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先生曾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悔焉。」即招生的學生須以十條肉乾為「學費」,可見接受教育需繳納學費是無可非議的事情。自上世紀90年代確定了大學收費制度後,我國公辦院校的學費大多控制在4000-6000元左右,私立民辦院校在1.3-1.6萬左右,兩者有著天壤之別,但學費最貴的並不是私立院校,而是中外合資大學,一年的學費高達十萬以上,不少普通家庭根本無法承受如此高昂的費用,卻仍「砸鍋賣鐵」堅持送孩子去上,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小壹先給大家介紹國內「學費最貴」的四所大學。
一、「學費最貴」大學
第一所是上海紐約大學:上紐是由華東師範大學和美國紐約大學合作共建的一所國際化大學,坐落於魔都上海,經濟水平發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設施便利,因此物價消費也頗高,學費自然也船漲水高。據統計,上紐前兩年學費需12萬,後兩年學費高達18萬元,且不包括學習生活所需住宿費、就餐費、水電費等,綜合算下來,大學四年估計需要上百萬。
第二所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該校是由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政府三方共建的一流研究型大學,所授專業涉及經濟管理類、工科類、人文社科類、理科類等,覆蓋面廣,研究性強,頗受家長考生們的青睞。該校的學費與上紐不相上下,每學年需9.5萬元,同樣不包括生活費用等,小壹估算了下,一年大概需要十萬左右的費用,不是一筆小數額。
第三所是杜克崑山大學:該校位於江蘇省蘇州崑山市,是由武漢大學與美國杜克大學聯合創辦的中美合辦高校,辦學佔地200英畝,校園環境優美,擁有先進的教室和會議室、精緻的圖書館和師生宿舍、齊全的實驗室和休閒設備,每年都吸引了不少考生前來就讀。儘管該校官網上顯示是一所非營利性大學,但其學費並不低,作為國際生一年需花費大概40萬元,其中包括學費2.9萬美元,即人民幣約20萬元。而作為中國學生學費為8.5萬元每學年,一年各項費用總和需12萬元左右,讓不少中國普通家庭可望不可即,你們覺得貴不貴呢?
第四所是西交利物浦大學:該校位於「人間天堂」江蘇蘇州,是由西安交通大學與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共建的新型國際大學,自2006年創辦以來,目前共有27個本科專業,綜合實力在中外合資大學排名中名列前茅。該校錄取分數線並不低於國內重點名校,一般需要超一本線四五十分才有可能被錄取,因此每年的競爭相當激烈。西浦的學費是8.8萬元每學年,相對上述三所院校而言較低,但大學四年下來也需要將近百萬元。
二、「砸鍋賣鐵」也要上的意義大嗎?
如此高昂的學費,是國內公立大學的十幾倍,卻仍有不少家境普通的中國家長們,寧願「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們就讀這類中外合資大學,對此小壹的看法是:
一方面,中外合資大學有利有弊。該類大學擁有更國際化的教學模式,所受到的經費及資源扶持力度大,且對學生申請國外研究生有較大的幫助,能夠為今後出國留學打下紮實的基礎。但同時學費高、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的存在也使得中外合資大學備受爭議。
另一方面,小壹認為最主要的便是費用問題,家庭條件優越則可以無憂無慮;而作為普通家庭,還是不要一味地隨波逐流,應三思而後行,畢竟就讀中外合資大學,不但家長要面臨巨大的費用壓力,孩子們也會倍感心理壓力,你們說呢?
你覺得「砸鍋賣鐵」也要上中外合資大學的意義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