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紅土地 赴滬投杏林

2020-09-04 光明網

李崢榮(中)與同學分享西瓜。受訪者供圖

都市

8月25日,炎炎午後,這天的東川熱得讓人欣喜,李崢榮一路小跑到附近的郵政局,親手接過了錄取通知書。9月10日,他將獨自踏上去上海的求學路,正式開啟復旦追夢之旅。

「孩子考上復旦大學,比當年建起新房還高興,這一天終於盼來了。」翻看著兒子的錄取通知書,母親趙建蘭欣慰地抹了抹眼角。今年,昆明東川明月中學的李崢榮,以656分被復旦大學預防醫學專業錄取。他是父母的小兒子,也是家裡的第二個大學生。9月他將第一次離開這片紅土地,遠赴上海尋夢。

高考脫貧夢 有志方如願

來到一家人租住在東川區的老舊房間,綠色的牆面雖已斑駁脫落,但在一家人融洽談笑之間,房內卻顯得格外溫馨。這套5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李崢榮一家已經在此住了8年。也正是在這裡,走出了老李家的兩名大學生。

「我上小學姐姐上中學,我上中學姐姐上大學,讀書路上,我從小就追著姐姐走。」受姐姐的影響,李崢榮一直堅信,讀書才是大山孩子的出路。

出生在東川區烏龍鎮的李崢榮,從小學就習慣了獨立。聽著雞鳴摸黑起床,獨自背上書包到村口和同學匯合,再步行1小時去上學。每天來回兩趟,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4個小時。「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我們吃再多苦也要盡全力創造條件。」孩子上初中以後,趙建蘭和丈夫決定放下田地農活,到東川城區務工租房,照顧孩子上學。

「同樣是不分日夜的付出,讀書做題只是精神疲勞,父母出去為家裡謀生才是真的苦。」回顧一路走來的求學路,李崢榮道出自己最深的感觸,「當時父親在工地上被電鋸劃傷了臉,為了讓我安心讀書,他們就一直瞞著我,直到3個月後我才知道。」想起那一道深深的血痕,李崢榮默默低頭流下了眼淚。那道血痕對於他來說,是父親說不出口的痛,更是他堅定發奮苦讀的不竭動力。

「家裡危房改造那一年,父母都回老家蓋房了,我只能一個人在這裡生活學習。」每天自己做飯自己洗衣,半年見不到家人一面,這是李崢榮心裡最艱難的一個學期。他常說:「生活的苦不算苦,人有志心有愛,就是真正的富足。」

這一路,李崢榮實現了高考夢,也成就了一家人的脫貧夢。以前在老家,只能和親戚兩家人合住3個房間。後來老李家修起了土基房,一家人開始以農活耕種為生。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家裡建起了帶院子的新房,生活教育條件逐漸變好,孩子們都如願考上了大學。

踏出紅土地 期投身杏林

「我去過離家最遠的地方,就是山背後的紅土地鎮。通過高考,我終於能走出大山,出去看一看了。」從烏龍鎮三家村,徒步4個半小時翻過一座山,就是李崢榮從小到大去過最遠的地方,紅土地鎮。當被問及有沒有一直想去旅遊的地方,他毫不猶豫地搖頭否定,「旅遊費時間、費錢、費精力,還是讀書好。」

為了備戰高考,李崢榮每天清晨6點就到教室早讀,晚上12點回家繼續夜習。由於東川天氣炎熱,家裡和教室又沒有風扇,專注做題時他常常滿身是汗,手肘一碰到試卷,那片紙就溼了。在小小房間裡,一根電線掛著的燈泡便是李崢榮日夜苦讀的光,每天能看到父母從工地安全回家,這一切他非常滿足。

「班主任懷孕3個月仍每天早上6點準時到教室,本該退休的化學老師執意教完這屆學生才肯離開……」李崢榮說,老師們的付出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努力讀書的話,於心有愧。「反思生活、反思自己,見賢思齊,才能為自己畫好像……」在高考語文作文中,李崢榮發自內心寫下了這些感悟。對於他來說,努力讀書是為了無愧父母、老師,更是為了實現寒門學子的人生追求和理想。按照雲南省的錄取分數線,李崢榮雖然達到了重點本科線,但是距離復旦大學的分數線還有差距,「這都要感謝國家的『專項計劃』,才讓我們這些困難家庭的孩子有更多機會進入名校。」李崢榮所說的「專項計劃」政策也被老百姓稱為「高考扶貧」,是自2012年起面向集中連片貧困縣實行的特別招生傾斜政策。

經歷了疫情,考取預防醫學專業後,李崢榮心中有了更堅定的目標——要以鍾南山院士的仁醫品德為旨,投身醫學。「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鍾南山院士這句話,他銘記於心。李崢榮表示,到了上海,第一個想去的地方是圖書館。究其原因,他只靦腆地笑著說了一句話,「只有書本,能讓我對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更有決心。」

記者胡耀元報導

相關焦點

  • 全世界除巴西裡約熱內盧外最有氣勢的紅土地,你知道在哪嗎?
    第五次赴雲南,開啟了以昆明為中心的東川、羅平、普者黑、元陽旅遊。前幾次分別去了麗江、大理、西雙版納、騰衝、香格裡拉等地,這次去的是一條還未完全被商業化開發的「非線」,沿途民風淳樸,景色優美,雖已時隔一月,仍念念不忘,深深陶醉。
  • 雲南有處紅土地,被稱為是上帝打翻的調色盤,足以媲美巴西紅土地
    說起中國雲南,這座彩雲之南的城市,仿佛是上天的眷顧,匯聚了天地間最美的色彩和風景,似乎連這個地方的絕色風景都會讓人覺得習以為常,但是當我在雲南東川看到這片紅色的土地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從來沒有想到,天地之間會有如此強烈而熱烈的色彩,直到有一天,打開檯曆,我看起來像是大地上盛開的一片燦爛的土地,五彩繽紛的顏色似乎刺痛了我的眼睛,從此,我記住了東川紅土地這個名字
  • 湘西州人大開展「杏林春雨」 癲癇病救助公益行動
    紅網時刻湘西4月14日訊(通訊員 劉昌友)近日,龍山縣茅坪鄉的彭子明(化名)準備和母親一起乘坐龍山縣「春風行動」農民工復崗專列赴廣州打工,非常陽光的他,根本看不出是有過10多年癲癇病史的患者。彭子明雖有過不幸,但他也是幸運的,這得益於「杏林春雨」 癲癇病救助公益行動。
  • 校友錄 | 舒龍:「紅土地文學」的「淘金者」
    「紅土地」,本身是一部歷史,一部厚重的革命史。舒龍選擇了「紅土地」,「紅土地」成就了舒龍。一位文學評論家說,舒龍「把生命溶進了紅土地」。贛南這方廣袤的紅土地,像瑞金、興國、會昌、尋烏、寧都、於都、信豐、大餘這些當年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縣份,舒龍幾乎是一個個點像梳頭髮一樣地徒步採訪。
  • 紅土地畫室的成長原來是靠著這一股精神
    成都紅土地畫室成立於2004年,已走過16個年頭。在創立之初,藝考並沒有像現在的規模這麼大,但是紅土地畫室的創始人看到了美術藝考的前景,同時也懷揣著將美術這門美好的藝術教給更多的人的理想,紅土地畫室在雙流牧馬山下,川音成都美院原址附近應運而生。
  • 淮北赴滬掛職幹部進博會上展風採
    淮北赴滬掛職幹部進博會上展風採 2019-11-04 15:23:27   來源:淮北新聞網
  • 【春城秀】神奇的大自然調色盤——東川紅土地
    A Magical Natural Color-toning Pallet – Dongchuan Red Earth詩中描述仙境所說:「莫道人間無淨壤,深山處處有神仙」,如此評價加之東川紅土地不得不說東川紅土地是上帝的情有獨鍾,佔盡了天時地利。在雲南高海拔、高氣溫、多雨季形成的溫暖溼潤環境裡,在長年累月的風雨侵蝕、陽光照射下,土壤改頭換面,有了不同於它地的灼熱而明亮的色彩。
  • 東川紅土地,上帝打翻的調色盤
    說起東川,大家都一臉茫然,更不用說紅土地這個地方。當初朋友說到這裡的時候,我也很迷惑,去雲南旅遊,不是應該去麗江?玉龍雪山?瀘沽湖?這些盛名的旅遊熱鬧地點,然,朋友說,想要看到原生態的雲南,看到純天然的風景,還是要去一些不為人知的地方,這樣的景色,才是讓人嚮往的。
  • 為紅土地而生!QQ農場高級作物種子介紹
    【IT168 軟體頻道】在廣大農場玩家的千呼萬喚中,QQ農場已經完成「土地改革」,「紅土地」正式上線,那麼在紅土地中應該種些什麼農作物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專為紅土地而生的農場高級作物種子。
  • 澳大利亞自由行見聞錄|在北領地感受紅土地的脈動
    來源標題:澳大利亞自由行見聞錄|在北領地感受紅土地的脈動 在我的澳大利亞自由行經歷中,澳大利亞除了絕美的海灘,內陸地區也有很多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 杏林灣水舞燈光秀昨日正式投用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崔易 通訊員 趙娜 王曉雲杏林灣上,躍動的水舞燈光秀照亮了 " 月光經濟 ",那個文藝範、煙火氣、治癒系的夜集美回來了!昨晚,集美新城開發建設十周年重點項目———位於集美新城市民廣場湖畔的杏林灣水舞燈光秀正式與市民見面。廈門夜遊看集美,集美夜遊看新城。作為跨島發展 " 橋頭堡 " 的集美新城已成為集美區乃至全市正在崛起的消費文旅新高地。此次水舞燈光秀的投用,不僅與 " 月光環 "" 集美塔 " 一同成為集美夜景地標,更為集美新城 " 夜經濟 " 發展 " 增光添彩 "。
  • 上帝不小心打翻了調色板——帶你走進雲南東川紅土地
    雲南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著獨具特色的紅土地,特別是東川區紅土地非常著名。從昆明出發,歷經三個多小時車程總算來到東川區紅土地觀賞點。一下車,一片五彩斑斕撲面撲來,像是進入了一個多彩的童話世界,讓人情不自禁地「哇」出來。
  • 慶陽市8名九年一貫制學校骨幹教師赴滬培訓
    9月19日,慶陽市8名九年一貫制學校骨幹教師啟程赴滬培訓。他希望赴滬培訓骨幹教師珍惜這次學習機會,時刻注意保持自身良好形象,抱著誠懇謙虛的態度認真學習,把真經取回來,真正做到學有所獲。要加強團結,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既要取得真經,又要保證自身安全,做好個人疫情防護工作。要在認真學習的同時多走走、看看,開拓眼界,提升自身境界。
  • 蘇州滬雲新三板募資718萬元 匯創富投資領投
    蘇州滬雲新三板募資718萬元 匯創富投資領投(挖貝網wabei.cn配圖)挖貝網訊 1月12日消息,蘇州滬雲腫瘤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蘇州滬雲 證券代碼:833464)今天正式在新三板公開轉讓49.48
  • 尋味雲南,昆明東川紅土地綠色生態美食,你吃過沒有?
    今天小編帶您走進昆明東川紅土地,東川紅土地素有「天南銅都」之稱,銅文化歷史悠久,是名副其實的「錢王故裡」和「滇銅京運第一鎮」。這裡曾經是一個地級市,後由於資源枯竭,變為了昆明的一個區。雲南昆明東川紅土地
  • 崔曉峰赴滬督導進博會安保工作
    崔曉峰赴滬督導進博會安保工作 2020-11-01 10:40: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 「杏壇」和「杏林」的區別
    「杏壇」和「杏林」兩者之間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卻不一樣。前者指教育,後者指醫道。 他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裡講學。休息的時候,就坐在杏壇之上。後來人們就根據這則寓言,把「杏壇」稱作孔子講學的地方,「杏壇禮樂冠華夷」中的「杏壇」指的就是此義。後來,人們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前為之築壇、建亭、書碑、植杏。北宋時,孔子後代又在曲阜祖廟築壇,環植杏樹,以「杏壇」名之,這種格局甚至影響到了儒學所及的東南亞諸國。後杏壇也泛指聚眾講學的場所。
  • 文化常識:杏壇、杏林
    杏林、杏壇一字之差,但其意思卻差別很大。杏林、杏壇雖然都與杏子有關,但二者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杏林」是中醫界常用的一個詞彙,該詞產生於漢末,和該詞直接有關的主人公是東漢時期福建籍醫生董奉。
  • 助學圓夢 杏林春暖
    嘉賓與學生在啟動儀式上合影2014年12月30日,無限極
  • 集美區杏林街道舉辦「魅力杏林 文明出行」志願服務宣傳活動
    志願者發放「文明出行微提示卡" (杏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供圖)志願者將共享單車擺放到位(杏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供圖)東南網12月16日訊(通訊員林桂花陳玲玲)為提高居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