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好聲音」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

2021-02-19 英語教學研究基地

提要:筆者從各類英語演說中選取高中生感興趣的英文演講材料,開發「英語好聲音」校本課程, 引導學生「聆聽英語好聲音」、「評價英語好聲音"並模仿、原創「我的英語好聲音」。這一校本課程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

關鍵詞:英語好聲音;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

 

1 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強調在英語教學中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 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Hedge(2002)認為,當人們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時,大致遵循觀察、模仿和回饋三個步驟。經典英文演講內容豐富,結構嚴謹,涉及政治外交、歷史軍事、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演說詞邏輯嚴密,用詞考究,語言優美, 大多與時代熱點結合,覆蓋面廣,可謂英語「好聲音」。在英語教學中利用經典英文演講材料, 可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激情,找到生活的方向,「學習和生活」一舉兩得。在英語教學中開展英語演講課程,訓練學生的言語流利性和準確性、觀點的連貫性、邏輯的嚴密性,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和培養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許多學校只是為了應付英語演講比賽如中央電視臺「希望 之星」英語風採大賽等而對個別口語較好的學生進行輔導,這種訓練範圍小、時間短、系統性不強。筆者對浙江省台州市某中學高二年級共90名學生進行了「高中英語演講的現狀調查」,調查發現:參加過英語演講的學生只有23%,這其中有75%的學生參加的是學校組織的英語演講賽;英語演講的參與者往往是班級中英語口語比較好的幾個學生;由於英語考試沒有口試, 教師和同學對英語演講不夠重視,造成很多學生連基本的日常會話都難以應付。因此,有必要在高中開設「英語好聲音」校本課程,對學生進行英語演講訓練,以提高學生聽、說、寫作能力與用英語進行邏輯思維的能力,引導學生感悟生活的真諦。

 

2. 「英語好聲音」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與二次開發

「英語好聲音」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取材於王豔教授編著的《英語好聲音》。考慮到該書部分演講材料的語言超出了高中生的認知水平,筆者對部分內容進行了二次開發,並增加高中生感興趣的其他經典英語演講材料,開發了適合高中生的校本課程「英語好聲音」。課程教材按主題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各界精英人士在名校所做的開學或畢業典禮演講;第二章是溫馨的、 自我激勵的短小演說;第三章是「世界演講大會」上的優秀演講;第四章是針對社會問題的演說;第五章是名人關於友誼、親情的演說。每一章包括2篇演講,話題相同或相近,內容由易到難,以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每篇演講的解讀包括以下幾個板塊:

      (1) 好聲音主題導入(Warming-up)

該部分一般提出若干問題,問題不僅與單元主題有關,而且與演講材料的內容緊密聯繫, 旨在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啟發學生預測演講的內容,展開簡短的討論, 以便通過聆聽驗證自己的推測。

     (2) 好聲音選手介紹(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aker)

該部分介紹演講者的基本情況、成就與特色及演講詞的寫作背景,為學生提供理解作品的 社會歷史語境。

      (3) 聆聽好聲音(Listening to the Voice of English)

該部分精心挑選了一篇與單元主題密切相關的、膾炙人口的演講詞供學生聆聽學習。對所選擇的演講材料進行二次開發,以適合高二學生的語言水平。演講材料載有該單元主題的重要信息,還呈現了其中大部分的詞彙和主要的語法結構,對重點詞彙進行了加黑加粗處理, 以引起學生的關注。

      (4) 導師評聲音(Coach Comments)

該部分是國內一些語言專家從專業的角度對演講材料所做的評價,包括文化導師評聲音、 語言導師評聲音和精神導師評聲音。

      (5) 研讀好聲音(Studying the Voice of English)

該部分涉及四個層面:

① 聚焦理解(Comprehension Focus):該部分設計的練習和活動用以檢査學生對演講材 料的理解程度。練習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多項選擇、回答問題、討論等,有的涉及對文章的表層理解,有的涉及對文章的深層理解。有的單元還設計了開放性的任務活動,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靈活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② 聚焦技巧(Skill Focus):該部分引導學生從演講的話題、語言、組織方式、開頭與結尾等方面學習優秀的演講技巧,為後面的輸出板塊「我的好聲音」奠定基礎。

③ 聚焦語言(Language Focus):該部分設計了一些關於語言方面的任務,包括熱詞盤點、 短語攻略、佳句欣賞、疑難句子理解等。形式包括詞彙與意思搭配、選詞填空、短語與意思搭配、短語填空、句子翻譯、疑難句子分析等,旨在加深學生對所學單詞和結構的理解,培養他們初步運用這些語言的技能。

④ 聚焦人生(Life Focus):該部分設計了一些對子活動、小組活動等,要求學生在聆聽 「英語好聲音」的基礎上發表對人生的見解,提升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6) 我的好聲音(My Voice of English)

該部分分兩個階段:模仿好聲音:要求學生在聆聽和欣賞「英語好聲音」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模仿;原創好聲音:針對相關話題撰寫並發表自己的演講。

(7) 評價與反思(Checking Yourself)

該部分以提問的形式啟發學生對自己在單元學習中的表現、收穫、成績作出評價,並找出 問題和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給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此項任務要求用英語進行,本身就是運用英語的實踐活動。當然,為了達到形成性評價的目的,必要時可以使用漢語。

 

3. 「英語好聲音」校本課程的實施

3.1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

「英語好聲音」校本課程分兩個學期在高二年級進行,自主選擇該課程的學生共計90人, 編兩個班。每周兩課時,共計36課時。課程實施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引導學生聆聽或觀看 經典演講音頻或視頻材料,消除學生對演講的語言和思想障礙,激發英語演講興趣;第二階段引導學生以模仿的方式選擇演講稿的部分片段再現好聲音;第三階段引導學生進行演講稿的撰寫和帶稿演講,以展示「我的好聲音」;第四階段引導學生進行即興演講;第五階段組織英語演講競賽,給學生提供在公眾場合發表演講和互相學習的機會,有效地激發他們對英語演講的興趣並建立良好的學習氣氛。

3.2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

筆者於2015-2016學年在浙江省台州市某中學高二年級實施了「英語好聲音」校本課程。課程的實施主要從好聲音主題導入、好聲音選手介紹、聆聽好聲音、導師評聲音、研讀好聲音、 我的好聲音、評價與反思等七個環節做起,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具體如下:

(1) 聆聽「英語好聲音」

「英語好聲音」涉及政治外交、歷史軍事、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的知識,教師引導學生聆聽多個領域的「英語好聲音」,獲得來自書本以外各方面的信息,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引導學生聆聽由專人寫作,邏輯嚴密、用詞考究、語言優美的「英語好聲音」,感受無窮的語言魅力;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生通過聆聽多個文化的「英語好聲音」,感受獨特的異國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識;聆聽經典的「英語好聲音」,領會崇尚科學、追求自由和進步、追求平等、反對歧視、堅持不懈 等思想內涵,提高個人品質和修養。

(2) 評價「英語好聲音」

在聆聽「英語好聲音」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語言、精神、文化等多個層面聆聽專家 對好聲音的評價(包括文化導師評聲音、語言導師評聲音和精神導師評聲音等),並在此基礎上作出自己的評價。例如,在學習賈伯斯的演講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精神和語言兩個方面來評價演講稿的內容:

① 精神導師評聲音

在演講中,對於大學教育,賈伯斯認為當年的退學(dropout)是他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之 一,因為他無法找到其中的價值所在,不知道想要在生命中做什麼,也不知道大學能幫助他找到怎樣的答案。對於這種觀點,筆者通過下面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並作出評價:

Do you buy Jobs' idea about university education?

What do you think contributes most to Jobs' success?

Do you think knowledge important in his career? Why or why not?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discussion?

最後引導學生相信知識的力量,相信大學教育的重要性。

② 語言導師評聲音

賈伯斯去世後,很多人都給予他至高的讚譽,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語言中恰當的詞彙 和豐富多變的句型,體味語言的美妙之處,並在此基礎上學習模仿。下面三段是Apple董事會、比爾•蓋茨、歐巴馬總統對賈伯斯的評價:

Apple: Steve's brilliance, passion and energy were the source of countless innovations that improve all of our lives. The world is immeasurably better because of Steve.

Bill Gates:The world rarely sees someone who has had the profound impact Steve has had, the effects of which will be felt for many generations to come.

Barack Obama: Steve was among the greatest of American innovators—brave enough to think differently, bold enough to believe he could change the world, and talented enough to do it.

教師要引導學生評價並品味語言之美,並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寫一段對錢學森、袁隆平或自己同學的評語。

(3) 我的「英語好聲音」

學生在欣賞「英語好聲音」,學習精湛演講技巧的基礎上,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對學生演講能力的培養包括模仿和原創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聆聽或者收看經典英文演講,在此基礎上選擇部分片段進行模仿,再現「英語好聲 音」。另一方面,學生在聆聽、評價、模仿「英語好聲音」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形式的演講展示「我的英語好聲音」。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選擇演講話題,遵循聆聽(觀察)一模仿一帶稿演講一即興演講一演講比賽循序漸進的模式,展示我的「英語好聲音」。具體如下:

① 模仿「英語好聲音」,學習精湛的演講技巧

演講的發表涉及演講者在臺上呈現話題時所運用的語言、聲音與肢體動作等。學生通過欣賞經典英文演講,學習演講者的節奏、語速、停頓、聲音和體態語等,觀察演講者如何與聽眾溝通、如何採用相應的演講技巧與方法、如何運用邏輯與創造思維、如何達到不同的講話目的、 如何處理演講中的突發事件等,學習並模仿其精湛的演講技巧。

② 原創好聲音,展現自我風採

董紅(2005)把英語演講分為四種基本的形式:照稿宣讀(manuscript speech),全文背誦 (speech recited from memory )、即興演講(impromptu speech )和半即興演講 (extemporaneous speech)。照稿宣讀即演講者一字不差地照著演講稿宣讀;全文背誦的演講 即演講者不帶講稿,但憑記憶將演講內容全文背誦的演講;即興演講就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發表演講,演講難度大,話題無法預測,極富挑戰性;半即興演講是指在有一定準備的情況下憑藉簡單的提綱進行演講。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由易到難,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參與演講。在演講的初期,允許學生帶演講稿,照稿宣讀;經過一段時間後,要求學生全文背誦,脫稿 演講。隨著學生演講技能的提高,課堂上可以要求學生就某一話題發表即興演講。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針對相關話題撰寫並發表自己的演講,展現自我風採。

③ 綜合運用多種演講形式

課程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課前、課中、課後等一到三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演講,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並導向高質量的語言輸出,促進學生對課堂深層次的參與。課堂外,舉行每周一講、每月一講、每學期的班級或年級段或全校英語演講賽等定期英語演講活動,讓英語演講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獲取新信息、複習鞏固、自我反思的良好平臺(仝亞軍2014)。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 Module 4 Unit 1 Reading: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內容,設計不同的演講話題,綜合運用課前、課中、課後和單元主題演講等多種形式 組織學生進行演講訓練。

 

4. 校本課程的教學效果

課程結束時,筆者對參加校本課程的高二學生做了問卷調查,收到有效問卷90份。又隨 機選取了 10名學生作為訪談對象,為了使訪談對象能夠暢所欲言,訪談沒有錄音。問卷從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觀念、校本課程的開發、校本課程的實施、學生的收穫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1) 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觀念

調查結果顯示,40%的同學認為校本課程是一種樂趣,55%認為是一種任務,只有5%的 同學認為是一種負擔;85%的同學能夠自主選擇校本課程,並且按時參與,而有15%的同學參加校本課程是學校安排的,並且被動參與;88%的同學認為校本課程對自己的學習及未來有幫助,只有12%的同學認為沒有多大幫助。顯然,經過一年的研究,大部分學生已經意識到英語 學習不僅僅是學習語法、背背單詞而已。他們在欣賞並學習精彩英語演講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語言的鑑賞能力,而且了解了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異國文化。更重要的是他們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的主體性明顯增強。觀念的轉變直接影響了其學習行為,進一步提升了英語學習的有效性。

(2) 校本課程的開發

從調查結果來看,70 %左右的學生認為所使用的課程材料話題新穎、難度適中、內容由易到難,能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80%的同學認為校本課程各個板塊內容清晰、目標明確, 為他們理解經典英文演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也有30%左右的學生認為教材生詞比較多, 演講材料雖然地道但難以聽懂。在校本課程開發時,教師從體裁、語言和內容等角度對演講稿進行增刪、修改等二次開發,使學生使用的演講材料內容更有趣、篇幅長短適宜、難度和生詞適中、題材廣泛並富含哲理。校本教材滿足大多數學生學習需求,但也應該考慮學生的差異性。這方面以後有待於完善。

(3) 校本課程的實施

調査結果顯示,90%的同學認為教師教學態度認真,重視校本課程的教學;70%的同學認為教師教學方式靈活多樣,能夠採取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式;60%的同學認為課程評價方式多樣。校本課程教材無論開發得多麼完美,都必須在教學中有效地使用。筆者在調查、訪談等基礎上、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靈活而有創造性地使用了演講稿,儘量做到校本課程的校本化、本土化。

(4) 學生的收穫

從調查數據來看,70%的同學認為校本課程可以提高科學素養,拓展思維,激發求知慾; 68%的同學認為校本課程可以提高人文素養,陶冶情操;60%的同學認為校本課程可以強化能力訓練,提高考試或競賽成績;80%的同學認為校本課程可以休閒,排遣壓力。從對部分學生的訪談得知,他們對校本課程有較高的認同,見識了不同於必修課的內容,開闊了知識面,不僅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對將來的工作、出國學習等也大有幫助。

 

5. 校本課程實施的不足及啟示

課程實施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對公開課比較重視,而對平時的常態課不 是很重視;校本課程偶爾因為學校的特殊情況被取消或暫停,課時不能保證;學生參與校本課程的熱情隨著研究的深入有所下降。原因分析與啟示如下:

(1) 學生學習習慣使然。有些學生已經習慣於多年的傳統教學和學習方式,重視教材知識、語言知識的學習,而對校本課程這種學習形式不太接受和重視。部分學生對參與校本課程有牴觸情緒,這種狀況要在短期內改變不容易。因此,教師要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改變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觀念,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科學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與策略。

(2) 教師二次開發演講稿的能力所限。新課程改革倡導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被賦予自主整合、開發教材的權利,但一向視教材為「聖經」的教師在演講稿的「二次開發」中感到無從下手。因此,教師對演講稿的「二次開發」,僅有認識和態度是不夠的,還要有能力、方法保障,這有賴於教師對學科體系宏觀和微觀的認知,以及對學生身心特點和已有基礎的準確把握。

(3)高考指揮棒的無形作用,「減負」沒有真正落到實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考試的形式發生了很多變化,令人遺憾的是高考以分數作為主要或者唯一評價標準的現實並沒有改變。課程實施活動中的小組自評、小組互評等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來自必修課的學業負擔沉重,很多學生無暇執行校本課程計劃或者執行不力(仝亞軍2010) o因此,要使學生積極參 與校本課程,必須給他們「減負」,使他們有時間和精力按照自己的計劃和目標學習。

(4)課程實施時間的限制。校本課程實施為期一年,而觀念的轉變並付諸實踐需要學生長期進行,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建議同一校本課程的實施可以有計劃、有層次地在高中分兩年甚至三年進行。

 

參考文獻

[1] Hedge, T.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董紅.英語演講的形式及分析[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8-9.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仝亞軍.實施英語閱讀計劃,促進學生高效學習[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3) : 20-23.

[5]仝亞軍.提高高中英語演講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7):42-46.

 

作者單位: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學,浙江 台州318000

相關焦點

  • 「校本課程」:玩著鬧著學英語
    日前,記者從由基礎教育課程雜誌社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辦公室主辦,廣州市番禺執信中學、廣東樹童教育顧問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年小學英語特色校本課程建設研討會」上獲悉,探索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特色校本課程建設,正在為中國孩子找尋英語學習的解決方案,事實上校本課程建設進度不同,已經為學校學習方式拉開距離。
  • 校本課程有哪些開發類型
    許多校長或教師經常問我這樣的問題:校本課程開發是不是讓教師編「校本教材」?我們的教師已經具備了校本課程開發的能力了嗎?校本課程不就是興趣小組或活動課嗎,還需要什麼開發?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什麼是校本課程,還涉及到校本課程到底有哪些開發類型。
  • 校本課程開發開設流程
    1.開發。由學校統一規劃校本課程開發內容、開發方向及課程標準要求。在開發主體上,可以部門開發,也可以團隊開發、教師合作開發,也可以是教師個人自主開發。另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由家長、社會其他行業從業者進校園開設校本課程。2.申報。由開發者按照要求進行申報。學校下發申報通知,設計統一的申報書。申報者對課程目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課時等幾個方面作簡單表述。3.審核。由學校成立審核團隊,對申報的校本課程進行逐一審核。審核團隊可以專家、校級領導、教師、家長、學生等組成。
  • 校本課程的含義、特點和開發
    校本課程這部分內容是2018年廣西教師招聘考試大綱裡邊明確提出的內容,需要理解校本課程的含義、特點和開發。所以對於這部分內容,可以以單選題、多選題和材料分析題進行備考。校本課程,又稱為學校課程,是學校在確保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有效實施的前提下,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學校的傳統優勢及辦學理念,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自主開發或選用的課程。
  • 「雙預備教育」模式下的聾人綜合高中校本課程開發芻議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自主開發和實施的課程。其中,文化基礎類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綜合文科、綜合理科等;職業技能類課程包括素描、色彩、圖案、中國畫、電腦繪畫、基礎設計、設計與創作、欣賞與評議、信息技術基礎等;生涯教育類課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常識、體育與健身、職業生涯教育等;實踐活動類課程包括興趣小組活動、專題教育、班團活動、社會實踐及社會服務活動等。
  • 【曲靖市麒麟高級中學】麒麟高中召開英語原版閱讀校本課程開發研討會
    ,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我校於2021年1月23日16:00組織召開了麒麟高中英語原版閱讀校本課程開發研討會。曲靖師範學院英語學院副院長趙常友受邀出席會議,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陳君出席會議並作發言,尚恩教育胡瀟文、學校副校長尹洪華、英語學科中心主任、備課組長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陳君主持。會上,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陳君強調了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目的和原則。他指出,英語學科中心要勇擔英語成績提升重任,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和使用,切實提高我校英語學科成績。
  • ...育才石嶺小學舉行《國際數棋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會
    2020年12月31日上午,宣漢縣育才石嶺小舉行了《國際數棋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會。達州市教科所理論室主任賀繼業,宣漢縣中小學教學研究室主任戴偉,宣漢縣教研室小語教研員劉元斌、小數教研員曹仕德、理論教研員湯勝林,育才石嶺小學校長李軍,育才小學校長劉鋒,宣漢縣東鄉鎮一完小教務處主任胡江勇及各課題組成員共30餘人出席開題報告會。報告會由湯勝林主持。
  • 免費微課|改變英語課堂的秘笈——小學英語校本課程分享
    在3月25日結束的自然拼讀與閱讀教學大會上,由北京市石油附小英語主任劉瑩老師帶隊分享的「校本課程圓桌論壇」受到現場老師們的熱切關注,課後,老師們紛紛提出希望有更多機會學習石油附小校本課程的開展秘笈。在大家的呼喚下,我們請到了郝萌和李娜兩位老師,為大家分段解析小學英語課程和教學的實踐探索成果。郝萌   北京石油附小英語教師,海澱區英語骨幹教師,主要研究高年級閱讀和寫作教學,對語音教學也有一定研究。曾擔任山西省「國培計劃」授課專家,赴山西省多地進行講座。
  • 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_特點_意義
    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校本課程開發是指學校為了達到教育目的或解決學校的教育問題,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以利用和開發的資源,由學校教育人員與校外團體或個人合作開展的課程開發活動。校本課程開發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又一條重要途徑,因為校本課程開發不僅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還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 博雅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課程建設與實踐
    :引進劍橋英語原版,在校本課時裡開展英語教學與培訓。培養了學生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自信,也是對校本課程開展情況的另一種形式的評估。四、設立博雅課程保障機制校本課程要能持續有效的發展,必須要有組織保證。我校從以下幾個方面保證了校本課程的實施。1.建立組織管理結構保證校本課程的推進。
  • 田祥平: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課程建設的實踐與創新
    至90年代中期,經過豐富完善,學校開設了20餘門選修課程,初步形成了相應課程的講義。2.拓展延伸:90年代中期~2004年90年代中期開始,學校逐步沉澱了一批精品選修課,公開出版了校本教材,成立了專項課題組,將其納入學校素質教育框架。此時,校本選修課初成體系。同期,學校又開發了20多種活動課程,尤以「南開講壇」為代表。
  • 如何開發特色校本課程?系統、傳承與創新
    ,構建快樂校本課程」的辦學策略。三級目標確立後,我校開發了三級德育校本課程《我是幸福福興人》《我是自信中國人》《我是世界未來人》三大系列課程。 (一)學習傳統文化——做自信中國人我校家庭教育水平較低,文化教育底蘊差,學生不自信。我們通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實踐活動,在提升學生自信的基礎上,建立民族自信。
  • 聚焦 | 小語經典課文微型課程的開發實踐
    >        ③同時以微型課程開發為基點進一步反思完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踐的模式和策略、方法,為校本研修的進一步優化和深入提供借鑑和幫助。使教師都參加校本課程研討活動,全面深入地開發校本課程。      (2)結合校本研修,激發教師自覺深度參與。    學校教科研部門要樹立服務思想出臺鼓勵政策及考評機制,予以每一名教師在時間、物質、精神上的幫助和支持,將校本研修和微課程開發結合,讓每個人都找到個人提升的最佳途徑,自覺參加校本課程研討活動,深度參與微課程開發。
  • 整合教學資源 開發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教學資源有很多種分類的方式,本文將教學資源劃分為社會資源、課程資源、網絡資源、家庭資源等。整合各種資源,將其融入綜合實踐活動中,是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的關鍵。       二、教學資源整合的實踐探索1.
  • 在校本課程中「亮出自己的特色」
    一條綿延至今的石牛河,通過組織學生調查、訪問、體悟和探究,竟拓展出一門極具特色張力的綜合實踐課程《走進石牛河》,大大提升了孩子們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是的!這就是重慶市南川區鳴玉鎮中心小學校!傳承百年厚重人文底蘊,著眼於學生終身發展,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創新開發出系列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
  • (丹江口)調研鄉土歷史資源 開發校本課程
    為研究開發和利用學校所在地的教育資源,把地方潛在的人文資源轉化為現實的課程資源,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打破學校與社會隔離的狀態,12月16日上午,丹江口市白楊坪九年制學校利用周末時間,組織部分教師走進家鄉親近自然,開發校本課程,傳承歷史文化,從豐富的地方資源中發掘教育價值。
  • 澧縣小渡口鎮中心小學:開發排球校本課程,促進學校特色發展
    小渡口鎮中心小學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追求辦「規範+特色」的學校,培養「合格十特長」的學生的辦學目標,以「特色立校」、「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把特色校本課程開發,作為學校發展的著眼點和突破口,積極實踐,大膽探索,通過開發特色校本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學校的特色形成。
  • 「中小學英語特色校本課程研究與實踐」活動在成都天涯石小學舉辦
    12月4日,為了推進成都市中小學國際化建設和發展,提升學校和區域的教育國際化水平,打造精品示範課堂,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與多元文化理解力,基礎教育課程雜誌社「中小學英語特色校本課程研究與實踐」成都市小學英語PRT項目主題研修活動在成都市天涯石小學隆重舉辦。
  • 綠蔭下的英語開放課 華新小學綠色校本課程獲點讚
    華新小學林俊坤老師執教的綠蔭下的英語開放課。深圳新聞網 曹園芳/攝「綠蔭下的英語開放課」是華新小學綠色校本課程之一,由華新小學林俊坤老師執教。他表示,在英語學科中,並不是所有的英語內容都適合與綠色課程相結合,而是有所選擇的,比如對植物的英語研究、動物的英語研究、動植物的英語繪本製作等內容,「我這節課就是在學校綠色課程體系的大背景下,通過對植物的英語研究,與美術學科嘗試性整合的一節室外活動課。」
  • 暨華中學校本課程《脫口說英語-情景口語交際...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7日15時34分訊(凃小義)日前,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立項建設的重慶市普通高中精品選修課程驗收結果。重慶市暨華中學校本課程《脫口說英語-情景口語交際》順利通過驗收,並被評為優秀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