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進入孕晚期後,準媽媽們的情緒也從欣喜期待,轉化為緊張焦急,時時刻刻等待著臨產信號的出現。相信大家都從科普文章、分娩紀錄片,甚至是電影、電視劇裡了解了分娩前的徵兆,像破水、見紅、腹痛也早已成為「臨產」的刻板印象。
倘若你以為只有這些表現會很明顯地預示著分娩,那就錯了,不少媽媽並未察覺這些信號,卻直接進入了產程。
「沒破水也沒見紅,難道我生了個「假」寶寶?醫生的解讀讓媽媽釋然
前兩天某母嬰論壇裡面有個討論「臨產先兆」的帖子,大家跟帖聊起了自己生孩子前的各種表現。而其中一個媽媽的情況有些特殊,她既沒有破水,也沒有見紅,只是覺得陣痛越來越規律,去醫院一檢查,發現宮口早開了。
這位準媽媽看了很多關於分娩的書籍,清楚地記得發作前會出現規律宮縮、見紅、破水這幾個信號。分娩那天晚上她正在追劇,感覺到腹部一陣陣發緊、疼痛,但並未出現見紅和破水,當時她以為這是「假性宮縮」,休息一會兒就會恢復。
可是她躺在床上休息了好一會兒,並沒有覺得腹部不舒服的症狀減輕,反而發現宮縮越來越規律,而且頻率變快、程度加強。有些不放心的她趕緊讓家屬開車送自己去醫院,讓醫生看看怎麼回事。
沒想到醫生檢查後卻告訴她,她已經進入第一產程,宮口都已經開大了,趕忙安排其生產,就這樣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寶寶順利降生了,媽媽產後依舊很驚訝,詢問醫生自己並未見紅,更沒破水,怎麼就直接分娩了?難道生了假寶寶?
醫生卻說這可能是因為血量比較少,所以「先兆臨產」不明顯導致的。
在醫生的科普下,她才知道一天前,自己內褲上出現的一小塊茶色痕跡就是「見紅」。她一直以為「臨產先兆」的表現很明顯,就像電視劇裡演的一樣,女人生孩子前,鮮血譁譁直流,多到沿著腿部淌到地上那種。
相信很多了解過「臨產先兆」的準媽媽們也和這個網友想法一樣,對分娩信號產生了誤解。其實先兆表現不明顯的產婦,大有人在。
臨產分娩的徵兆,你讀懂了幾個,以宮口打開程度為基準最可靠
一、見紅、破水為什麼會出現?解析產婦身體面臨的變化
1、見紅的本質是少量血性物質的流出,當媽媽和寶寶準備好分娩時,宮口就開始活動、宮縮也會出現。這讓胎膜與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最後少量血液與產道內黏液混合,形成血性物質。
2、破水就是胎膜破開,羊水流出的現象。因為宮縮愈發強烈,給胎膜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直到胎膜被壓破。所以這個徵兆往往出現在第一產程的後半段,倘若它出現在臨產前,那就是胎膜早破了。
二、如何判斷「先兆」的出現?別錯過了入院準備時機
見紅:見紅往往在生產前48小時內出現,因此這個信號出現時,產婦就該做好準備了。不過見紅並不一定是鮮血,有可能是紅色血絲、茶褐色黏液。胎兒下降感:寶寶要出生的時候都有一個胎先露下降的過程,也就是說他的位置會更靠近產道。此時媽媽會覺得輕鬆,呼吸暢快了、食量增加了,這是因為胎兒不再壓迫膈肌。但是下移的子宮會碰到膀胱,常伴有尿頻的表現。宮縮:產婦在感到宮縮時,可以計時記錄疼痛時長和間歇時長。倘若宮縮程度越來越強、越變得更規律,那就是臨產前的表現了。
三、先見紅和先破水是有區別的,注意其中輕重緩急
1、先見紅的產婦可以不用著急,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因為距離正式發作還有一段時間,大家可以準備好生產必需品,以及相關的證件和足量現金,冷靜地走進醫院。不過,如果出現大量鮮血流出的情況,那就需要注意了,這種情況很危險,需要立即去醫院。
2、先破水的產婦要警惕,危險係數比較高
正常情況下,破水現象應在第一產程出現,倘若提前發生,那就要警惕羊水流失之後帶來的問題。因為羊水有保護胎兒的作用,羊水提早破裂一方面會引發胎兒缺氧的問題,另一方面失去羊水的潤滑作用,寶寶很難被順利生產。因此破水後產婦要趕緊去醫院,儘可能保持平躺姿勢,避免羊水流出。
寶媽們,你們分娩時是先見紅還是先破水?你的分娩徵兆明顯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閱讀擴展一:順產「疼」在哪?助產士組圖揭秘「分娩真相」,為母則剛惹人淚目
閱讀擴展二:「小蝌蚪」安家後,內褲上會有痕跡顯露,標誌造人任務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