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原產於日本,2012年引進我國。紫薯含有18種胺基酸,膳食纖維的含量是米、面的10倍,維生素E含量是小麥的9.5倍,是一種生理鹼性食品,有利於維持人體健康所需的酸鹼平衡。富硒紫薯是紫薯的新品種,每千克鮮薯有機硒含量達到0.01mg以上,花青素含量達到200mg,經常食用富硒紫薯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血壓、保護肝臟。一般紫薯毎667㎡產量可達3000~4000kg,毎667㎡效益在3500~4000元左右。
在北方來說紫薯一般一年種植一茬,南方雖然也有種植兩茬的,但是反季的紫薯口感和含量都很差。溫度在15度以上的情況下,扦插越早越好,一般春薯4月下旬到5月份扦插為好,薯苗以橫斜插為好,深度栽入三個節為宜,節間結薯就多。最遲也可以在7月底以前插種,但影響紫薯的產量。根據不同土壤肥力和特性確定合理的扦插密度,間距一般為18-22釐米,土壤肥沃的田地每畝扦插紫薯苗3500株左右,土壤偏瘦的田塊在4000株左右。紫薯翻滕打亂了養分輸送,一般要減產30%,只能提滕、抓松、扯斷根毛。提滕時不要打亂方向,仍放回原處。由於紫薯滕蔓生長力旺盛,節間不定根較多,提滕是提高紫薯產量的關健。紫薯病蟲害較少,但不能麻痺大意,地下害蟲有地老虎、紅螞蟻、應用敵百蟲、石灰或其他農藥。
1、選好紫薯種子 紫薯的品種很多,適合浙江種植的有:日本紫薯王、紫羅蘭,浙紫一號、越南早熟等。首先是要選好種子,準備育種的紫薯在地上要多養幾天,使得薯塊成熟,從土中挖出來後在太陽下曬兩天,使得種子乾燥,並殺滅病菌,最好整棵成串貯藏,以減少薯塊的創傷,一般採用地窖式保溫保暖技術,保證種薯貯藏質量。
2、 適時育苗 在2月中旬溫度達到15度左右時,可以出窖育苗,先做好苗床,將種子橫放連接排在苗床上,行間距5公分左右,蓋上細土,用噴霧器將土噴溼,蓋好地膜,覆蓋天膜,保溼保溫,到芽苗長到20公分以上時,就可以剪插到大田裡去。
3、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主要抓好保溫、保溼、通風等措施,以溫度為主。出苗前,晚上要蓋草簾,保持床溫25-35℃。出苗後溫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溫灼苗,如膜內溫度超過30℃,要及時通風散熱,防止燒苗。寒潮來臨時要做好保溫工作。種薯出苗前一般不澆水,以利高溫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過幹,可用噴霧器在苗床上噴清水。出苗後要注意苗床溼度,當苗床發白時要及時澆水,溼潤床土和澆灑稀人糞尿,以促進薯苗生長。種薯萌發以後就要施肥。第一次「紅芽」期,一般以稀薄人糞尿為好;當苗高10-13釐米時,可進行第二次追肥,用人糞尿或尿素追施。每次施肥後,都要用清水潑澆洗苗,防止肥料粘附幼苗而引起燒苗現象。培土可分2-3次進行,苗高10釐米左右,即可進行第一次培土,隔一周進行第二次培土,共培土3-5釐米。培土最好用肥沃疏鬆細土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均勻撒入苗床中。培土可與施液態肥料結合進行,做到先培土後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結合,以利早發、多發新根。
4 、施足基肥: 紫薯是高產高效作物,需肥量較多,加之起壟栽植,不便追肥,土壤肥沃的地塊,一次性施足基肥是最省力的。一般畝施優質有機肥40-50擔,氮、磷、鉀、複合肥35-50公斤,有機肥全部耕前撒施,複合肥起壟時作包心肥。
富硒紫薯一般一年種植一茬,在大田氣溫穩定在15℃以上的情況下,扦插越早越好。春薯一般在5月中旬扦插,著重栽插質量,合理密植。
防治病害在育苗時用40%多菌靈800~1000倍水溶液浸種10min,或栽插時浸根。
壯苗標準:百株苗重500~600g,苗高20~25cm,5~7個節,莖粗,節間短,葉片肥厚,頂三葉齊平,剪口漿汁濃,無病蟲害。春薯在當地終霜期過後即可栽插,爭取適期早栽,一般在4月下旬栽插;夏薯要求在前茬收穫後及時栽插。一般採用「一插二臥三抬頭」的改良水平栽插法,或蘸泥漿、留三葉栽插法。栽插時先挖窩,後澆水,再栽苗覆土。澆水時注意不要將水濺到秧苗外露葉片上,以提高成活率。栽插時不同品種苗分開栽插,選無病蔓頭苗,大、小苗分開,埋三葉栽插,種苗斜插入畦面。扦插後用腐熟人糞尿追肥淋施確保活棵,扦插成活的紫薯苗,需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根據不同土壤肥力和特性確定合理的扦插密度,株距一般為25cm,行距為75cm,每667㎡扦插紫薯種苗3000~3500株。
10月中下旬選晴好天氣適時收穫。適時收穫可以降低薯塊腐爛率,增強耐貯性。貯藏前精選剔除病、爛、傷、殘薯或小薯,選用薯形好、無損傷的薯塊作種薯貯藏。入窖時做到輕起輕運,當天起收當天入窖,不讓薯塊在田間露天過夜。貯藏期間管理要經常檢查,調節好溫、溼度,窖溫控制在10~13℃之間,溼度保持在90%左右
富硒紫薯耐貯藏,適合中遠距離運輸,是鮮食農產品中較有開發潛力的產品。引種富硒紫薯栽培技術,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特色產業、實現農業增效、促進農民增收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對豐富農產品市場,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農產品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