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是誇孩子「你真棒!」聰明的家長都這樣誇孩子

2020-08-18 博沃思未來教育

​好的誇獎,將會是孩子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盡的財富。

蔡元培先生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


家庭教育中,最大的智慧在於如何運用「誇獎」,讓孩子在正面的反饋中,獲得激發成長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帶給大人們很多驚喜,讓大人們忍不住誇讚。


不過讚美孩子也有大學問,研究表明,總是說「你真棒「、」你真聰明「,其實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取而代之,我們可以讚美孩子的努力,做事的過程,或是思路等等。


家長們應該利用有效的稱讚,不浪費孩子成長的每一個契機。


如何表達才是對孩子最適用的誇獎方式呢?


誇孩子,要誇到點上!



「寶貝,你這個細節處理得真好!」


細節決定成敗。


很多兩三歲的孩子,喜歡蹲在地上看螞蟻,一看就是一個小時;也有的孩子對一個玩具反覆看……


孩子總能看到我們沒發現的細節。


其實,這是孩子的「細節敏感期」,這個時期培養孩子關注細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觀察細節,注重細節,並不是磨磨嘰嘰,而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


注重細節的孩子,未來走得更遠。


在平常的教育中,父母可以多對孩子說:「寶貝,你這個細節處理得真好。」


比如,孩子寫字時,某個字寫得好、某個筆畫寫得規範,再或者,孩子幫忙做了家務;


不要簡單的用「真棒」來誇他,可特定的指出哪個地方,他打掃得很乾淨。


誇獎孩子的細節處理,孩子將獲得持續鑽研的動力,更加追求嚴謹、品質。


關注細節是孩子身上最強的競爭力。



「寶貝,你這個方法太有創意了

媽媽都沒想到!」


有創意的孩子,永遠活得精彩。


現在的孩子,雖然擁有發達的網絡和見識更廣闊世界的機會,但是,卻常常覺得,生活很無聊。


似乎只有看電視、玩手機時,才能感受到一點生活的樂趣。


是我們的生活真的太無趣嗎?


當然不是,只是孩子被固化思維影響,缺乏對生活的創意性。


實際上,孩子天生具體有創意性,只不過,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創意性被掩蓋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對孩子說:「寶貝,你這個方法,真有新意。」


比起「你真聰明」這樣的誇獎,用「新意」來誇獎孩子的新發現、新研究,更能刺激他們的發揮創意的動力。


英國一項曾有個研究發現:


從小玩遊戲時富有創新精神的孩子,成人後健康狀況更好。


一個人的創意性,不僅在工作中有許多優勢,對自己的生活,也像陽光一樣,讓人喜歡與有創意的人在一起。


這樣的孩子,在未來也不會缺朋友和機會。



「寶貝,你這個計劃做得太好了!」


條理性強的孩子,不拖延,更輕鬆。


經常有媽媽過來諮詢,孩子寫作業時,總是把作業丟得滿桌子都是,這個作業寫一點,那個作業翻一下,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卻一門作業都沒寫完。


其實,這是孩子做事缺乏條理性,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結果,什麼都做不完,也做不好。


心理學家格林·艾薇在研究中發現:


孩子身上表現出的行為混亂,屬於心理上的「條理性障礙」。


實際上,即便孩子只是普通的缺乏條理性,哪怕再有天賦、再聰明,也會因為管理不好自己的時間、學習和生活,而導致學不好、做不好,結果往往是,要麼差強人意,要麼時間不夠。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妨多跟孩子說:「寶貝,讓我們做個計劃吧。」


比如,當孩子要寫作業時,可以引導孩子把作業分門別類、按照難易程度列好計劃,做一門劃掉一門,這樣既可以增加孩子寫作業的信心,又能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


同樣的方式,孩子的整理玩具書本、書包,衣服,亦或外出購物、安排學習行程時,都可以採取「計劃式」方法處理。


看到孩子在「計劃」的引領下,處理事情越來越規範有效率時,父母一定要對孩子說:「寶貝,你這個計劃做得太好了!」



「寶貝,你能這麼選,媽媽太佩服你了!」


懂得自我選擇的孩子,人生更有目標感。


中國職業生涯教育專家古典老師,在一次演講,提到一個概念叫「給自己幸福的能力」。


一個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可為自己做選擇。


然而,這種為自己做選擇的自信與能力,需要從小培養。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對孩子說:「寶貝,你想要什麼,可以自己選擇。」


心理學家李子勳老師曾提到過一個案例:


一個6歲的女孩,特別缺乏生活自主性,口中有痰,她要問媽媽怎麼辦;


告訴她吐掉,她又會問吐到哪裡;


在人際交往中,跟哪個小朋友說話,說什麼話,都需要媽媽發出指令。


究其原因,是媽媽在養育她時,事事擔心孩子出錯或影響身體,便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不難想像,這樣的孩子,未來該怎麼離開父母,獨立生活。



培養孩子懂得自我選擇,可以生活中的點滴做起。


比如:準備出門時,可以對孩子說:「寶貝,自己去衣櫃挑一條裙子吧。」


到了超市,與孩子約定好,只能買東西的數量,但把買什麼東西的選擇權交給孩子。


社會飛速發展,從來沒有一種固定的經驗,能力指導一個人完成他所有人生。


與其總是讓孩子限制在被安排的思維中,焦慮抉擇,還不如早早培養孩子的自主選擇能力。



看完之後,你總結出要點了嗎?


1.誇具體不誇全部


「寶寶真棒」,這樣簡單粗暴地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


在家長眼裡,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嘆和讚美的——寶寶會笑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蹦了,寶寶說話了……


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於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讚賞的語氣。



家長隨口的誇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總是籠統地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也許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飯,媽媽與其興高採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


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如何努力。



2.誇努力不誇聰明


「你真聰明!」——又一個家長慣用的評語。


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


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


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會採取迴避,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後,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


對另一半說:「答對8道題,你們很努力。」


接著給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


結果2/3的被誇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3.誇事實不誇人格


「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誇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


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誇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如果家長的稱讚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讚美。


他們會怎麼辦呢?


那就是在你剛剛讚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史丹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徳韋克提出了一個叫「成長型思維」的概念。


他把人的思維模式分成「固定思維」和「成長思維」兩種,並指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和感受幸福。


我們總是習慣了給孩子豐富的物資、無微不至的關懷,其實,這些東西,總有用完的一天。


唯有思維方式、思想態度,是誰也拿不走的。


而處理事情的條理性、自我選擇的能力、對細節的關注、與人合作的能力是幫助一個人走得更遠、更好的階梯。


愛孩子,就多使用正確的誇獎方式,去幫助孩子養成積極成長的思維。


請記得:孩子需要父母看見自己的努力,真誠地為自己鼓勁,豎起大拇指來肯定。


圖片訊息來源:網絡

聲明:文章轉載只為訊息傳播,如侵刪

相關焦點

  • 別老誇孩子「你真棒」!一張表告訴你,這樣誇孩子才有效!
    來源:燕趙女性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讓我們忍不住誇讚。不過讚美孩子也有大學問,研究表明,總是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孩子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試試這8個字,娃越誇越聰明
    在棍棒教育逐漸被拋棄的時代,父母都開始接受西方所謂的"鼓勵式教育""表揚式教育",都要儘量地用鼓勵的話語來陪伴孩子的成長,常常就能聽到父母誇獎孩子說"你真棒""你真聰明"等,這些積極的話語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是有積極作用的。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試試這8個字,娃越誇越聰明
    在棍棒教育逐漸被拋棄的時代,父母都開始接受西方所謂的"鼓勵式教育""表揚式教育",都要儘量地用鼓勵的話語來陪伴孩子的成長,常常就能聽到父母誇獎孩子說"你真棒""你真聰明"等,這些積極的話語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是有積極作用的。
  • 父母學堂微課堂㉑|別老誇孩子「你真棒」!一張表告訴你,這樣誇孩子才有效!
    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讓我們忍不住誇讚。不過讚美孩子也有大學問,研究表明,總是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孩子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裡,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嘆和讚美的——孩子會笑了,孩子會翻身了,孩子說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於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讚賞的語氣。家長隨口的誇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 別老是「你真棒」,這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你會怎樣誇孩子?是不是當孩子會喊爸爸媽媽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孩子會走路了,一句「寶寶你真棒」;當寶寶學會自己拿東西吃了,一句「寶寶你真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帶給家長很多成長的驚喜。為了讓這種驚喜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也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我們都會選擇用誇讚的方式來激勵引導孩子。可在誇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敷衍地用「你真棒」來誇讚孩子。
  • 別老是"你真棒",一張表教你"花式誇法",誇孩子誇到點子上
    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讓我們忍不住誇讚。不過讚美孩子也有大學問,研究表明,總是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取而代之,我們可以讚美孩子的努力,做事的過程,或是思路等等。
  • 別老是「你真棒」,一張表教你「花式誇法」,誇孩子誇到點子上
    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讓我們忍不住誇讚。不過讚美孩子也有大學問,研究表明,總是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取而代之,我們可以讚美孩子的努力,做事的過程,或是思路等等。到了我們這一代,基本上都知道教育孩子要「正面激勵」,但是整天「孩子真棒!」「孩子太厲害了!」這麼一味地誇,真的好嗎?萬一哪天沒人誇了,孩子心裡難道不會有落差?
  • 別老是「你真棒」,一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可在誇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敷衍地用「你真棒」來誇讚孩子。這樣的誇讚方式雖然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但長久看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容易導致孩子過於在乎結果,而不去關注做事的過程以及做這件事的意義。如何正確的誇孩子呢?掌握這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勝過萬句「你真棒」。3種誇孩子的錯誤方式,家長們看看你中了沒?
  • 還用「你真棒真聰明」誇孩子?誇孩子也要選擇正確的方式
    孩子一直都是家庭中備受關注的那個人,不管是外公外婆合適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等家庭長輩對孩子都是十分的看重的,但是孩子的教育這塊又是全家人一直關注的話題,怎麼教育也是讓全家人都是很疑惑的。那麼其他的教育方式先不說,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你都是怎樣誇孩子呢?」「你誇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是否還在用你真棒真聰明等言語誇孩子?」
  • 家長誇「你真聰明」,和誇「你真努力」,孩子的區別一目了然
    而在第三次實驗中,所有孩子都遭遇了失敗,被誇"聰明"的孩子會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夠聰明,面對失敗往往束手無策。,而不是籠統地說"你真棒""你真聰明"。後者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天才",做什麼都能輕鬆完成,對"努力"不屑一顧。父母如果總是千篇一律地誇"你真棒",還會讓孩子覺得是敷衍。父母要誇孩子具體的行為,比如,孩子幫媽媽削土豆,媽媽可以誇"你削土豆削得很好,也沒有傷到自己,很不錯!"這樣孩子下次會有動力繼續保持這樣的行為,並且努力做得更好。
  • 誇孩子,別總說:你真棒!用這幾句話誇孩子,越誇孩子越優秀
    一、父母存在的誇讚誤區 1、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誇讚別家孩子 相信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的常規操作是:你看誰誰家的孩子又考了多少分,又在班級前三,我怎麼生了你這個這麼笨的孩子。
  • 千萬別說「你真棒」了!誇孩子應該這樣誇
    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應該多表揚孩子,給予孩子鼓勵、信心和正能量。但是除了一句空洞洞的「你真棒」、和「你真厲害」之外,很多家長就詞窮了。今天就說一下怎樣有效的、豐富的誇孩子。再例如:你畫的畫顏色搭配很豐富,也很形象,這條直線你畫的很直,比以前進步多了。你在表揚做的哪一件事,這件事哪方面的表現比較突出,應該具體的指出來,而不是一句「你真棒」就完了。這樣的表揚能夠讓孩子明白自己進步在哪個方面,從而更加注意細節,更好的提升自己。具體的表揚也能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從而提高表達能力。
  •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你誇得越走心,孩子會越出色
    每一個孩子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希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和誇獎,然而很多的家長總是喜歡把「你真棒」掛在嘴邊,時間長了,孩子不僅不會進步,還會覺得家長的誇獎很敷衍,所以家長在誇獎孩子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一些技巧。,然後將這20個孩子分成2組,分別為甲組和乙組,每一組都在不同的房間,在實驗的開始,心理學教授給所有的孩子布置了一個很簡單的拼圖遊戲,並要求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拼圖,當這位教授到甲組的房間時,發現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拼圖,教授表揚了甲組並對甲組的孩子說:你們真棒,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
  • 還在誇孩子「你真棒」?一張表告訴你,這樣誇孩子才有效
    常見的表揚:「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厲害」...都不是正確的表揚誇獎。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採用正確的方式表揚孩子和激勵孩子,應該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認真學習和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不要總是泛泛地對孩子說「很好、你真棒、你真乖!」
  • 請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誇孩子就該用這3招,娃越誇越聰明
    隨處都能聽到「寶貝你真棒,寶寶你真聰明」,這樣好像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案例閨蜜小麗的孩子萱萱已經3歲了,由於婆婆家是三脈單傳,因此隨著這個男孩的到來,一家人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誇孩子聰明。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孩子突然轉身跑去找爸爸說:「媽媽每次都說我棒,除了這個也沒有其他的話要說,媽媽是不是不想跟我說話啊?她是不是不喜歡我了?」聽完孩子的話,我一時間不知所措,軒軒爸走過來說:「你想想孩子早上是怎麼誇你的,把你從頭誇到腳,每一個細節都沒有錯過,你誇她就一句,『你真棒』,對比之下,就有點敷衍了。」
  • 誇孩子別再說「你真棒」,李玫瑾:熟記這幾句話,孩子長大有出息
    有種誇獎,會徹底摧毀孩子的未來,很多家長都在犯這個錯,卻遲遲沒有意識到。 我們只要在有孩子的地方就會聽見有家長在誇孩子:「寶寶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真厲害……!」這些口頭禪。但你知道麼?這樣的誇獎可能影響孩子的思維,會讓孩子變成「玻璃心」。
  • 別只會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15句話讓你花式誇孩子
    我發現很多家長在誇孩子時,大多只會說「你真聰明」、「你真棒」這兩句單調的話。不得不為家長的詞彙量捉急。並且心理學家不建議我們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建議我們多誇誇孩子的努力,多誇過程,而不是結果。
  • 千萬別再誇孩子「你真棒!真聰明」這5種方法,讓你誇出優秀娃!
    說到誇獎孩子,道理我們都懂,正確地誇獎孩子,會讓孩子更自信,更積極上進。但是說到怎麼誇,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非常之詞窮,只會說「寶寶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好厲害!詞窮就不說了,誇獎的方式不對還可能起反作用,會讓孩子極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變得「玻璃心」。要不說誇獎孩子是一門學問呢,這真的是太難了。誇獎孩子的時候,哪些方式是錯誤的,正確誇孩子的方法又有哪些?在開始說怎么正確誇孩子之前,咱們先用排除法排除明顯錯誤的選項。比如以下這些錯誤示範,有孩子的家長請勿隨意模仿。
  • 斯坦福教授:誇孩子你真棒是最低級的說法,聰明家長都用這幾句
    不過不得不說,誇獎式的教育方法也同樣需要技巧,簡單的一句"你真棒"並不能夠讓孩子從中獲得父母想要的激勵。孩子考試考了第一名,寶媽說了一句"你真棒",孩子卻說"我都聽膩了"樂樂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自打入學以來,成績就一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