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
原因也非常的淺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錢數太少,而且所有的錢數都會進入個人帳戶,不用於計算基礎養老金。比如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很多地方還有每年100元檔次的繳費。
而職工養老保險呢?只有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帳戶,靈活就業人員還會多繳12%進入統籌帳戶,如果是企業職工單位還要繳納16%進入統籌帳戶這些進入統籌帳戶的錢,用於支出基礎養老金和未來年年增加的養老金待遇。一般來說,最低基數一年都需要繳納七八千元。
個人帳戶養老金的錢呢?實際上,一旦參保人去世,個人帳戶的餘額可以繼承。所以,居民養老保險不虧本、負擔輕;職工養老保險有風險、負擔重。所以,計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視同。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是想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於要求居民養老保險至少繳費15年以上,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可以視同為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按照國家規定,如果繳費年限15年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會有照顧。各地標準不一,但是一般每多一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10元左右。
醫療保險如何銜接呢?
過去的時候,職工醫療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一般是不能銜接的,都是要根據當地的醫保制度執行。比如說,職工失業以後參加居民醫保,一般也需要等待當地1~6個月的住院等待期。不過今年9月份,人社部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如果因就業的個人狀態變化,在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將切換參保關係的,且中斷繳費時間不超過三個月的繳費後即可正常享受待遇。
也就是說,現在三個月內可有效銜接。但是一樣居民醫療保險,是無法視同職工醫保繳費年限的。畢竟居民醫保一年只有幾百元,職工醫保一月至少也得幾百元。
這就是有關銜接制度,希望能跟大家分享有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