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復活節法定假日期間,本來應該是歡聲笑語的一片,但卻有這麼一群人,她們還是不能與孩子一起愉快地休息玩樂,仍然在擔憂單程證的問題.
這些孩子遭逢喪父或家暴,或被遺棄等,陷入孤苦狀態,曾多次向港府要求批准他們的內地母親到港定居,但單程證無此名額,希望政府可爭取入境審批權,讓分隔單親家庭團聚,達成孩子團聚的願望。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指出,過去10年,這類兒童多次約見政府及請願,要求酌情批准他們的母親到港,但只有個別獲批,10年來只批了100個單程證,而港府只表示單程證由中方決定。
甚至嚴重的是有些孩子因為家庭分隔而面對生活及學習困難,因而患上了精神病。確實,讓小小年紀的他們,要獨立去面對這麼多生活甚至學習的壓力,真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啊!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香港有責任爭取合理團聚政策,現在更是有案例久等了17年還沒有獲批單程證。協會建議,中港政府應加速安排單親子女的內地母親,可獲批單程證到港,照顧子女。
前夫另結新歡拋妻棄子離婚失申請單程證資格
來自惠州的阿英,在中學時代與前夫認識,後來二人墮入愛河結婚,更誕下兒子熙仔。可惜好景不常,十多年前丈夫另結新歡,拋下妻兒,於是阿英開始獨立照顧當時在讀幼稚園的兒子。
阿英無法申請單程證,十多年來只能憑探親籤證來港照顧兒子,但需定期回鄉辦理續籤,才可以繼續逗留在香港,可是無法工作及申領綜援成為她們的大阻礙。
十多年來,兩母子主要靠熙仔的每月4,800元綜援金生活。現在居住在月租3,000元、僅可放下一張上下鋪的劏房。一貧如洗,阿英自責,熙仔小三那年,一度被醫生確診營養不良。
每月剩下1,000元買食物
在學習方面,由於偶爾與母親一起到內地辦證,熙仔的學習進度也受到了影響。升中後,熙仔的英文成績未能追上進度,老師建議外出補習,在捉襟見肘情況下,阿英近期終於決定在扣除租金後,再在餘下的1,800元生活費中,掏出800元給熙仔補習,但令生活百上加斤。
二人就只能剩下1,000元應付日常開支,阿英坦言現在每天都只能吃一頓飯,再也沒有多餘的錢。阿英大約2010年起,向政府商談申請單程證,但由於早已離婚,根本不符合申請家庭團聚條件;內地審批單程證當局又一直沒有酌情處理,因此她來港多年都無法工作賺錢,她一直只有一個心願:只希望早日獲批單程證。
阿英與熙仔的個案並不是孤例,從汕尾嫁到香港的黃小姐,同樣因丈夫有外遇,兩人感情破裂,獨立照顧現時8歲的傑仔。黃小姐表示,尚未與丈夫正式離婚,2017年時曾接近獲批單程證,由於丈夫一直拒絕籤署作實,所以未獲批准。所以她至今仍需每三個月返回汕尾續辦籤證,每次來回需約12天。
令黃小姐百上加斤的,是傑仔自幼確診讀寫障礙、過度活躍症等,默寫經常不及格。她指如果傑仔要經常請假與她一起回汕尾,只會更難追上學習進度。兩人沒有領綜援,現在寄居於親戚家中。黃小姐無法工作,她稱以前在內地就讀與醫學相關課程,如果獲批單程證,至少可以到老人院工作,賺一些家用錢。
內地單程證制度實施多年,回歸後至今有超過百萬內地居民持單程證來港定居,社會上因為有不同的聲音認為她們對香港公共服務等造成沉重壓力。但過去10多年來的新移民不僅質素有所增加,教育程度也很高,用實力證明了自身,是很有助於增加香港勞動力的群體。
目前香港參與審批單程證的過程是較為被動的,但不管怎麼說,家庭團聚是基本人權。孩子離不開媽媽的照顧,本就缺少了父愛,如果再得不到可以得到的母愛,這樣的孩子是多麼的可憐,多麼的可悲呢?!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於香港幼小中學校申請、國際學校申請、副學士研究生申請,港寶證件更換等事宜都可以諮詢小愛哦!微信:lovelifeedu,或撥打熱線電話:0755-82298633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添加微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