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媽Echo
「早知道要了二胎會『顧此失彼』,還不如不要。」某二寶媽如是說。
遛娃時聽到一對祖孫倆的對話:
「奶奶,您的工作是什麼啊?」
「我的工作是陪你啊。」奶奶微笑著隨即反問「那你的工作是什麼?」
「我的工作是陪奶奶。」小女孩開心之後又顯失落,「媽媽的工作是陪弟弟」。
奶奶摸摸女孩的頭。
後來有幸帶娃一起玩耍,才知道這個小女孩3歲多,一直是奶奶帶;有了弟弟之後,媽媽全心全意的在出租房帶弟弟(租房是因為孩子爸爸方便上班)。
媽媽偶爾回奶奶家一趟,女孩總是哭鬧黏人,媽媽一個人顧不了兩個,只好短暫停留後離開。
「你別看她和你家孩子玩的這麼開心,在家從不願把玩具給她弟弟」她奶奶跟我說。
記得在《少年說》裡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六年級女孩叢新宇,在電視節目裡哭訴著:有一天放學,本來媽媽說好了要來接她回家,結果等到六點半都沒看到媽媽。
老師打電話給孩子媽媽,結果媽媽說的第一句話竟是:「我忘了,我以為你回家了。」
叢新宇:「你們能不能分一點點時間給我,只要一點點!」
媽媽沒有直接答應,而是說:「妹妹比你小,可能媽媽會關愛她更多一點。」
叢新宇:「我知道,我不奢求什麼,你們就分一點點時間給我好嗎?」
樓下有個小男孩,特別有禮貌。每次見到我和豆寶都會主動打招呼和我們玩。
有天傍晚我們下樓看到他自己獨自坐在門口的樓梯上,很不開心。我問他怎麼了?
他想了一下反問我:「阿姨,你覺得我是不是我爸爸媽媽的親生孩子呀?」
我一驚,只好問「你為什麼會這麼想?」
他委屈的說:「我弟老是弄壞我的東西,我很傷心。他弄壞我的東西,我爸媽卻不說他,反而要罵我不把東西收好。有時候他們會打我,可是我弟不乖,他們都會哄他。」
我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安慰他。
當然不是。
有些媽媽在對待二胎問題上處理的遊刃有餘。比如孫儷,她在平衡二胎方面有自己的獨特心得,可以說她是演藝圈裡最懂育兒的媽媽。
在一次節目上,金星問到「小花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她說:「因為等等。」
在孕期就給大寶做思想工作,讓孩子慢慢接受有弟弟或者妹妹的事實,同時還把二寶的小名「冠名權」交給大寶,用這種方式可以得到大寶對二寶的初步認可。
後來又說到對待等等吃小花的嬰兒食品,「只要他想吃,就給他。因為孩子不知道這是嬰兒食品,他只是覺得妹妹能吃,他也要吃。」
把握好孩子的真正需求。比如她會關注小花的生理需求「只要讓她吃好、睡好就可以了」,同時會多關注等等的心理需求「有了第二個小孩之後,真的要更多關注老大。因為他對妹妹的感覺,會影響到妹妹的性格。」
在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模式上,不會以「你看妹妹吃飯多乖」來激勵哥哥,而是「你看,哥哥做的多好,哥哥是你的榜樣」來鼓勵哥哥糾正自己的行為,給妹妹更好的示範。
從孫儷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幾點:
1.孕期做好大寶的思想工作
有的倆娃年齡相差不大,這樣不容易讓大寶明白即將迎來新生命的到來,但我們可以通過繪本、動畫片或者其他小朋友的情況來給孩子解釋,同時可以試著讓大寶給二寶起個好聽的小名。
我朋友家的二寶就是讓大寶給起的小名,現在每次見了面,大寶都會很驕傲的告訴我們弟弟的名字是他起的,平時也特別親近弟弟。
2.一視同仁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有了二寶,大寶就該變得成熟懂事了。其實是我們對大寶的要求不自覺的提高了很多。如果沒有二寶,大寶依然是那個可以隨時賴在媽媽懷裡撒嬌的小寶寶,但因為有了二寶,這一切都變了。對大寶來說是不可能突然間就能接受的。
所以,把大寶當孩子是我們必須有的心理要求。而且,如果可以,大寶想要二寶的相同待遇時,儘可能滿足。
3.把握好孩子的需求
剛出生的嬰兒更重要的是生理需求,相比於二寶,大寶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他的心理建設顯得更為重要。
所以,我們可以合理分配時間:兩個孩子都在哭鬧的時候,是否可以找家人幫忙照顧一會兒二寶,把大寶安撫好之後,再一起照顧二寶。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修煉心態,能做到的要努力,做不到的懂得借力,要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來應對。等熬過這段特殊時期,家庭成員都適應了新的變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生活就會歸於平淡和平靜了。
4.設定一個和大寶的專屬時間
根據家人的時間安排,和大寶約定一個專屬的固定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二寶交由家人照看,我們帶大寶讀繪本,玩遊戲或者出門散步等。
這樣的設定會讓大寶專心獨享我們的陪伴,也不會一直懷疑我們是否還愛他。同時會慢慢接受二寶的存在。
孩子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是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重視建立起來的,相反,也是會在一點一滴中崩塌。
家有二胎,很多時候不是一句「我愛你」能解決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讓大寶不要懷疑我們對他的愛,不要因為不當的處理導致兩個孩子間出現嫌隙。
或許有了二胎,我們會變得不管什麼事都會不自覺「遷怒」于大寶。因為二胎所帶來的繁重的家務對我們的精力和體力考驗實在太大了。不要想著當完美媽媽,因為根本做不到也沒必要。
儘量耐心一點,實在忍不住吼了娃幾聲,不必內疚,這都不是事兒。只要我們知道該怎樣做,及時調整,就還不晚。
有人說,家有二胎,把大寶哄好了是得力的幫手,只顧二寶忽略大寶,未來也不過是倆「敵人」。
你覺得呢?
我是 ,家有萌寶,關注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父母自我成長。和我一起,解鎖更多育兒知識,期待並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