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抗擊疫情為主題,採取了「雲課堂」的形式,在武漢課堂和北京課堂分別開課,這也符合疫情期間全國學生上網課的特殊情況。
而武漢課堂更是設置在當時的救治現場。
當我們小時候的時候,一直在思考,長大了應該做什麼?一次疫情,似乎有答案湧上了心頭。
特別是鍾南山院士、北京大學援鄂隊、張定宇爺爺、張伯禮爺爺先後出現在電視上時。
他們向大家講述著在這場疫情中點點滴滴,他們的努力、汗水、觸動、想法和仁心。
作為家長,我覺得他們真的很偉大,當然孩子們也顯然被震撼到了。
隨著課堂上慢慢顯示當時的場景,牽引著我們的回憶向前翻動。
當看見一個個病人痛苦的倒在病床上,身上被插著各種管子,神志不清,痛不欲生時
當看見醫護人員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坐在牆邊休息時
當看見他們的防護鏡布滿水汽,不知是汗水還是呼出的水汽時
當看到往日繁華,九省通衢的中部大城市失去活力,交通停滯時
我相信,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心裡都像滴血一樣難受。
但是,在困難面前,我們從來沒有怕過
當看見,醫護人員微笑的雙眼,抹去汗水向鏡頭比耶。
當看見,陸軍軍醫大學集結軍醫,用軍用飛機以最快的速度將力量傳輸到武漢。
當看見,無數援助資源被源源不斷地運輸到全國各地醫院。
當看見,黑夜中,武漢的各個小區,人們點亮微茫的燈,高唱著「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我相信,大人和孩子都感受到了感動和一股雄渾的力量
有好幾次,我的眼淚都無法控制,看看身邊的孩子,也是眼裡泛著淚花。
教育最好的是言傳身教,而我們親身經歷的,身邊的事情,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教材。
這節課意義非凡,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看了,會真的收穫很多,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已經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
有人說了一句話,我特別感動:「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他們只是一群孩子,穿上白大褂,學著前輩的樣子醫療救人,救死扶傷罷了!」
是啊,在馳援武漢的醫療人員中,到處都是90後的身影,還有很多的00後,這些年輕人才是我們民族的希望。
少年強則國強,當我們的孩子長大的時候,我相信,不管我們遇到什麼困難, 我們的孩子也會像他們的哥哥姐姐一樣,衝在最前方。
我想,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這麼好的一堂課,你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