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地理17:衝積扇和風力地貌

2021-02-17 老丁侃地理

衝積扇和風力地貌

下圖為某地區自然景觀分布示意圖以及P區域的等高線圖。據此完成1~2題。

(2019·全國卷Ⅱ9~11題)霍林河發源於大興安嶺,為山前半乾旱區及部分半溼潤區的平原帶來了流水及泥沙。受上遊修建水庫和灌溉的影響,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斷流。斷流期間,山前平原上的窪地增多增大。據此完成3~5題。

3.修建水庫前,營造該地區山前平原地表形態的力主要來自6.下圖為我國西北地區常見地貌的等高線地形示意圖,虛線表示不可見。圖示地貌景觀形成原因是

瑪納斯河山麓衝積扇是天山北麓規模最大的衝積扇,由南向北發育有多期衝積扇,不同時期形成的衝積扇之間有明顯的階梯狀陡坎。瑪納斯河山前衝積扇地區第四紀活動斷層發育。下圖示意瑪納斯河山麓衝積扇的發展演變。據此完成7~8題。

8.從各期衝積扇的位置和形態變化推測,誘發該衝積扇發生F1至F4四期演變的地質作用最可能是

拉斯曼丘陵區位於南極圈以內的大陸邊緣,處於大冰蓋的前緣,常年受極地東風影響。當地雖然風力大,但卻難以形成大中型風力地貌,下圖為丘陵局部地區景觀圖(圖a)和該地區各月與每小時的強風頻率的分布圖(圖b,南極中山站數據)。據此完成9~11題。

11.拉斯曼丘陵區雖然風力大,但卻難以形成大中型風力地貌的原因可能是

拉普拉塔平原由拉普拉塔河上遊的巴拉那河、烏拉圭河等支流衝積形成,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境內。拉普拉塔河主河道長僅320千米左右,因近代下沉作用,河道極寬,河口寬約220千米,河水含沙量大,河口未形成三角洲。潘帕斯草原地處拉普拉塔平原南部,地勢平坦,黑土廣布,農牧業發達,是世界小麥、玉米、牛肉、羊毛、皮革的主要出口區,也是阿根廷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阿根廷製革業歷史悠久,且為機械剝皮,缺陷少,質量優良。2014年起,阿根廷政府宣布停止未加工皮革出口,僅允許出口成品革及皮革製品。下圖為拉普拉塔平原位置示意圖(圖a)和潘帕斯草原氣候資料圖(圖b)。

(2)說明拉普拉塔河口未形成明顯河口三角洲的原因。(6分)(3)簡析潘帕斯草原農牧業發達的自然原因。(6分)

下圖所示區域主要位於高寒半乾燥氣候區,全年盛行西風和西北風,蒸發強,風沙災害嚴重。風沙造成甲湖周圍沙丘廣布,西岸多為湖灘沙丘和沙丘鏈,東岸多為大面積的沙山和沙丘堆積。風沙對圖中龍羊峽水電站造成了嚴重危害,每年從風口(指山脈中通風的缺口,多為谷地和鞍部)吹入龍羊峽庫區的風沙量達141萬立方米。

(1)推斷甲湖東、西兩岸沙丘分布差異的原因。(6分)(3)請提出減輕龍羊峽水電站風沙危害的主要措施。(8分)

1.B  該處地貌呈明顯的扇面狀分布,是山前衝積扇。

2. C  該地位於大陸西岸,植被為常綠林,可判斷該地為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區,7月(冬季)為雨季,河流流量最大,攜帶的泥沙最多,在山麓地帶沉積作用最明顯。

3.B  從材料可知,修建水庫前,營造該地區山前平原地表形態的力主要來自流水。

4.C  東北地區斷流期間降水少,風力作用較大,最可能是風力侵蝕使得窪地增多增大。

5.C  該地主要位於半乾旱、半溼潤地區,在窪地增多增大期間,風力作用加大,蒸發增強,窪地周邊可能出現土地沙化現象。

6.A  圖示地貌為風蝕蘑菇,風力侵蝕而成。

7.C  讀圖可知,瑪納斯河自南向北流,則其山麓衝積扇由南向北傾斜,組成物質也從南向北總體由粗變細,由於扇體邊緣地勢較低,可能會有大量地下水溢出;而衝積扇的形態總體南窄北寬,距離南部出山口越遠沉積顆粒越細,土壤越肥沃,故該地區的耕地分布南少北多。

8.D  由於地殼活動,使得Fl至F4不同時期形成的衝積扇之間有明顯的階梯狀陡坎。 

9.C  當地降水少,缺乏地面徑流,外力作用較弱的應是流水侵蝕作用。

10.B  拉斯曼丘陵地區強風春季至夏季大約9月—次年2月,頻率變少;夏季至秋季大約是12月—次年5月,頻率變多。

11.D  拉斯曼丘陵區地表被積雪覆蓋,不易形成風力侵蝕地貌;地面缺乏碎屑物,不能形成風積地貌。

12.(1)河流上遊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泥沙來源廣;(2分)部分河段落差大,水流急,侵蝕與攜帶泥沙能力強;(2分)流經農牧業發達區,土壤易被衝刷。(2分)

(2)河道近代下沉,河口沉降泥沙難以出露;(2分)三角形港灣,河口寬,海潮衝走大量泥沙;(2分)上遊支流流經平原,且有廣闊草原,部分泥沙已在此沉積。(2分)

(3)地處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黑土廣布,土壤肥沃;該地氣候夏季暖熱溼潤,冬季溫涼乾燥,適宜農作物及牧草生長;河流溼地眾多,旱季有充足的水源。(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

(4)牧業發達,牛羊眾多,皮革原料來源豐富;皮革生產歷史悠久,生產經驗豐富;機械剝皮,生產效率高,質量好;鐵路交通便利,多良港,利於運輸;人口較多,勞動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

13.(1)圖示區域盛行西風和西北風;(2分)湖泊西岸受西部山地地形的阻擋,風力較弱,形成了規模較小的湖灘沙丘和沙丘鏈;(2分)盛行風經過開闊的湖面後,風力更強勁,致使湖泊東岸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沙山和沙丘堆積。(2分)

(2)受西部地形的阻擋,風力小,風沙天氣少;(2分)海拔較高,夏季氣候涼爽;(2分)距甲湖近,局部小氣候相對溼潤;(2分)因三面環山,削弱了冬季冷空氣的勢力,氣溫相對較高。(2分)

(3)整治風口,降低風速;在風口建立風力發電站;因地制宜發展農業,解決農牧民的燃料問題,以保護沙源地區的植被;採取綜合措施,恢復沙源地區的自然植被;採取工程措施固沙等。(每點2分,任答4點得8分)

老丁 ∣一個教地理的小學生

我們雖然不能改變世界,卻也讓世界因為我們有了一點兒改變

讚賞碼

關注碼

相關焦點

  • 【熱門考點】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有關係麼?如何區分各種風化和侵蝕地貌?附高考地理衝淤平衡問題專題訓練
    侵蝕:指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下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的過程,分為機械剝蝕作用和化學剝蝕作用。  風化:在溫度、水及生物等的影響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經常發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巖石碎塊或砂粒,這種作用叫風化作用。風化作用產生的巖石碎塊或砂粒堆積在原地,稱為風化物。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13:風化、風力、海浪作用與地貌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地理高頻考點:分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分析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蝕:黃土高原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瀑布、丹霞地貌(廣東)。  (2)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巖)的溶蝕和侵蝕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貴、雲)。
  • 【專題整理】例析幾種特殊地貌和幾種特殊地貌的等高線圖的判讀
    【地理過程】泥沙外力(主要是流水)搬運、沉積→河流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灘及低階地出露→受風力作用,泥沙在山前河漫灘及階地上堆積。地點:巴西的東北端馬拉尼昂州,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國家公園【地理過程】 流水搬運→流水沉積(河口大量泥沙受流速減慢和海水頂託作用而阻滯)→風力搬運(乾旱季節海風吹向陸地)→風力沉積,形成沙丘→1-6月的雨季,雨水或徑流注入,窪地積水成湖→枯水季節,湖泊乾涸。
  • 地理微專題——雅丹地貌
    (2)分別描述圖中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景觀特點。(3)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與____________(外力)有關,其中,雅丹地貌是該種外力_________的結果,沙丘地貌是該種外力__________的結果。
  • 高考地理小專題——花崗巖地貌
    (2)簡述鳳凰嶺風景區地貌形成的過程。參考答案:(1)內力:巖漿活動、地殼抬升;外力:風化、(流水、風力)侵蝕。(2)巖漿侵入到古老的沉積地層中,隨著溫度和壓力的改變,巖漿冷卻凝結形成花崗巖體,在經歷地殼多次抬升過程中,覆蓋在巖體上的沉積層不斷被風化、剝蝕,直到花崗巖體露出地表,形成花崗巖山峰,繼續經受風化、剝蝕,逐漸形成花崗巖地貌。
  • 與「兩把扇子」有關的故事-----衝積扇、洪積扇、三角洲的區別
    但學生往往很難準確區別判斷三角洲、衝積扇與洪積扇這幾個概念,以至於失分。下面就這幾個概念加以分析。一、三角洲和衝積扇的異同三角洲和衝積扇都屬於河流堆積地貌,兩者水網特徵相似。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是各支流匯入主流,但在三角洲和衝積扇地區則為主河流補給自由分岔的支流。隨著水流速度的逐漸降低,沉積物都具有明顯的分選特徵,顆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後沉積。
  • 關於衝積扇、衝積平原、三角洲的區別與聯繫,一文給你說清楚了!
    在溫帶或溼潤地區,降雨和洪流頻率高,侵蝕作用阻礙了衝積扇的增長,溼潤區統貫衝積扇的水流把沉積物多半都搬運到衝積扇範圍以外去,也阻礙了大衝積扇的發育。未受構造變形或鄰近衝積扇增長所限制的衝積扇,其形狀近似部分錐體,橫剖面呈凸形,縱剖面略呈凹形。扇的坡度受衝積扇大小、物質來源、物質來源區主要巖性、堆積歷史和構造運動史的影響。上升區,扇面可以很陡。粗大礫石多形成陡扇,頁巖、泥巖區的細粒物質多形成平緩扇。
  • 河流堆積地貌三兄弟(衝積扇、衝積平原、三角洲)辨析
    ,看完如果能夠給小輕鬆老師來個「贊」和「在看」那小輕鬆老師將會渾身充滿力量,為大家奉送更多精彩的地理資訊和材料!一般說,衝積扇的大小與河流長度大體呈正比。乾旱區衝積扇面的地貌通常可分為四部分∶活衝刷區,死衝刷區,荒漠礫石鋪蓋區和未分離的砂和礫石區。衝積扇的巖石碎塊上常有荒漠巖漆,這是一種主要由鐵、錳氧化物形成的棕黑色薄層。大部分人認為,因為巖漆可溶於水,其存在證明這些巖石碎塊在近2,000年內沒有受到多少洪水的淹沒。
  • 【技巧】洪積扇與衝積扇的區別
    山地河流愈長愈大,水流量愈豐富,則形成的衝積扇規模愈大,坡度愈緩,衝積層分為下部礫石層和上部粉土層的層序愈明顯,並且礫石碩大、滾圓。北京所在的永定河衝積扇就是一個好例子。如果山地河流短小陡急,流量不定,則所形成的衝積扇規模小,坡度大,物質組成混雜無序,礫石多不磨圓。這類衝積扇有人特別稱之為洪積扇。衝積扇與衝積扇之間以及衝積扇前緣相對低洼的地方往往有地下水溢出。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雅丹地貌
    (2)分別描述圖中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景觀特點。(3)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與____________(外力)有關,其中,雅丹地貌是該種外力_________的結果,沙丘地貌是該種外力__________的結果。
  • 【好題共享】高三地理必修一綜合訓練
    某學校高一年級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地球運動」內容時,選擇學校附近開闊平坦的地方用指南針、量角器等進行研學實踐活動(圖2示意)。某日11時20分(北京時間)測得的正午太陽高度和夜晚測得的北極星高度(量角器方位固定不變,圖1示意)。還觀測到,這一天過後,同一時刻、同一地點測量學生的身影稍變短。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 黃土高原的「黃土地貌」:風力沉積和流水侵蝕共同塑造的奇特地貌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通常是指具有顯著特徵的地表形態,地貌通常具有特定的形成條件和區域分布。地貌類型的分類根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果從形成原因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侵蝕地貌和沉積地貌兩大類,如果從外力作用對象來分,又可以分為流水地貌、風力地貌、冰川地貌等類型。
  • 【學法指導】專題--地理過程分析技巧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課外地理 I 黃土高原:風力沉積和流水侵蝕共同塑造的地表形態
          地表形態又稱為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通常是指具有顯著特徵的地表形態,地貌通常具有特定的形成條件和區域分布。      地貌類型的分類根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果從形成原因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侵蝕地貌和沉積地貌兩大類,如果從外力作用對象來分,又可以分為流水地貌、風力地貌、冰川地貌等類型。
  • 高考地理小專題——鬧海風
    典型例題一:(2011·河南高三月考)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鬧海風是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特有天氣現象之一。2010年1月和2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分別出現幾次。鬧海風是一種回流性大風並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氣。鬧海風,又稱諾海風。蒙古語,意思是瘋狗的狂叫聲。
  • 【高考地理20180622】——瑪納斯河山麓衝積扇(選擇題),偉大源于堅持,打卡是種態度
    瑪納斯河山麓衝積扇是天山北麓規模最大的衝積扇,由南向北發育有多期衝積扇,不同時期形成的衝積扇之間有明顯的階梯狀陡坎。
  • 乾貨 | 高中地理地表形態的塑造知識點,附高考地理必考16種地貌精編
    三、風化作用與風力作用1.風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風、溫差、生物等的作用下,巖石崩解破碎的過程。2.風力作用:在乾旱、半乾旱地區風力的侵蝕、搬運、沉積等作用。四、雅丹地貌與丹霞地貌1.雅丹地貌:是由平行相間排列的吹蝕溝槽、壟崗組成的崎嶇破碎的地貌。
  • 微專題:外力地貌
    ,看完如果能夠給小輕鬆老師來個「贊」和「在看」那小輕鬆老師將會渾身充滿力量,為大家奉送更多精彩的地理資訊和材料!其中流水和風力是外力作用中最主要的兩類參與者,一般來說,在氣候溼潤和半溼潤地區,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為主導;在氣候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外力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導。比如,在我國東部季風區,多以流水作用為主,表現為各種流水地貌;在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多以風力作用為主,表現為各種風成地貌。
  • 地理技巧|高考地理常考的地貌類型
    高考地理專題設計——地表形態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2018年海南卷)如圖為某區域的地質剖面圖。該區域由地表平坦的X區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區組成。X區的玄武巖巖層較厚,Y區的玄武巖巖層較薄。據此完成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