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學生設計服裝、熱心公益、創建公司等都不稀奇,但是為殘障人士量身定製服裝、以公益及創業為目標建立公司、產品投入醫院使用,還獲得上百萬元的風投資金,這樣的事情就不多見了。
在浙江農林大學天目學院,就有這樣一群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大學生,他們想著為全國特殊人群製作「合身」的衣褲,此舉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學生們註冊的諸暨帛染雅服裝公司目前已經獲得了杭州、紹興等地共計112萬元的意向風投。
通訊員 徐寒建 記者 陸冠均
[義工深受感觸]
設計可拆式服裝幫幫殘障人群
談到這群特殊的大學生,就不得不提丁潔瓊,她是天目學院廣告專業的大三學生,同時也是「可拆式」服裝項目的發起者和主要負責人。剛進大學時,還是大一新生的丁潔瓊就很熱衷參與公益活動,課餘時間她經常會去敬老院等地當義工、做志願者。
由於經常接觸殘疾人和老年人,丁潔瓊對他們的困難可謂感同身受。「有些人穿衣服、穿褲子實在太不方便。」於是,一個念頭開始在她的心中萌芽,「能不能設計一款特殊人群專用的可拆式服裝?這樣就能幫助殘疾人、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的人解決穿衣、脫衣的問題,還可以減輕病患的痛苦和陪護人員的負擔。」當丁潔瓊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後,其他幾位一起從事公益活動的小夥伴立刻表示了贊同。9個同學組成了一個設計團隊,取名為「帛染雅」,這是英文「brave(勇敢)」的音譯。丁潔瓊說,這是希望他們設計製作的「可拆式」服裝能給受益的人們帶來生活的勇氣。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9位同學中還有一位「獨腿男孩」金海濱,他在6歲時不幸遭遇車禍,右小腿截肢,當他得知丁潔瓊他們在從事公益性創業後,也主動參與進來,一起從事產品的設計和研發工作。
[不斷探索實驗]
剪壞多件衣服完成初代服裝
他們首先嘗試著為骨折病人設計衣服:把上衣衣袖和褲子褲腿的接縫拆開,沿裁剪處縫製一整條魔術貼(粘扣帶),這樣的話,骨折病人不需要移動受傷的肢體,只需把衣服蓋在身上,然後單手將魔術貼粘好即可。同時,根據骨折位置的不同,袖子被分為沿手臂內側和沿手臂外側兩種裁剪方式。著裝者可以從自己的情況出發,選擇從上往下或是從下往上穿衣服。
「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資源,隊員們把自己用不著的衣服貢獻出來練手。」丁潔瓊對記者說,大家都缺乏專業的裁剪知識,就只好找裁縫反覆試驗,「好多衣服都被剪得一塌糊塗了,總算是摸索出一些經驗,完成初代可拆卸式服裝。」
丁潔瓊等人拿著這個項目參加了天目學院內的創業比賽,獲得了一等獎,這給他們帶來了繼續改進服裝的動力。在此期間,丁潔瓊發現「可拆式」服裝在國內尚屬空白,於是在學院老師的指導下,她為這個產品申請了專利。不過,初代試驗品畢竟只是雛形,從功能上來講還處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怎樣裁剪更適合殘疾人穿著?用料有什麼講究?這些問題依然困擾著丁潔瓊他們。
[功能逐漸完善]
更多學生加入,讓服裝能輔助治療
從2011年10月開始,一直到2014年年初,「帛染雅」團隊的規模一直在擴大,「人數最多的時候,我們有60多個人一起做這個項目,工商管理、服裝設計、法學、中藥等專業的同學都有。」丁潔瓊開心地說。
合作的小夥伴多了,改進衣服的好主意自然就多,比如服裝專業的同學就讓可拆式服裝變得更像一件衣服。「別瞧衣服拎起來看前後一樣長,可是在單片裁剪的時候,後面一塊布料要比前面一塊長才行。」丁潔瓊直言,自己以前不知道做一件衣服要有那麼多道工序。為了增加衣服的技術含量,丁潔瓊又想到給服裝增加一些理療功能。天目學院副院長李文莉作為該項目的指導老師,又介紹了浙江農林大學中藥學專業的學生加入團隊,他們結合中醫專業知識,將加熱、中藥、磁極、按摩等輔助功能加入了可拆式服裝。
經歷了兩年多的討論和修改,最新可拆式服裝終於生產出來了:利用面料的柔軟性,在服裝上衣衣袖內側和上衣連接處可拆分、褲子的褲筒外側可拆分處,使用拉鏈、魔術貼(粘扣帶)、排扣連接起來,有效避免了傷殘人士穿衣時所必須的肢體活動,通過服裝的拆分、包裹、連接來達到穿衣的效果,同時,加熱、按摩等輔助功能也能更好地保健身體、輔助治療。
[引起企業關注]
覺得「有市場前景」,三家公司投資112萬元
今年4月份,丁潔瓊等人註冊成立「諸暨帛染雅服裝設計有限公司」,並成功獲取了營業執照。此時,杭州、紹興等地已有多家企業關注到了他們的可拆式服裝,並對這些新產品產生了濃厚興趣。目前,步森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杭州名普拉服裝有限公司、杭州市拱墅區王紅霞服裝公司、杭州晨會職業服裝廠等三家公司,已和帛染雅籤訂了總共112萬元的投資意向書。
記者昨天聯繫了名普拉公司負責人吳永傑,他告訴記者,投資生產可拆式服裝,對企業來說是一次機遇,「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專用的服裝是全新的市場,國內並未深入開發,很有市場前景,我們是服裝企業,應該抓住這次機會。」此外,支持大學生創業,也是公司決定投資的一個原因,「大學生們這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很符合社會潮流,我們應當予以鼓勵。」
目前,數家投資公司正在和學校談合作,主要涉及人才培養和創業模式建立等方面,吳永傑告訴記者:「總體來講,現在可拆式服裝項目還處於前期規劃階段,確定項目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方式是目前的當務之急,我們也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給予帛染雅更多的幫助。」
[進入醫院試用]
骨傷科病人覺得設計科學,用起來很方便
事實上,早在一個月前,帛染雅公司生產的部分可拆式服裝成品已經投入到諸暨市人民醫院,免費供給骨傷科患者使用,據記者了解,反響還不錯。
「其實,醫院裡的養護設備齊全,我們的衣服在醫院的使用率並不高,病人們反而是回家後或出門時穿得比較多。」丁潔瓊略微靦腆地對記者說。
骨傷科的病人普遍表示,這套服裝設計科學,而且使用方便,他們還給出了自己的寶貴意見。「有位大叔就提出衣服的腰帶緊松方面可以再調整一下,這樣可以穿得更舒適些,我覺得挺靠譜的。」丁潔瓊說,他們很需要試穿者們提出細節性的意見,有助於他們更加完善可拆式服裝。
在談到未來的打算時,丁潔瓊表示,現在公司的架子搭起來了,啟動資金也有了,剩下的就是學習和等待畢業。
「公司打算將盈利和公益相結合,如果我們的產品能獲利,我們會把其中一部分來拿做公益事業,比如和醫院、公益性組織等合作。」丁潔瓊說起公司的計劃時頭頭是道,「如果生產上了規模,我們還會吸納一些殘障群體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