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貸款購車已成為許多消費者的重要選擇。一方面,能夠減輕消費者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貸款政策確實有些優惠。然而,隨著貸款購車的車主越來越多,因此引發的糾紛也不在少數。日前,市民賈先生就與汽車4S店發生了一起貸款購車糾紛,於是一個電話將4S店投訴至溧水區消費者協會。
貸款買車被收手續費
今年1月,市民賈先生陪同姐夫前往溧水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購車,當場就看中了一款車型。隨後,在大廳銷售人員的介紹下,賈先生幾人選中了一輛車,當時該車報價12.8萬元。
後經過賈先生的還價,該汽車最後定價12.5萬元,賈先生現場交付了1000元定金。「交完定金後,我們說要辦理貸款購車,銷售人員就說需要交3800元的手續費。我們不在汽車銷售公司的融資平臺貸款,為什麼還要交3800元?」據賈先生介紹,3800元只是在4S店融資平臺辦理貸款的手續費,而當初他們已經跟4S店明確說要自行去銀行貸款買車。
賈先生認為,這3800元是4S店的無理收費,因此拒絕支付。
商家主動優惠800元
在與4S店溝通無果後,賈先生一氣之下準備撥打投訴電話。「他們看我要撥打投訴電話,就立馬說減少800元,讓我們付3000元。」賈先生告訴記者,「要不是我姐夫當時很喜歡這輛車,加上一些私人原因,我打算跟他們一直堅持下去。」最終,賈先生家人還是以12.8萬元買下了這輛車。
「我覺得他們這是變相的加價,當初我們就是還了他們3000元價,最後還是讓他們給想方設法要了回去。」賈先生表示,回去後越想越覺得不甘心,於是就撥打12345政務熱線服務平臺向消協投訴4S店。
購車貸款手續費該不該收
溧水區市場監管局有關人士表示,賈先生如果是在汽車4S店的融資平臺融資,那4S店可以收取一定費用,但是如果消費者是在銀行辦理貸款,那麼4S店就不應該收取費用。經工作人員調解發現,買賣雙方對於在融資平臺貸款收取手續費,由於之前沒有充分溝通好,存在誤解。經消協調解後,4S店減半收取手續費,只收取1500元,消費者同意在4S 店的融資平臺貸款。雙方對調解結果均表示滿意。
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市民,消費者在貸款購車時,必須問清楚具體的規定,看清楚合同中的每一條條款,特別要問清楚收費等額外的費用。若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支付了不合理的費用,需要保存好證據,作為依法維權的有效依據,千萬不要忽視。
一字之差引起的誤會
超低的價格,超多的禮品,如今,各大節假日舉辦的車展五花八門,優惠、禮品等引起了眾多消費者的興趣,但是也難免會引發一些誤會。日前,市民周女士就因為一次車展購車,認為商家涉嫌虛假價格,撥打了12345政務服務熱線尋求幫助。
2015年10月1日,市民周女士在一次車展上看中了溧水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一輛2015最新款汽車,並現場支付了5000元定金,籤訂了購車協議,訂購了這款車。
日前,周女士前去4S店提車,卻發現自己要提的車不是原先車展上訂購的那款,價格、外形上都不一樣。一氣之下,周女士認為商家提供的是虛假車價,於是跟商家反映要求退訂。商家原先同意退款,後又不願退全款了。周女士氣憤之下撥打了12345政務服務熱線,要求商家退定金5000元。
接到投訴後,溧水區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工作人員立即聯繫到周女士與商家。經了解,原來是周女士在車展上訂購的車型當時並沒有在車展上展出,周女士只是看了商家的宣傳單頁,就看中了2015款的該車型,而並非2015款最新款汽車。但是,選購時卻誤說成了2015款最新款。雖僅「最」字一字之差,車型外觀與車價卻均不同。後來,由於周女士在籤協議時未仔細查看,而銷售員也未詳細解說,就造成了一場誤會。
「商家以為消費者知道『新款』與『最新款』不一樣,所以就沒詳細跟她說,因為在他們行業裡,都知道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區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工作人員說。
最後,雖然在區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工作人員的調解下,商家將5000元全部退給了周女士,但是該工作人員表示,其實在4S 店,消費者一旦籤訂了購車協議,定金是不給退的。因此,他提醒消費者,購車時,一定要以實物為準,絕不能馬虎; 銷售員要多點耐心,多點義務,詳細向消費者介紹商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