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有約,樂享美好——諾亞舟和莊幼兒園奧爾夫音樂教研活動
歡樂有約 樂享美好
奧爾夫音樂教研活動
為了更好的讓孩子們翱翔於藝術的領域,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業務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諾亞舟和莊幼兒園的教師們開展了以奧爾夫音樂為主題的教研活動。
奧爾夫樂器介紹
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Carl Orff,1895—1982)創立的獨特的音樂教學法中使用的樂器,稱之為「奧爾夫樂器」。分為無固定音高樂器、有固定音高樂器。
1、無固定音高樂器:
在組合編制上並不是無章法的,一般以四大類為基礎:
木質類:單、雙響筒,木棒,木魚、蛙盒等,聲音清脆、明亮,無延綿音。
散響類:沙錘、串鈴、聲音特點是音量小,聲音散,可持續奏長音。
皮革類:各種鼓類樂器。一般有共鳴聲,聲音低沉,音量較大。
金屬類:三角鐵、碰鈴、10孔口琴、碰鐘等,最大特點是有延綿音,清脆。
2、有固定音高樂器:
音條琴,主要是木質的高、中、低音木琴和金屬的高、中、低音鋁板(或鋼片等合成金屬的)琴,還有聲音更高更清脆的小鐘琴。在奧爾夫樂器編制中也有少量的弦樂,主要指象大提琴那樣的只有兩板弦的低音弦樂器。
以上是部分奧爾夫樂器展示
楊老師培訓主持開展了奧爾夫音樂教研活動,此次教研活動的意義在於,幫助老師們鞏固奧爾夫音樂知識,對奧爾夫音樂樂器的分類、 分享有趣、實用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方式,使老師們更深入地了解課程,帶給孩子們更生動、好玩的奧爾夫音樂活動。
在楊老師的介紹下,老師們都知道了給奧爾夫樂器進行分類,接下來到了老師們「表演」的時候了,老師們一一介紹每種樂器的名稱和及使用方法。
奧爾夫音樂遊戲分享
楊老師為我們分享了好玩的奧爾夫律動遊戲《小雞站在欄杆》,這是一首歡快的樂曲,可以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旋律節奏打擊身體不同部位,通過節奏練習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和專注力。在本次教研活動中,老師們結合肢體進行由易到難的律動創編並配合樂器進行演奏。
奧爾夫音樂最大的特點就是關注孩子對內心世界的開發,在這樣的學習中孩子們不會把學音樂當做一種負擔或功利,而會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世界中來,用他們肢體、語言、樂器自由演繹,以獨特的方式抒發內心世界。所以楊老師還為我們帶來了奧爾夫音樂《小金魚》,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孩子們的世界吧。
此次奧爾夫音樂教研在音樂遊戲中輕鬆愉快中結束,在本次教研中我們體會到要多讓幼兒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繫,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今後在教學上老師們要不斷積極學習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帶領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探索,在遊戲中感知音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