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 年安全質量管理情況
1、2010 年公司安全總體平穩,從事故統計指標分析,杜絕火災事故、 管線破損事故和既有線行車事故, 發生輕傷事故 3 起(灼燙、機械傷害、車輛傷害各 1 件)。
2、獲集團公司安全樣板工地 11 個、工程總公司安全文明標準工地 1 個、工程屬地安全文明標準工地 1 個、中國建築業協會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誠信工地 1 個(詳見附件 1)。
3、完工交驗單位工程 57 件,其中,一次驗收合格的單位工程 57 件(19 個項目),完工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 100%。
4、認真開展工程創優和 QC活動,有 18 項完工投入使用的工程申報優質工程, 其中:獲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1 項,獲省(部)優質工程獎 7 項,獲xxxx優質工程獎 5 項,申報集團公司優質工程 12 項。有 18 個 QC成果參加集團公司 QC成果發表交流,獲一等將 7 個、二等獎 1 個、優秀獎 10 個,其中,獲獎的成果推薦參加上一級 QC成果發表,獲全國工程建設優秀 QC成果 2 個、xx省優秀 QC成果 5 個、工程總公司優秀 QC成果 1 個
5、2010 年安全生產費用投入 89802747.76 元,佔建安產值的 1.439%,滿足年度計劃要求。
6、2010 年組織 2 次綜合性安全質量大檢查,從 4 月份開始每月組織安全專項督查, 年度共檢 (督)查項目 54 個次, 檢(督)查發現問題 343 個,下發隱患整改通知 75 份,全部完成隱患整改並驗收。
7、組織專職安全員上崗和繼續教育培訓 126 人次,質檢員培訓 274 人次。
8、認真組織開展安全質量管理各項活動,在全國「安全生產年」和「安全生產月」活動中,按照國家、工程屬地政府、建設單位和上級部門的要求, 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普及學習《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處理條例》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等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 組織開展安全質量宣誓活動,深入宣傳「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指導項目開展隱患排查治理, 推行安全標準化作業。 通過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 安全知識競賽以及黑板報、 標語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方式, 達到了安全生產月活動目的, 實現了活動期間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二、安全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0 年公司安全質量情況總體平穩,但從現場管理狀況分析,機械傷害、坍塌 / 片幫、車輛傷害、高空墜落等慣性事故隱患依然存在,安全管理如履薄冰,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個別項目主要管理人員生產安全觀念淡薄,現場管理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不能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質量、安全與效益的關係, 受當前生產規模擴張、 使用的社會勞動力水平參差不齊的影響,存在重生產松管理, 超強度組織生產行為, 給質量安全管理帶來風險。
2、在一些項目,質量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能嚴格落實,制度執行力差,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現象時有發生,有些甚至不顧生產條件、技術標準冒險蠻幹不按設計規範施工,給工程質量留下隱患,威脅施工生產安全。
3、一些項目存在安全專項整治不認真,事故隱患治理不徹底,隱患排查治理走過場, 對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重大隱患治理不力,疏於防範,留下事故隱患。
4、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產基礎不牢固。一些項目安全生產投入與施工產值相比,仍然不足, 安全技術投入標準低, 安全保障能力薄弱,埋下事故隱患。
5、員工安全教育培訓不紮實,應急管理不到位,部分員工應知應會安全知識缺乏, 崗位安全技能不高, 不能正確應對和處置事故隱患。
6、職業健康安全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主要是對管理體系文件不熟悉, 不知道需要形成哪些記錄, 檢查時無法提供記錄來證明體系的運行狀況。
2011 年工作計劃安排
一、安全質量目標(指標)
1、杜絕因工責任死亡事故、杜絕因工多人負傷事故。
2、年因工重傷率控制在 0.3 ‰ 以下;年因工負傷率控制在
10‰ 以下。
3、杜絕重大設備、重大火災、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
4、杜絕既有線行車一般及以上事故
5、杜絕管線(自來水管、煤氣管、電纜、通訊光纜等)損壞事故。
6、工程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 100%,工程質量滿足業主及工程創優要求。
7、杜絕重大及以上質量事故。
8、爭創集團公司優質工程 5~7 個、省(部)優質工程 1~
2 個,國優工程 1 個。
二、實現目標(指標)的主要措施
1、進一步提高員工安全質量意識教育,要把勞務工、分包隊伍人員的崗前培訓作為安全質量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 充分利用周一活動、班前講話,組織員工學習《施工技術規範》 、《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提高員工的崗位技能和消除、預防崗位風險以及自我保護能力。
2、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按照國家新頒布的安全質量法律法規以及建設單位的通知文件要求, 在一季度完成 「安全管理制度」的修訂, 使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更加規範和完善, 安全管理行為有據可依。同時,要進一步落實國務院 《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精神(安質【 2011】1 號),嚴格落實各崗位安全質量責任,形成科學抓安全質量,鐵腕治安全質量,全員管安全質量的局面,把安全生產質量責任落到實處。
3、認真抓好隱患排查治理,落實責任,嚴懲「三違」 。嚴格按照建設單位和集團公司要求, 認真計劃布置檢查評價隱患排查治理各階段工作。 公司本部要組織開展好安全質量綜合大檢查和特種設備、專項方案實施情況的專項檢查;項目(工區)項目經理要組織好每月的定期檢查和節假日、異常災害氣候前後的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按「三定一落實」的原則,立即落實整改,對不能及時整改的, 要制訂整改計劃限期完成整改。 各部門、崗位要嚴格按照「一崗雙責、崗崗有責」的要求,認真落實崗位安全質量責任,項目主要負責人要組織開展好「一崗雙責」落實情況的考核,獎優懲劣,獎勤罰懶。項目(工區)專職安全員、質檢員,要加強現場巡查,對不按《施工技術規範》 、《安全技術規程》 組織施工的行為要立即進行糾正, 對涉及作業人員施工安全的 「三違」 行為和影響主體結構工程質量的違規施工行為要按照規章制度要求,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
4、加強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和監管,安全資金的投入應按標準化的要求, 為員工配備合規的個體防護用品, 配置必備的監測設備和安全防護裝置,要有不少於 50%的在建項目要安裝視頻監控和自動監測記錄等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安全監管技術含量,提高現場安全防護監控水平, 實現本質安全型管理。 對臨電設施投入不足問題,要下決心安排專項資金,購買、 更換符合規定的分配電箱、 開關箱, 更換分配電箱、 開關箱中不符合規定的短路、過載、漏電保護、隔離開關等電器裝置,確保臨電使用滿足安全標準化管理要求。
5、加強關鍵工序過程控制,爭創更多精品工程。隧道工程應針對不良地質、煤層瓦斯、 突泥湧水等進行有效預防,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圍巖量測和瓦斯檢測工作; TBM、盾構等大型設備吊裝,要制訂吊裝方案,並嚴格執行方案專家論證、審批手續,盾構掘進應合理選擇掘進參數,做好同步注漿、二次補充注漿、管片姿態和地表隆陷控制; 加強對豎、 斜井提升設備、 龍門吊(行吊 )、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以及火工品的管理,抓好機械傷害、車輛傷害、 坍塌、高墜、 觸電等主要危險、 危害因素的日常監管,使現場的危險、 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抓好隱蔽工程的質量管理,分包隊伍施工,隱蔽工程必須堅持全過程旁站監控施工, 確保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可控; 抓好結構工程外觀質量管理, 針對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的蜂窩、 麻面、水氣泡和漏漿、 錯臺等質量通病,要成立 QC小組進行科技攻關,優化方案開展工藝創新,實現產品質量上臺階,生產更多的精品工程。
6、加強專職安全質檢人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專職安全質檢監管網絡的作用。按照年度培訓計劃,按片區對專職安全、 質檢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工程驗收標準》培訓,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7、加強內部體系審核管理,針對部分管理人員不熟悉公司三合一管理體系文件的實際情況, 要通過參與項目內審過程進行宣貫,必要時對項目管理人員組織專項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