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社2021年第1期社課
烤火
出題人:莊子云。
體裁:詩、詞、聯、賦、書、畫、篆皆可。
徵集範圍:社內、社外不限。
點評人:
坤社2021年第1期社課共收到12首詩詞作品(詩9首,詞3首)及書法作品1幅,本期社課邀請了詩詞資深大咖辣齋、潘靜如、王金龍、高語含進行點評:
辣齋,皖人,唐社社長。
潘靜如,字拜石,江蘇灌南人。現供職中國社會科學院。著有《民國詩學》。
王金龍,字在田,號緩堂,入燕鳴詩社,宛社,坤社等,曾做中學教師,大學學報編輯,《南陽文化》執行主編,現為南陽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姚雪垠研究會理事,文學博士。
高語含,字唯止,號忘川散人,別署六經無字齋,著有《老子疏義》等。詩宗山水派,唐社、承社、觀社社員。詩文散見各平臺刊物,有《嶺頭拾雲集》《月舟集》《松陰掃石集》,輯有魏晉玄言詩集《重玄集》、古賢五言集《性海玩波集》。
書法作品則由坤社社員,揚州資深文藝評論家、書法家、篆刻家孫凱歌進行點評:
孫凱歌,別署妄己齋。邳州人,定居揚州,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揚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揚州市篆刻藝術研究會會員、揚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揚州市淮左藝苑書法培訓中心專職書法教師、揚州市樹人中學特聘教師。
詩(9)
鄭子玉
無題
篝火餘灰尚有篇,病軀殘體又誰憐。
薄衣寒影孤燈畔,回夢狂名十五年。
辣齋:宛轉悠揚,頗有遠思。然覺前三句過於冗長,非七絕法也。
潘靜如:此種是清末詩家效龔習氣,至情不改,有得有失。
王金龍:由烤火聯想自身,但留白太多,讀來如墜五裡霧中。
高語含:寫得出索莫之意,惟覺二、三句傷於露,當更於蘊藉中求佳。又「篝火餘灰」「病軀殘體」「薄衣寒影」太似,宜著眼句法變化。末句由定庵處得來,然原詩「十五年」有實指,故不宜輕蹈之。
胡一川
烤火有思
輕煙歸鳥起倉皇,待雪梅花透骨香。
煮鶴焚琴非我願,人間到底為糧忙。
辣齋:直白無隱,末句直抒胸臆。然覺不夠含蓄。
潘靜如:切一思字。末一結正夫子所謂「大哉問」。
王金龍:有巧思,奈何用字欠推敲,又和命題無關。
高語含:轉合大率得七絕之體,然造語或太熟,宜更琢磨。又稻粱之謀人皆不能免之,謂之無心乎風月則可,訾之以煮鶴焚琴亦過也。
程希
烤火
洪爐浩浩起炎煙,自此甘為爐內仙。
七七且看期滿後,敢驅日月換新天。
辣齋:別開一路,修仙得道,有良方也。然末句大言,非詩家語也。
潘靜如:系煉丹家言,自有標格。
王金龍:哈哈,此火豈能烤?
高語含:亦有章法,然題為烤火,此則直遁入爐中去,恐難切題。「爐內仙」殆謂孫悟空乎?通篇用此意而無落處,餘欲尋其寄託之實而不可得。末句宜再酌。
張浩然
觀梅
雪後梅枝葉漸疏,悄然破蕊冽香初。
庭前風勁堪伸骨,榻上爐紅始校書。
對卷尋章常慨嘆,倚窗驗夢總唏噓。
蒼山何日閒鷗遠,綠退雲溪待荷鋤。
辣齋:起承轉合自有章法,寄慨遙深。但遣詞造句似要加強。
潘靜如:似尚可再煉。
王金龍:梅花開時無葉。「庭前風勁」,為何「堪伸骨」呢?
高語含:首尾合律詩之常體。中二聯屬對尚妥,惟嫌「常慨嘆」「總唏噓」合掌,且「伸骨」非高格。又前三句皆寫觀梅,四句忽轉而言人,微覺突兀。「綠退」語佳,然是秋時景,用於此章則少鋪襯。
王幼真
烤火
值彼霜雲肅氣天,燎爐座上瀉寒煙。
微光隱約祝融血,慘勢參差天柱年。
欲待餘溫持枕夢,轉將殘燼認桑田。
晚來冷暖與經疫,一擲人間向火燃。
辣齋:聯繫現實,文質彬彬。然覺表意過於吃力。
潘靜如:構思佳,詞章則有待精進。
王金龍:「瀉」字不確。頸聯有味。
高語含:「天」字犯復,「祝融血」不知何典,以狀爐光未免不類。腹聯刻意求奇,亦饒巧思,然夢不可輕言持,尖新之語合用尖新之意匹之。若宋人謂「到今持夢渡楊瀾」則自佳,翻用於此則不切也。
靜廬
烤火
攬書聊對小爐紅,知是消寒第幾逢。
病後吟哦讓東野,人間憂樂屬堂公。
芋魁未熟閒催雪,白屋成雕好兆豐。
數點烏銀相厚意,得暄不用費春工。
辣齋:意象紛然,切合題旨,比興兼具。然似嫌造句太用力。
潘靜如:義不必深遠,而詞必工。尋常社課,此為近法。
王金龍:頗切題,有意味,詩人風神,可以想見。恕我不知「堂公」指誰。
高語含:尾聯佳。三聯用流水對,意亦好,然恐「白屋成雕」非詩語也。又「第幾逢」「堂公」等語宜再酌。
虞鴻超
烤火
獨浸寒風向灶堂,卻逢情侶兩三雙。
身為燈泡已生熱,何苦爐邊拾狗糧。
辣齋:用現代語入詩,妙趣橫生,一粲。然嫌過於直白俚俗。
潘靜如:作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此卻離得太遠。
王金龍:哈哈,既然「情侶兩三雙」,大可不必「生熱」。
高語含:「雙」字出韻。此所謂以新詞語入詩者,頗饒諧趣,惟嫌太滑耳。
孫凱歌
烤火
落葉枯枝可做柴,千迴百轉土裡埋。
老翁燒火塵灰色,炭賤心憂在市街。
辣齋:有憂患。然則今世尚有賣炭者乎?
潘靜如:前二句甚好(裡當改中,如此方合平仄),後兩句卻遊移湊泊,可惜了。
王金龍:前兩句似說煤,後兩句卻說炭。從《賣炭翁》著想,不能奪胎換骨。
高語含:「裡」字出律。此篇立意尚可,然現代語感猶重,當更覽前修之所作也。
芥齋
庚子雜詩(八五、十一月廿一,坤社第四次社課,以「烤火」為題,火盆、壁爐、電暖均可。洪瑋以電熱地毯暖足矣)
賢士無人庇,欣然屋漏安。
一方加熱毯,足暖豈身寒。
辣齋:自然達意。然似覺過於隨手。
潘靜如:得一穩字。
王金龍:安貧樂道,可嘆可嘉,惜與烤火無關。
高語含:造語宜更琢磨。又既雲加熱毯,則不惟能覆足也。
詞(3)
痴慧
南鄉子·燒爐火
予憶高堂,執鉗添木火爐旁,火沒添薪煙可復,無顧,木垢逢頭白髮駐。
辣齋:很有畫面感,表達流暢。然覺過於直白無味。
潘靜如:思親一題,貴摯,此則稍泛。或以此調短,未容鋪張耶?
王金龍:以文為詞,可商。
高語含:「予」「復」字出律,「木」「添」等語犯重。又「木垢」有生造之嫌。宜多讀詞以生語感也。
古清
浣溪沙·歲晏感懷兼賦坤社社課烤火
鶴雪迴風洗六街。梅花一萼壓寒來。玄姿霧豹動吟懷。
鐵笛幾吹泉客淚,銅荷孤對櫟樗材。瓶笙狂沸滿西齋。
辣齋:高屋建瓴,得力,讀之令人增氣。然似離烤火稍遠。
潘靜如:鬯甚!
王金龍:頗見功力。「泉客」對「櫟樗」,小疵。
高語含:下闕對語頗可觀,惜詩味稍重耳。又浣溪沙調體貴妥溜,當以一氣下貫為佳,「鶴雪」「霧豹」語太刻琢,則易澀矣。「壓寒」「狂沸」力俱大,然前深沉而後跳浮,宜於此辨之。
歸山齋
河傳
風冽。飛雪。滿龍沙。寒破山關水涯。徹宵枕中聽塞笳。梅花。想來無子些。
早叫紅兒添獸炭。香閣暖。睡起還慵懶。擁狸奴。閒讀書。紅爐。一杯能飲無。
辣齋:脈絡清楚,文字流暢,一氣呵成。惟覺意象過於陳舊。
潘靜如:雪中烤火,狸奴在側,此體優為之。几上一杯,想是紅酒?
王金龍:詞句甚佳。沙字出韻。上下兩片欠關聯度。
高語含:頗得詞體,末句化用白樂天處亦甚自然。惟覺上下片稍不諧,宜於過片更加著力。
書法(1)
楊文強
書白居易《問劉十九》
孫凱歌:此作取法章草,又有行草筆意,線條厚重,若在連帶上多一些,則更佳。
入社投稿(作品不少於10首):kunshe@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