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6日訊 記者從今日召開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明天(7日)早晨,濟南市區最低氣溫可能會突破1月1~10日期間的低溫記錄,但是不會突破市區歷史極端低溫記錄-19.7℃(1953年1月17日)。寒潮天氣,家長最關心就是學校教室、宿舍這些主要學習生活場所的室內溫度能不能保證,對此,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紘圍繞學校冬季供暖保障相關問題在發布會上進行介紹。
如何做到「供暖達標」?王紘表示,極端寒潮氣溫驟降,教室內溫度不能降。近幾年,教育系統在學生冬季取暖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各學校供暖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油則油,採取多種形式加強供暖,確保了師生在學校溫暖過冬。
「這次應對極端寒潮天氣,我們要求各學校要全力保障學生冬季取暖,安排專人專責供暖日常管理,學生到校前提前啟動供暖設備,讓師生在符合供暖標準的室內從事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足額保障取暖經費支出,嚴禁壓縮供暖時間、壓減供暖成效,做到供暖所需人、財、物科學配置,保障有力。」王紘說道。
此外,針對惡劣天氣下可能出現的次生風險,自1月4日起,各學校已經迅速行動起來,啟動了一系列應急防範:一是迅速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對學校校舍、院牆及周邊場所進行安全檢查檢修,對老舊房屋、臨時工棚、消防設施、活動設施、水電暖氣設備和線路以及校車安全運行等重點部位和管理環節不留死角逐一排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立即整改到位。提前做好校園自來水管道的防護措施,防止出現管道凍裂,導致聯電、結冰等次生災害發生。對其他線路設備設施及時查漏補缺、堵塞漏洞,確保萬無一失。二是合理安排教育教學活動。濟南市教育局明確,學校可根據當地天氣情況動態調整上下學時間,合理安排體育課及課間、課外、升國旗、課後延時服務等活動,必要時可暫停戶外活動,開展線上教學工作。需要停課的,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備後可停課。三是切實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加強師生雨雪寒潮天氣防冷防護工作,特殊天氣下不對穿著校服(運動服)作硬性要求。持續開展道路交通、校車管理、用電用氣用煤、防滑冰溺水、防煤氣中毒、防火災、防冰凍災害等安全教育,特別是加強對學生的防溺水教育,教育學生不到冰面玩耍,防止破冰溺水事件發生。要求寄宿制學校增加一定數量的幹部和教師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及時解決學生訴求,防範化解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和孤殘、留守兒童少年等特殊群體學生,不折不扣地抓好已有資助政策的落實落地,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應享盡享。通過自籌資金購買、接受社會捐助等方式組織開展「送溫暖」活動,為有需求的特殊群體學生發放禦寒衣物,提前關愛到位。
此外,在疫情防控方面,針對惡劣天氣,要求學校加強設備檢修和防護,確保各種測溫設備正常運行,避免因低溫、強風、降雪導致測溫儀器等設備無法正常使用,把好「校門關」,確保入校人員健康。同時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切實做好教室、宿舍等室內場所的消毒工作,嚴防出現聚集性疫情。
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