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感染新冠病毒的武漢大夫易凡和胡衛峰,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終於被救回,卻臉色發黑,引發各界關注。
昨晚,他們的主治醫生,武漢同濟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樹生做客《新聞1+1》節目,介紹了這兩位醫生的最新情況。
1.胡醫生的狀態如何?
李樹生:胡醫生已經成功脫離呼吸機有10天了,現在還需要藉助小流量的鼻導管吸氧,呼吸的問題在慢慢恢復。但是,胡醫生遺留了腎臟的損害,需要隔天做一次透析。他已臥床99天,身體狀況比較虛弱,除了在床上可以坐起來外,暫時還不能下地。
由於治療的時間很長,胡醫生有一些心理障礙,會不停地和查房醫生說話。目前,我們對胡醫生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包括身體康復和心理康復,病情在一點點好起來。
2.他們的器官受損程度有多嚴重?
李樹生:很多重症病人都有內分泌功能的障礙,例如由於激素水平不正常,很多病人臉色看上去比較灰暗。綜合專家會診的意見,他們臉色發黑主要和前期接受的同一種藥物治療有一定關係。他們所使用的藥物在說明書中就指出,藥物會導致臉部和頭、頸部的色素沉著。
3.易醫生何時可以出院?胡醫生何時可以離開重症病房?
李樹生:易醫生除了身體的恢復外,心理上也有一定的問題。目前,他的肺功能還未完全恢復,活動還會出現缺氧的現象,小便沒有達到正常標準。對他來說,如果生活能夠自理了,出院就會快一些。
而對於胡醫生來說,我們每天都對他的器官功能進行評估,並幫助他進行康復訓練。對他來說,時間會稍晚些,目前還未達到出院標準。
4.他們體內受損的狀況如何?會不會有後遺症?如何恢復和治療?
李樹生:對於所有的危重症患者而言,都合併有不同程度的某個器官的功能障礙。其中,首當其衝的是肺功能障礙,其次是腎功能障礙或是肝功能障礙,還有嚴重的心理障礙。這兩位醫生都是42歲,可能會慢慢好起來,後期除了針對器官功能的藥物治療外,心理幹預也很重要。
5.目前,武漢中心醫院副院長王萍也在治療中,她的情況怎麼樣?
李樹生:她現在的情況比較危重,還保留有器官切開,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目前,她神志完全清楚,好起來的欲望非常強。針對像她這樣的危重症患者,我們每天都會組織專家會診並進行幹預。王萍現在每天在輪椅上鍛鍊兩次,看看電視、看看書,情緒還不錯。
【相關報導】武漢中心醫院兩醫生患新冠後皮膚變黑,系藥物致色素沉著
▲易凡在醫院接受治療。圖片/北京衛視視頻截圖
4月20日下午,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發文稱,武漢市中心醫院兩醫生感染新冠肺炎並治療後,面部皮膚顏色變黑,是因為在治療過程中使用了一種抗生素——多黏菌素B。其中一名醫生的同事稱,涉事醫生的皮膚顏色「會慢慢恢復」。
上述文章表示,多黏菌素B對腎臟等器官有不良反應,此外,大多數患者持續使用該藥物後會在頭面部、頸部及四肢等部位出現色素沉著,使皮膚顏色變深。「但停止使用多黏菌素B後,患者皮膚黑色逐漸消退並恢復正常,不會成為『黑人』。」
對此,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表示,病人出現這種情況,確實可能與藥物有關,有些藥物會有這樣的副作用。「我們也碰到過類似情況。」彭志勇說。
2019年6月,《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雜誌曾刊發文章《多黏菌素B導致成人皮膚色素沉著的文獻分析》。文章顯示,皮膚色素沉著為多黏菌素B獨特的不良反應,通常在多黏菌素B治療前期出現,起始於頭面部、頸部、胸部等部位,隨治療過程逐漸加重並蔓延至全身,停藥後緩解較慢,至少需要數月時間。該類不良反應可能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但具體機理尚不明確,可能與療程長短、累積劑量等相關,需要進一步關注研究。
據上述中日友好醫院文章介紹,患病的兩位醫生易凡、胡衛鋒是在1月底確診新冠肺炎的,並於3月2日轉至中日友好醫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分院負責的重症病區接受治療。「當時患者病情極其危重,在呼吸衰竭的基礎上有多器官功能受累和嚴重的繼發感染。控制感染是搶救兩位醫生患者生命的關鍵治療措施,根據病情需要,我們對兩位醫生患者使用了多黏菌素B等藥物進行治療。」
據媒體報導,3月30日,胡衛鋒已經可以正常交流;4月3日,易凡已經可以自主下地站立。
4月20日下午,胡衛鋒的一名同學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最近每天都與胡衛鋒聯繫,胡衛鋒的病情「在慢慢恢復」。「醫生說等他恢復好了之後,皮膚顏色也會慢慢恢復過來的。」
來源:央視網、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