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一想,蘭大兩個字怎麼寫,合起來是一個什麼字?」
「美!」
「是的!蘭大為美!」
9月15日,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在榆中校區聞欣堂為2020級本科新生講授題為《轉變角色、以史為鑑、勇擔使命,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蘭大人》的開學第一課,副校長曹紅主持。部分新生在天山堂通過視頻上課。
一碗麵,牛肉麵;一本雜誌,《讀者》雜誌;一條河,黃河。開篇前,馬小潔引用三句耳熟能詳的經典「老話」生動介紹了蘭州和甘肅。
「所謂轉變角色,是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身份轉變,也是對待知識態度的轉變,是從學習知識到創造知識的轉變,你們要調整心態,儘快適應大學環境。通過對校史的回顧,梳理蘭州大學的歷史發展脈絡,每一位新蘭大人都要從歷史中汲取養分,以史為鑑,努力擔當歷史大任,最終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蘭大人。」談及開學第一課的初衷,馬小潔道出了他對新一代蘭大人的期待。
「蘭州大學這四個字的題寫剛開始是從毛主席的手稿中進行摘取的,後來又經過蘭大老師的調整加工,才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字樣。其中體現著一種勇往直前、不服輸的精神,也體現了蘭大紮實的學風和厚重的底蘊。」馬小潔從蘭州大學這四個字的題寫講起,從在艱難歲月中誕生、在國家圖強中發展、在共和國旗幟下壯大、在改革開放中前行、在新時代騰飛五個方面為新生重點介紹了學校的百十年風雨歷程和深厚歷史積澱。
馬小潔深情講述了蔡大愚、鄧春膏、辛樹幟、江隆基、劉冰幾位在學校發展中作出重要貢獻的校長,以及鄭國錩、段一士、黃文魁等堅守西部科教報國的老一輩學人的生動故事,詮釋了蘭大「自強不息 獨樹一幟」的校訓精神。
在馬小潔看來,蘭州大學之所能在艱難困苦中作出驕人成就,正是因為一直堅守著「做西部文章創一流大學」 「抓住機遇更上層樓」這樣的精神品格。
回顧了蘭州大學自建校以來經歷的五個階段後,馬小潔對同學們提出了殷切希望。一是要在修德明理中堅定報國志向。希望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和人民緊密聯繫在一起,在立志報國、服務人民中尋找並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二是要在敏知篤行中練就過硬本領。希望同學們能夠秉持「勤奮、求實、進取」的學風,在擁有厚實的理論基礎上熟練掌握實踐技能。不論是在業績上,還是在為人處世上,都能繼承這種優良的學風,進而形成優良的工作作風。三是要在弘揚文化傳統中探求創新突破。希望同學們能深刻領悟和大力弘揚蘭大「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校訓精神,始終保持求知和探究的好奇心,在學習知識、應用知識中培養自己拓展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勇敢擔負起破除「卡脖子」難關、突破技術封鎖的使命。四是要在主動求變中塑造積極心態。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辯證的思維能力,化危機為轉機、化危機為機遇,善於從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善於把生活中的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時刻掌握主動,在攻堅克難中獲得更為強勁的成長力量。
兩個多小時的授課中,馬小潔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與4800餘名新生共同回顧了蘭州大學百十載辦校徵程,激情澎湃的演講和他對新蘭大人殷切的叮囑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文字:孔子俊 秦子璇
圖片:高詩堯 郭澤瑩
編輯:李兆秋
責編:許文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