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積扇和風力地貌
下圖為某地區自然景觀分布示意圖以及P區域的等高線圖。據此完成1~2題。
(2019·全國卷Ⅱ9~11題)霍林河發源於大興安嶺,為山前半乾旱區及部分半溼潤區的平原帶來了流水及泥沙。受上遊修建水庫和灌溉的影響,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斷流。斷流期間,山前平原上的窪地增多增大。據此完成3~5題。
3.修建水庫前,營造該地區山前平原地表形態的力主要來自6.下圖為我國西北地區常見地貌的等高線地形示意圖,虛線表示不可見。圖示地貌景觀形成原因是瑪納斯河山麓衝積扇是天山北麓規模最大的衝積扇,由南向北發育有多期衝積扇,不同時期形成的衝積扇之間有明顯的階梯狀陡坎。瑪納斯河山前衝積扇地區第四紀活動斷層發育。下圖示意瑪納斯河山麓衝積扇的發展演變。據此完成7~8題。
8.從各期衝積扇的位置和形態變化推測,誘發該衝積扇發生F1至F4四期演變的地質作用最可能是拉斯曼丘陵區位於南極圈以內的大陸邊緣,處於大冰蓋的前緣,常年受極地東風影響。當地雖然風力大,但卻難以形成大中型風力地貌,下圖為丘陵局部地區景觀圖(圖a)和該地區各月與每小時的強風頻率的分布圖(圖b,南極中山站數據)。據此完成9~11題。
11.拉斯曼丘陵區雖然風力大,但卻難以形成大中型風力地貌的原因可能是拉普拉塔平原由拉普拉塔河上遊的巴拉那河、烏拉圭河等支流衝積形成,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境內。拉普拉塔河主河道長僅320千米左右,因近代下沉作用,河道極寬,河口寬約220千米,河水含沙量大,河口未形成三角洲。潘帕斯草原地處拉普拉塔平原南部,地勢平坦,黑土廣布,農牧業發達,是世界小麥、玉米、牛肉、羊毛、皮革的主要出口區,也是阿根廷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阿根廷製革業歷史悠久,且為機械剝皮,缺陷少,質量優良。2014年起,阿根廷政府宣布停止未加工皮革出口,僅允許出口成品革及皮革製品。下圖為拉普拉塔平原位置示意圖(圖a)和潘帕斯草原氣候資料圖(圖b)。
(2)說明拉普拉塔河口未形成明顯河口三角洲的原因。(6分)(3)簡析潘帕斯草原農牧業發達的自然原因。(6分)下圖所示區域主要位於高寒半乾燥氣候區,全年盛行西風和西北風,蒸發強,風沙災害嚴重。風沙造成甲湖周圍沙丘廣布,西岸多為湖灘沙丘和沙丘鏈,東岸多為大面積的沙山和沙丘堆積。風沙對圖中龍羊峽水電站造成了嚴重危害,每年從風口(指山脈中通風的缺口,多為谷地和鞍部)吹入龍羊峽庫區的風沙量達141萬立方米。
(1)推斷甲湖東、西兩岸沙丘分布差異的原因。(6分)(3)請提出減輕龍羊峽水電站風沙危害的主要措施。(8分)1.B 該處地貌呈明顯的扇面狀分布,是山前衝積扇。
2. C 該地位於大陸西岸,植被為常綠林,可判斷該地為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區,7月(冬季)為雨季,河流流量最大,攜帶的泥沙最多,在山麓地帶沉積作用最明顯。
3.B 從材料可知,修建水庫前,營造該地區山前平原地表形態的力主要來自流水。
4.C 東北地區斷流期間降水少,風力作用較大,最可能是風力侵蝕使得窪地增多增大。
5.C 該地主要位於半乾旱、半溼潤地區,在窪地增多增大期間,風力作用加大,蒸發增強,窪地周邊可能出現土地沙化現象。
6.A 圖示地貌為風蝕蘑菇,風力侵蝕而成。
7.C 讀圖可知,瑪納斯河自南向北流,則其山麓衝積扇由南向北傾斜,組成物質也從南向北總體由粗變細,由於扇體邊緣地勢較低,可能會有大量地下水溢出;而衝積扇的形態總體南窄北寬,距離南部出山口越遠沉積顆粒越細,土壤越肥沃,故該地區的耕地分布南少北多。
8.D 由於地殼活動,使得Fl至F4不同時期形成的衝積扇之間有明顯的階梯狀陡坎。
9.C 當地降水少,缺乏地面徑流,外力作用較弱的應是流水侵蝕作用。
10.B 拉斯曼丘陵地區強風春季至夏季大約9月—次年2月,頻率變少;夏季至秋季大約是12月—次年5月,頻率變多。
11.D 拉斯曼丘陵區地表被積雪覆蓋,不易形成風力侵蝕地貌;地面缺乏碎屑物,不能形成風積地貌。
12.(1)河流上遊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泥沙來源廣;(2分)部分河段落差大,水流急,侵蝕與攜帶泥沙能力強;(2分)流經農牧業發達區,土壤易被衝刷。(2分)
(2)河道近代下沉,河口沉降泥沙難以出露;(2分)三角形港灣,河口寬,海潮衝走大量泥沙;(2分)上遊支流流經平原,且有廣闊草原,部分泥沙已在此沉積。(2分)
(3)地處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黑土廣布,土壤肥沃;該地氣候夏季暖熱溼潤,冬季溫涼乾燥,適宜農作物及牧草生長;河流溼地眾多,旱季有充足的水源。(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
(4)牧業發達,牛羊眾多,皮革原料來源豐富;皮革生產歷史悠久,生產經驗豐富;機械剝皮,生產效率高,質量好;鐵路交通便利,多良港,利於運輸;人口較多,勞動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
13.(1)圖示區域盛行西風和西北風;(2分)湖泊西岸受西部山地地形的阻擋,風力較弱,形成了規模較小的湖灘沙丘和沙丘鏈;(2分)盛行風經過開闊的湖面後,風力更強勁,致使湖泊東岸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沙山和沙丘堆積。(2分)
(2)受西部地形的阻擋,風力小,風沙天氣少;(2分)海拔較高,夏季氣候涼爽;(2分)距甲湖近,局部小氣候相對溼潤;(2分)因三面環山,削弱了冬季冷空氣的勢力,氣溫相對較高。(2分)
(3)整治風口,降低風速;在風口建立風力發電站;因地制宜發展農業,解決農牧民的燃料問題,以保護沙源地區的植被;採取綜合措施,恢復沙源地區的自然植被;採取工程措施固沙等。(每點2分,任答4點得8分)
老丁 ∣一個教地理的小學生
我們雖然不能改變世界,卻也讓世界因為我們有了一點兒改變讚賞碼
關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