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伊朗電影邂逅印度雲端之上 《小鞋子》導演新作驚豔登場

2020-12-23 騰訊網

  如果你看過伊朗電影,很可能聽過這些電影的名字:《小鞋子》《天堂的顏色》《麻雀之歌》……

  當初受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影響, 伊朗湧現了一批優秀的電影導演,上述影片的導演馬基德·馬基迪(Majid Majidi)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之前提到的《小鞋子》拍攝於1997年,幾乎成為伊朗電影在國人心中的代表作,在豆瓣上有20萬人看過,9.2分。在IMDB是8.3分。

  馬基德·馬基迪擅長通過現實主義的紀實美學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愛、以及對於普通人的關注。

  他最新的一部電影是《雲端之上》(Beyond the Clouds),之前在北影節展映時即獲得一致好評,也打動了北京的許多觀眾。

  電影將在5月24日也就本周五在中國院線全面登陸上映,也是今年他60歲獲得的最好禮物之一。

  可是這位值得尊敬的伊朗導演這次執導的電影居然是印度題材。這是為什麼呢?

  他曾經在孟買逗留期間就透露過,拍攝《雲端之上》的初衷來自印度傳奇電影人薩蒂亞吉特·雷伊(Satyajit Ray)。

  「像雷伊這樣的電影製作人向全球觀眾展示了印度的文化、豐富的傳統和普通人的生活。我通過他的作品了解到印度的很多方面。這些願景和形象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所以我的夢想是在他的土地上製作一部電影。雷伊的觀點對我很有價值,我喜歡他所做的一切,因此製作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對他及其作品的欽佩。「

  薩蒂亞吉特·雷伊是誰呢?他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電影製片人之一,出生於加爾各答的一個孟加拉語系印度教徒家庭,該家族在藝術和文學領域很突出。他先後執導了36部電影,包括故事片、紀錄片和短片。1965年就曾獲得印度政府頒發的蓮花士勳章(Padma Shri)。

  雷伊是印度和全球孟加拉社區的文化偶像,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其他著名電影製作人都受到他的電影風格的影響,比如我們熟悉的日本導演黑澤明。黑澤明曾經說過:「沒有看過薩蒂亞吉特·雷伊的電影,那就像來世界一趟卻沒有看過太陽或月亮。」

  最近北京電影節的展映影片裡有幾部老的印度電影作品《大地之歌》、《大樹之歌》、《大路之歌》,就是稱為世界電影巔峰之作的「阿普三部曲」,都是他的作品。

  在現代主義藝術電影浪潮中,和雷伊齊名的導演還有伯格曼、安東尼奧尼等人。

  從薩蒂亞吉特·雷伊到馬基德·馬基迪、從「阿普三部曲」到《小鞋子》然後《雲端之上》。這些淵源,註定後者也是你不可錯過的影片之一。

  說到這部電影,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雲端之上》在孟買選角時,寶萊塢知名女星、我們的女神迪皮卡·帕度柯妮(Deepika Padukone)曾經有過試鏡。

  她當時穿著褪色的超大紅色庫塔(kurta)和綠色的沙瓦卡米茲(salwarkameez)。如果她當時被選中,我們就會看到迪皮卡扮演艾薩·安哈爾(Ishaan)的銀幕姐姐。但是很可惜,她落選了。

  雷伊曾經解釋過這一遺憾:「我想和迪皮卡一起工作。但對於這部電影,我們認為我們將採用所有新面孔。我們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我們不想要經驗豐富的面孔。」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可以看得出導演在意的是電影本身的風格和質量,用更加平民化一些的演員,更加符合《雲端之上》的氣質。

  不通過當紅明星去迎合粉絲經濟、迎合票房,這也是一位真正優秀的導演具備的素質。

  電影《雲端之上》雖然講述了底層民眾的生活,有現實裡的殘酷、生活夾縫中的掙扎以及種種的社會問題,但導演並沒有刻意通過苦難去催淚觀眾的內心。他會告訴我們,多舛的命運裡總會照進暖暖的陽光。

  所以並不用擔心整部電影看完會沉悶或者壓抑。

  有人說只有「復聯」之類的科幻大片才值得在影院裡享受視聽衝擊,其實並不然,有一種印度題材電影就是屬於在影院裡才能獲得最佳享受的。就像前段時間熱映的印度電影《鋼琴師》裡面隨著劇情起伏的鋼琴曲、或者是《印度灰姑娘》(又名《孟買夜未眠》)裡面看似簡單沉悶卻寫實的畫面。都需要在很安靜的環境以及氛圍,才能帶來視覺的聽覺最細膩的敏感度。

  《雲端之上》也不例外。

  對於印度的鏡頭表達以及畫面、衰敗的詩意、光影度裡的膠片感,加上唯美的配樂,都值得在影院裡觀看這部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配樂是印度的著名音樂大師A·R·拉赫曼(A.R.Rahman),裡面收錄了他的十三首曲子。

  A·R·拉赫曼曾獲得過14次印度電影觀眾獎、2次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樂譜和最佳原創歌曲)、2次葛萊美獎、1次英國電影學院獎、1次金球獎。我們熟悉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裡面就有他的配樂。他也曾經在2010年獲得過蓮花士勳章,我們熱愛的米叔——阿米爾·汗也是在這一年同時獲得了蓮花士勳章的。

  實際生活裡,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沉淪或困惑,找不到方向,這和你我是否貧窮無關,但人性的光芒包括親情的力量總在指引我們前進。

  來一組中國內地版《雲端之上》官方海報,非常美好。而電影更加美好。

  優秀的電影尤其是印度題材電影,近年來持續走上中國院線,為影迷們的業餘生活注入了一點不一樣的色彩。

相關焦點

  • 伊朗名作《小鞋子》導演來華講座
    時光網訊  昨日,2018吳天明青年電影高峰會電影大師講堂力邀有「伊朗史匹柏」美譽的電影大師Majid Majidi(馬基德·馬基迪)為青年電影人帶來以「觸碰人性,伊朗電影的魅力」為主題的課程。
  • 《小鞋子》伊朗名導馬基德透露,明年開拍一部中國電影,很可能就在...
    據悉,馬基德導演此行是應天鵬傳媒邀請,計劃在天鵬傳媒設立導演工作室,深度開發合作「一帶一路」的故事。他也是繼著名國際電影大師比利·奧古斯特導演之後,又一名與天鵬傳媒結緣「聯姻」的國際電影大師。馬基德·馬基迪的加入,也是天鵬傳媒拓寬國際化發展前景,完善國際化團隊建設的重要一步。亦是伊朗電影人與浙江故事的續寫,也是兩國文化深入交流互動的新開始。
  • 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很快來中國拍一部兒童電影
    同時,亞洲影視周的重要內容——「電影大師對話」也在北京舉辦。來自伊朗的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出現在「亞洲電影與文化傳承」的主題論壇上,跟陳凱歌、日本導演山田洋次、俄羅斯導演費多爾·邦達爾丘克、印度演員阿米爾·汗以及越南導演陳英雄等六位嘉賓一起探討亞洲電影的未來發展和合作前景。藉此機會,記者對馬基德·馬基迪進行了專訪。
  • 《雲端之上》公映 四大看點打造今夏最動人電影
    塗鴉牆前開心聊天由《小鞋子》的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電影《雲端之上》今日正式公映,該片是這位奧斯卡提名導演首部登陸內地院線的電影。今日片方發布一款全新的導演特輯,並曝光三大看點。視頻中導演用中文向觀眾問候,詳解了關於電影的真摯主題以及拍攝動機,誠意為自己的新片打Call,並與觀眾一同見證這部高口碑電影的到來。《雲端之上》以「大男孩」的視角,講述了一個現實與溫暖並存的故事。
  • 伊朗國寶導演馬基迪看上杭州,《小鞋子》《太陽之子》之後要拍一部...
    馬基德透露自己在拍經典作《小鞋子》的時候,在伊朗海選了兩萬人,才選出兩個最合適的演員。要知道,張藝謀一向喜歡海選謀女郎,而最新謀女郎面對的競爭對手也只有3000人,可見馬基德對演員的看重,「我認為選對了演員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則要是用你的基本功去拍攝完成。」馬基德·馬基迪是伊朗著名的導演、編劇、製片人。
  • ...但是經典藝術可以永遠留存 | 專訪伊朗電影導演馬基德·馬基迪
    馬基德·馬基迪:伊朗著名導演,編劇,1959年生於伊朗德黑蘭,畢業於戲劇藝術學院表演專業,從80年代開始拍攝自己的短片和紀錄片。1992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劇情片,也是從那時起,他成為伊朗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1998年的《小鞋子》成為首次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伊朗影片。2020年執導《太陽之子》。
  • 89分鐘的愛-伊朗電影《小鞋子》
    引用《藝術百家》的一段話,來總結《小鞋子》影片和導演:將最單純本真的故事帶回電影,在悲傷的情緒中注入幽默感和溫情,在樸素的講述中飽含深情,將一點點積蓄的感情悄無聲息的滲入觀眾心田。《小鞋子》劇照本片拍於1997年,國繹《小鞋子》又名《天堂裡的孩子》,是極具國際影響力的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的作品。
  • 《小鞋子》一部非常典型的伊朗電影
    《小鞋子》是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一部非常典型的伊朗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以孩子為影片主人公,用他們的視角來闡述所生活的底層的世界。這些影片的故事情節大多比較簡單,但卻泛著一股生活的苦澀與孩子的純真,從而更能觸碰到觀眾的內心深處。
  • 《小鞋子》,一部超感人的伊朗電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伊朗的高分電影《小鞋子》,這部電影撬開了奧斯卡的大門,電影緊湊的情節故事,感人的兄妹情誼,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平民故事,這就是伊朗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由馬基德馬基迪執導。
  • 伊朗國寶級導演馬基德受聘國美影院客座教授 助力學校戲劇與影視...
    學院匯聚了國內外著名電影人MARY(雪美蓮)、劉健、杜海濱、張獻民等名家。馬基德導演的加入為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的學科專家團隊注入新力量。好萊塢電影製造了影像夢境的酷炫與華麗,伊朗電影則是讓我們朝向生活,發現現實中的真理與感動,那種微小的戲劇性、平靜的感動、單純的力量以及沉默的詩意。這種詩意可以發顯人性,這種力量可以承載人道。高世名指出,馬基德導演的作品是伊朗電影的傑出代表,無論《小鞋子》還是《太陽之子》,都呈現出當代生活的詩性和現實的深度,令我們感同身受,卻又一言難盡。
  • 「讓愛在黑暗中發光,讓善良在泥濘中重塑」|《雲端之上》
    由《小鞋子》的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電影《雲端之上》正式公映,該片是這位奧斯卡提名導演首部登陸內地院線的電影。《雲端之上》以「大男孩」的視角,講述了一個現實與溫暖並存的故事。向來關注底層家庭和情感羈絆的導演,馬基德·馬基迪這次將目光投向了印度底層家庭,片中幾位角色雖然遭遇到來自命運的冷酷玩笑,但仍然直面生活的困境。
  • 伊朗電影NO.1,質樸家庭情《小鞋子》
    隨著全球影視行業的高速發展,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我們看過超大投資的《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看過劃時代美輪美奐的3D電影《阿凡達》,看過史詩級巨著《指環王》三部曲,還看過商業巨製「漫威宇宙」電影,不客氣的說一句:現在能拍的類型和大場面,在過去二十多年裡,全都出現過了。
  • 伊朗電影《小鞋子》: 有一種窮,叫「人窮志不窮」!
    伊朗電影《小鞋子》是1997年的電影,直到如今仍然是經典,每看一次,都感動到淚流滿面。兩個孩子是主演,沒有大場面,沒有特效,就是安靜地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我想,這才是電影最本質的一面,也是我們熱愛電影的理由吧。在豆瓣電影得分9.2,排名62名的《小鞋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阿里在去幫妹妹取修理的舊鞋時,把舊鞋弄丟了。
  • 專訪丨《小鞋子》導演:今天誰還會關注昨天發生的事情呢
    《小鞋子》的導演馬基德·馬基迪來中國了。在知名的伊朗導演裡,馬基迪可能是來過中國次數最多的一位。而馬基迪這個名字,對許多中國影迷來說,也有某種特別的意味——因為《小鞋子》,我們認識了伊朗電影。關於馬基德·馬基迪,最出名的是他的「天堂三部曲」:《小鞋子》《天堂的顏色》《巴倫》。
  • 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以兒童視角詮釋電影藝術真諦
    伊朗著名電影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在三亞市海棠灣與青年導演及影迷見面交流。特殊時期的這場分享,更顯得難能可貴。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出席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活動199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獎《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讓許多影迷領略了伊朗電影的細膩和人文魅力。
  • 《小鞋子》:寧靜而奇妙的伊朗電影,兄妹兩人同穿一雙鞋
    伊朗,一個流逝於歷史中的波斯王國,觀影之前的劇情簡介讓我理所當然地以為影片中充斥的無非是戰爭、憐憫、同情,觀後卻發覺反倒是自己被無形的慣性思維所捆綁得嚴嚴實實。《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由馬吉德導演,講述的是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孩子內心純真得不值一提的願望,就像是獻給成人的童話故事,簡單卻美好。美好在於鏡頭美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妹妹在學校中測試跳遠和集會時打量別人的鞋子。
  • 伊朗高分溫情電影《小鞋子》,願你看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今天喵喵來給大家介紹一部豆瓣9.2高分的伊朗電影經典作品《小鞋子》,非常值得多次觀看。這部電影已經把喵喵看哭了很多遍了,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部部真摯動人的好電影,一部流淌著生活味道的好電影,一部每看必哭的好電影。
  • 這部被稱為最純真的電影:伊朗的《小鞋子》你應該看過吧?
    今天大顛來給大家推薦一部被稱為最為純真的電影——《小鞋子》,這是非常乾淨清澈的伊朗電影,樸實又清新,處處洋溢著人情味,但並不是一味的賣弄博同情,很溫暖正能量的片子哦。獲獎情況:榮獲1998年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影片、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 馬基德·馬基迪:伊朗的泥土與詩
    當代伊朗電影在如今喧囂浮躁的社會裡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度的人文關懷引發著觀眾的深度思考;其中伊朗兒童電影之父——馬基德·馬基迪導演更是植根於伊朗的泥土,以兒童或青少年的視角,用寫實的電影鏡頭來對伊朗社會現實問題進行詩意化的敘述。
  • 電影指南 | 七龍珠VS阿拉丁神燈,想許啥願望你說!
    電影講述了善良的窮小子阿拉丁和茉莉公主浪漫邂逅,在能夠滿足主人三個願望的神燈精靈幫助下,共同踏上尋找真愛和自我的魔幻冒險故事。影片於2019年5月24日在北美、中國同步上映。看點:五月天給歌迷的一場電影演唱會這是一部紀錄片性質的音樂電影,受眾直接瞄準了熱愛音樂的觀眾以及五月天的粉絲。這種模式的電影在國外已經相當成熟,例如著名的披頭四樂隊就推出過自己的演唱會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