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問題:在2020年的江南大學就讀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匿名用戶
謝邀,人在上海,剛下火車。我是無錫縣人,現就讀於私立江南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入校三月有餘,能藉此地一談我的入讀體驗,幸甚。多圖預警。
榮家是無錫望族,其間賢達如榮校董(德生)者,名動天下。早就聽說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戴季陶曾與他同遊太湖,提出要在風景秀麗的湖濱興辦無錫的現代高等教育。期間多變故,建校之事遂延宕至今。江南大學以實學立校,但榮校董和章校長(淵若)都是重視文化的人物。「產業革命」的任務由理工學院和農學院擔負,「文藝復興」的重任一繫於文學院。我去歲(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秋季考入江大,成為首屆學生。雖榜錄三百餘人,文學院徒有四系,學生不足四十。入學時,通貨膨脹已經非常嚴重。我提著兩百四十萬學雜費進校繳款。還好近來我校已經制定了《清寒學生免費暫行辦法》,使得誠心求學的青年不致失學。
在江南大學開校典禮上,章校長致辭道:「有兩大艱巨任務:其一為文藝復興,其二為生產革命。」「以恢復我國民族固有的文化創造力為起點,以發揚中國王道文化的優性,改革西洋文化的流弊,挽救目前世界的禍患為過程,而以創造世界新的合理的文化為目標」
學校既由榮家斥巨資興建,基礎設施方面已十分完善,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禮堂和辦公室一應俱全,凡百餘間,蔚為大觀。唯一不可靠的是校舍。後灣山新校舍自開學以來一直在營建之中,全校師生不得不暫住於榮巷鐵工廠和梅園,還有些須得借住榮家的宅第。可憐我被分到的剛巧是最破舊那一批,入住時與舍友辛辛苦苦掃除不提,寒舍桌椅半朽,燈光黯淡,還時有蚊鼠光顧,半年下來仍未習慣。此不具表。聽說後灣山新校舍即將落成,以俟來者。學弟學妹們入讀本校時,生活條件將有很大改觀。
我們文學院學術氛圍濃厚,但剛剛移席江南的錢穆院長仍嫌不足,常常溫和地誡勉學生們要做第一流人物,向西南聯大的學生們看齊。吾輩銘感五內,自當奮起追趕。錢先生親自教授的是《中國通史》課,除此之外,我院四系共同必修的課程還有:國文、外國文、西洋通史、論理學(邏輯學)、倫理學、哲學概論等。均由並世名家執教。
其中《哲學概論》由中央大學哲學系前任輪值主任唐君毅先生教授。他自謂於大學中承乏此課,前後亦不下十餘次。然幾於每次之教課內容,皆有改變。此言非虛。唐先生這次授課以哲學問題之次第發生為主;而教法方面,則以較重由常識引入哲學。綜合中西印之材料,達於通識。唐先生已有意將其講稿整理成書,方便教習。
除錢、唐二先生外,昔年中央大學教授牟宗三、許思園、郭廷以等均在江南執掌教鞭。
錢穆(1895-1990)
唐君毅(1909-1978),港臺新儒家的重要人物。
著有《中國哲學原論》《哲學概論》等
牟宗三(1909-1995),港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
著有《心體與性體》《才性與玄理》等。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我校重視外文,力圖培養學生直讀外語學術文章的能力。除我中文與史地二系外,其餘各系皆選用外文原版教材,授課時常雙語結合,促逼學生掌握外語。考試時要求中文用毛筆、外文用墨水筆書寫。考核方面,各學期均設有兩次以上小考,又有學期考與畢業總考,其餘課程臨時考核則由教師自定。不合格者需補考或重修。評選獎學金除學業成績達標,亦要取得操行成績的優等。我校對學生操行要求頗嚴,對教室內的禮節也有所規訓。進入教室前不得堵塞出口,入室須得脫帽,老師出入教室時學生均要起立致敬。諸如此類,如有違反,不僅要受當面訓誡,嚴重者還得落下處分。
大學校的活動總是差不太多。校園裡有一些壁報比賽、球類運動等。君子遠庖廚,中文男青年則遠體育。此外又有學科競賽以「饗」優才,我雖駑鈍,亦好參加。未如舍友周同學在中外文競賽中都獲了名次,令人豔羨。我們中文系學生還喜歡在周三下午去禮堂聽唐文治先生古文唱片,是為一大樂事。無錫號稱「小上海」,又與遠東最大都市上海臨近,我們驅車進城轉火車很快可以到達。總之此間交通東西,學術生活,殊為愜意。非常歡迎學弟學妹們入讀。個人感受,不喜勿噴!
————以上為原回答,十月二十七日更新————
(今日校慶,偶憶前言,不勝斯感,特來補充)
入讀私立江南大學中文系不覺已逾一歲。校址亦由榮巷遷往無錫郊外距梅園裡許之後灣山,山水明秀,地氣甚佳,正適合我等中文學子閒時吟遊觀覽,怡然作樂。「我校新舍,面臨太湖。太湖廣袤三萬六千頃,攬七十二峰之勝,包孕吳越,灌溉江浙,魚米所產,活人億萬,歷史文物居我國五湖之冠」,大二開學搬入新舍時榮一心先生勸勉大家,「諸君居此勝區,宜如何養其浩然正氣,充其生活之力,並時時以『活人億萬』為己任。今為桃李,他日棟梁,地靈人傑,永載斯譽而勿墮。」我輩不若糧油系、麵粉科真有「活人」之術,但文脈所託,斯文之寄,更不該玩物喪志,忘乎所以。慚愧慚愧!
今春三月以來,我校定於每周一上午十時至十二時在禮堂開辦學術講演周會,共十二次,已全數講畢。周會要求學生全體出席。演講者自唐君毅、錢穆,到韓雁門、牟宗三、王文元、楊惟義等,既為本校教員,亦是學術大家。許多未曾受業的老師也都在周會上得以先識其人。講演以人文相關內容為主,我所印象深刻的主題,如錢穆先生的《中國文化之精神》、王效三先生《略述儒家思想所解決的及未解決的幾個問題》等等,不一而足。講會畢後常見意猶未盡者於道旁爭論,為我校一大學術盛況。
今春四月,章校長去職,顧校長(惟精)代理校務。院內盛傳錢先生已應華僑大學之聘,即將赴任文學院院長。江大董事會和我文院學生堅決挽留,錢先生感念桑梓關係,又顧及到我校新創,人事搖蕩,最終答應暫時勉留。這場風波才算平息。
此前久聞錢院長盛名,但直到今秋《中國通史》課上才得以親炙。錢院長講學北大的風採已由柳存仁文天下皆知。在此淺述見聞,不能道萬一。中國通史課以《國史大綱》為教本,內容涵括史前至民國朝代之盛衰,政治之治亂,制度之沿革,生活狀況之演變。錢先生自覺該書言之成理且自具系統,但不輕視與他所見不同的研究成果。講述時特別注重中國民族文化衰落的原因,以期提高文化創造之自信力。不但如此,他在課上多次鄭重叮囑,不願學生被他的一家之言所牢籠,失去了轉益多師的能力。以時局變亂故,錢先生講課往往不能全神貫注。雖有缺憾,卻更令人感佩先生的學術與人格。
書影為《國史大綱》抗戰版
錢先生還喜愛湖畔漫步,偶爾租一小船泛舟太湖。我與友人曾在湖邊聽錢先生敘話,他著意討論精神世界許多命題,為雞鳴時代的我們築一家園。閒思弦斯(弦歌不輟、斯文在茲),教益弘深。錢先生在學院行政工作之餘集中精力披讀《莊子》,最近有意將這些心得付梓。中文系學生私下相商,約定書成時多買以為贊襄。
《湖上閒思錄》和《莊子纂箋》是錢穆先生在私立江南
大學完成的主要著作。書影為錢穆作品系列(三聯版)
亂世猶聞讀書聲,私立江南大學無語對斜陽。同學輩每論及時局,難免悵惘。「天下惡乎定?定於一。孰能一之?」只盼著將來的學子們能趴在一張安靜的書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