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的中國文物藝術品2020秋季拍賣會正盛。流光溢彩的各類文物藝術品爭奇鬥豔中,最能脫穎拍場者往往是各種「最」——最早、最大、最完整、最精彩……。
此中,尤以12月5日舉槌的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季拍賣會「大美——中國藝術珍品之夜」陣容煌煌——現存世界最早最完整《大般涅槃經》第三十八卷敦煌寫本、現存世界最大明末清初黃花梨獨板如意雲紋大翹頭案、現存世界體量最大清乾隆御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交龍青玉璽等,更勝一籌,自然為眾藏家追捧。
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拍海報
現存世界最早、最完整《大般涅槃經》第三十八卷敦煌寫本
憑藉近幾年佛造像走熱拍場而漸入佳境的歷代手寫經,自2015年一件款識為「大明國太監鄭和,法名福吉祥」的明代抄本佛經以約8690萬元的價格成交,尤自2018年明宣德御製《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十卷以2.39億港元成交,更讓歷代珍貴手寫經在各大拍場熠熠生輝,價格穩固在了千萬元的級別。
國家圖書館敦煌學研究專家李際寧鑑定南北朝寫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卅八》實錄
正因如此,經多方專家與國家圖書館敦煌學研究專家李際寧鑑定,作為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季拍賣會「大美之夜」一號拍品:敦煌寫經《大般涅槃經卷第卅八》,是現存世界最早、最完整的南北朝(420年至589年)寫本無疑。
李際寧評價道:「其作為南北朝晚期寫本,首尾完整,書法秀麗。紙張經過捶打、砑光,薄而細膩,很有韌性。簾紋細密,在約1釐米寬的位置裡可見6至7條紋線,是這個時期的典型代表。該卷保存完整,我們所說的完整有兩層意義:一是指整卷經文首尾完整,這已屬難得;二是指裝潢完整,此卷護首、天杆、拖尾、尾軸俱存,是拍場難得一見的珍品。」
南北朝寫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卅八》 捲軸裝 855×26.2cm(約20.1平尺)
說明:
1.此件為張彥生慶雲堂舊藏之物。
2.本拍品符合國家文物局制定一級文物定級標準。
估價:RMB:60萬至80萬元
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季拍賣會拍品
張彥生(1901-1982)
直隸(今河北)吳橋人。早年在北京琉璃廠隸古齋碑貼文 玩店當學徒。1931 的起用舊慶雲堂碑帖鋪字號,獨立經營碑帖文物業務。1956 年後,歷任北京市文物商店碑帖硯墨門市部業務主任和採購主任、北京市文物商店主任、 中國歷史博物館顧問,國家文物局諮議委員。長期從事碑帖鑑定和研究工作。著有《善本碑帖錄》等。
縱觀歷年拍場,相較於唐人寫經,南北朝寫本更是鳳毛麟角,目前僅見於2017年在伍倫秋拍中以1495萬元成交的南北朝寫本《佛說佛名經》——但其首斷尾全、長504釐米,於2019年在北京榮寶秋拍中以805萬元成交的南北朝寫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 幻學品第十一》——但其首殘尾殘、長301釐米,於2020年中國嘉德春拍以690萬元成交的南北朝寫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八 卷廿八》——只為其一卷中的一品、長331.5釐米;而整卷首尾俱全者更是廖若晨星,足見此本南北朝寫經《大般涅槃經卷第卅八》的罕見珍貴之處。
另從佛經本身的經典意義來看,《大般涅槃經》的傳譯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佛教中國化的進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因在流傳過程中分卷發生變化,本卷所抄的北涼曇無讖所譯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經》,俗稱「北本《涅槃經》」或「《涅槃經》(北本)」,區別於其後南朝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改治的三十六卷本,亦即所謂「南本」。故現在諸大藏經所收《涅槃經》(北本),雖然均為四十卷本,但分卷有不同。
南北朝寫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卅八》 卷尾
從內容上來說,此卷為《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憍陳如品,對《敦煌寶藏》(1-134冊)、《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全2冊)、《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全4冊)、《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全6冊)、《北京大學藏敦煌文獻》(全2冊)《甘肅藏敦煌文獻》(全6冊)、《浙藏敦煌文獻》(全1冊)、《法藏敦煌西域文獻》(1-27冊)《俄藏敦煌文獻》(全1冊)所收《大般涅槃經》進行調查統計,敦煌寫經《大般涅槃經》第三十八卷首尾全者全世界約有3件,分別為斯2927號(《敦煌寶藏》第24冊),卷首題名「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之六 三十八」;斯3439號(《敦煌寶藏》第28冊),卷首題名「大般涅槃經卷第卅八 迦葉菩薩品」、上圖185號(《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第4冊),卷首題名「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之六 三十八」,此三件年代均較晚,卷首題名方式與此次拍品不同,經文內容無暇細細考證異同,留待《涅槃經》研究者考證。
綜上分析,即將亮相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拍「大美之夜」的這一南北朝寫本《大般涅槃經卷第卅八》是可知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大般涅槃經》第三十八卷敦煌寫本,彌足珍貴,可堪藏界重寶。
現存世界最大明末清初黃花梨獨板如意雲紋大翹頭案
2020春,一張明17世紀的黃花梨夾頭榫獨板面雙鳳擋板帶託子翹頭案,以約5438萬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翹頭案的拍賣成交價世界紀錄。其實,不論是在2020年還是以往的拍場,黃花梨翹頭案無疑是各大拍場中古典家具板塊的主角,而且珍惜拍品早已穩固在千萬元級以上的水平。
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板如意雲紋大翹頭案的雕板上部有以銀錠榫卯接的方形棖子及第二根棖子形成的框架、大型的由三板拼成的雕板,雕飾如意雲紋,並以龍鳳榫與案腿內側、第二根橫棖的下緣以及上部相接,與整器端正大方的氣質相符,頗有明式家具的簡潔之美。
就在2020年10月,一張清早期黃花梨螭龍紋獨板翹頭案以1782.5萬元的價格成交;而在2019年,一張明末清初的黃花梨替木式牙頭翹頭案以2360萬元成交,一張清代的黃花梨替木式牙頭翹頭案以1495萬元成交。2018年,一張明晚期黃花梨「金玉滿堂」夾頭榫帶託子翹頭大案以2702.5萬元成交。2015年,一件明末清初的黃花梨夾頭榫管腳棖獨板翹頭案以2185萬元成交。
黃花梨大案之所以在拍場如此受歡迎,一是因為它在明式家具中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即在明清時期,各類大案尤其是黃花梨大案,為富有而顯赫宗族的祠堂重器,用於供奉天地神明,或儒道佛像,或祖先牌位。它們自然地要表現出神聖、豪華的指向,以髙大豪奢隱喻一種特殊存在。其製作中追求髙大、厚重、絢麗的氣派,以加強對神明的尊重和肯定。二是即便在日常使用中,大供案也是體現其主人的社會地位、財力和精神旨趣,彰示著家族的富裕和地位,是宣揚社會身份的工具,其體量和紋飾都代表著權力、尊嚴、財富等社會象徵。
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板如意雲紋大翹頭案 長325.2cm 寬52cm 高92.1cm
來源:1.洪建生舊藏(Mimi and Raymond Collection),安思遠認為洪氏所建立的是:「無論從數量和質量上,都在當今的私人收藏界堪稱一枝獨秀的中國早期家具的收藏。」
2.中國嘉德春拍2012年5月13日,lot2869
著錄:安思遠《洪氏所藏木器百圖》,圖66;
參閱:1.王世襄 《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 P61,乙92,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7月第一版
2.攻玉山房葉承耀醫生舊藏,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15年10月7日,拍品127號
3.恭王府管理中心,曾展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亦藏一例(圖三),載於《大美木藝-中國明清家具珍品》,北京,2014年,頁70-71
4.徐展堂藝術館藏品
5.美國埃塞克斯博物館藏品
估價待詢
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季拍賣會拍品
而此次亮相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季拍賣會「大美之夜」的此件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板如意雲紋大翹頭案,更是體態碩大、造型宏偉典雅。
此案長達3.2米,是傳世明式黃花梨家具寬長大案僅存數例之一,是目前所知最大型的、未經裁切的獨板案面的條案,即上方為一整塊厚板,形成「一塊玉」的效果,故而極具收藏價值。
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板如意雲紋大翹頭案的案面為獨板垛邊做法,即上方為一整塊厚板,形成「一塊玉」的效果。案面邊沿起凹線腳。夾頭榫案腿,方材,外沿表面稍凸,中央有一凹線腳,其一側另有兩根凹線腳。腿內側剜槽以遮牙頭。
更讓此案神採奕奕的是,其原為洪建生舊藏,著錄於安思遠所編《洪氏所藏木器百圖》。談起知名古董商安思遠,收藏圈的讀者無人不知,而談起洪氏,家具圈的讀者應是耳熟能詳。洪氏購藏的家具,與安思遠就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他的家具收藏體系是由安思遠為其組織而成。
正因如此,早在2012年5月的中國嘉德春拍之「勝日芳華——明清古典家具集珍」專場,這件「明末清初黃花梨獨板大翹頭案」便以3220萬元摘得專場頭籌,轟動業界。時隔8年後再次亮相拍場,更會驚豔市場。
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板如意雲紋大翹頭案的託泥非同尋常,因其為黃花梨木料,以長榫與案腿拍合,並以凹線腳作為託子面額的裝飾,也是大料整挖。存世明清家具中,託泥常為後來修配之部件,然而該件卻為原配,實為難得。
另從眾多博物館及私人收藏中能看到的翹頭案的不同設計及紋飾來看,一如此件黃花梨獨板如意雲紋大翹頭案般簡潔而優雅的如意雲紋側面擋板,全黃花梨木製的相近尺寸者,只見於最頂級及重要的收藏之中。見一例於前徐展堂博物館舊藏,著錄於《美成在久Chinese Furniture: 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4-2003》;另在美國埃塞克斯博物館亦藏有一例,恭王府管理中心藏有一例,攻玉山房葉承耀醫生舊藏有一例。
現存世界體量最大清乾隆御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交龍青玉璽
2020年10月的華藝國際(北京)首季拍賣會上,一方清乾隆御製碧玉「三希堂」葫蘆形寶璽,以9890萬元的價格成交,震驚業界。再接再厲,華藝國際(北京)又在2020秋季拍賣會推出一方清乾隆御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交龍青玉璽。
清乾隆御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青玉璽的交龍鈕
其實,只要是乾隆御製用璽一亮相拍場,便是各路資本追逐的對象。2019年,方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御製白玉交龍鈕「信天主人」寶璽以9430萬元的價格成交。2018年,一方清乾隆三年(1738)制銅點金異獸鈕「乾隆御覽之寶」寶璽以1.10975億元成交……幾乎近十年的拍場每年都有一方清代御用璽亮相,並以億元左右的高價成交。
清乾隆御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交龍鈕青玉璽 13.1×13.1cm
印文: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
註: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來源:1.華盛頓州私人收藏,由藏家之曾祖父遺贈。曾祖父生前為美軍準將,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於歐洲各國擔任要職。
2.紐約蘇富比2013年3月19日,lot0402,封面拍品
參考:1.《清高宗御製文集》
2.《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
3.《清高宗實錄》
著錄:皇史宬印譜,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璽印譜貳第六冊乾隆卷二》,紫禁城出版社,第116頁
估價待詢
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季拍賣會拍品
據清嘉慶時期編纂的《國朝宮史續編》一書所列,清乾隆皇帝的御用重要寶璽中赫然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乾隆丙申,重葺寧壽宮之景福宮,聖制五福頌書屏。迨甲辰慶得元孫堂五世,因即景福宮增書五福五代堂,為文以記,並鐫是寶,以志互古稀有盛事。」
寥寥數語將「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的歷史背景作了簡明扼要的交代。但實際上,乾隆時期刻制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至少有9方之多,僅在《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中就有三條材料相近製作的情況記錄:一、乾隆五十二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 造辦處活計庫,即乾隆52年(1787)三月十日,太監鄂魯裡交青白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一方(懋勤殿);二、乾隆五十三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 造辦處活計庫,即乾隆53年(1788)八月八日,玉刻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一方(隨雕龍紫檀匣盛裝);三、乾隆五十五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 造辦處活計庫,即乾隆55年(1790)九月九日,旨交如意館挑玉照樣配做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一方。
五福五代堂匾額
此次亮相華藝國際(北京)2020秋季拍賣會「大美之夜」的這方青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即是上述9方的其中之一;而且據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研究館員郭福祥比較各種史料記載和資料,曾發現此方「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是所有9方中體量最大的。
清乾隆御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交龍鈕青玉璽之印文
另有研究者認為,據《乾隆寶藪》記載,乾隆為太上皇期間,共刻制不同材質尺寸的「太上皇帝御寶」20餘方,其中最大的一方為22.5公分見方(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只作其身份象徵物陳設於皇極殿御案,從不鈐用;此前曾於北京保利拍出1.1億元的銅點金異獸鈕「乾隆御覽之寶」寶璽,也從未在清宮書畫上找到。由此可見,有不少對於乾隆皇帝有著特殊意義的高級印璽,並不會輕易鈐印在書畫之上,而是有著更加深刻的象徵意義,此方製作於乾隆五十五年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交龍青玉璽亦屬此類。因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對乾隆皇帝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將要迎來他的八十壽辰。按照乾隆自己的慣例,每到紀年逢五,即所謂的「正壽」之年,都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毫無疑問,此方印璽是為慶祝乾隆八十整壽而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俯瞰清乾隆御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交龍鈕青玉璽
責編:劉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