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到這一年齡,父母就該參與進來,不然可能影響學習成績

2020-12-22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我們常說養育孩子,其實包含兩個方面,分別是撫養和教育,老人幫忙帶娃頂多可以照顧飲食起居,滿足於養,而育則需要父母教育,老人帶娃確實可以幫助年輕父母減輕壓力,但是等娃到了一定的年齡,父母就必須要參與進來,否則學習可能受影響。

老人帶娃怎麼會影響孩子學習?

0~3歲的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只要滿足飲食起居等基本生活需求即可,老人完全可以承擔著這個任務。而3~6歲是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黃金期,而所謂的「隔輩親」可能會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習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力。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成績的好壞差距不在智力,而在於專注力,多數孩子上課容易走神、寫作業拖拖拉拉,都是專注力不夠,而老人帶娃不容易培養專注力,原因有倆。

(1)老年生活比較隨意,缺少時間節奏感,想做什麼做什麼,跟隨老人時間長了,孩子缺少時間觀念,並且老人可能對孩子沒那麼嚴厲,很多孩子都喜歡放學回家後先看電視、玩遊戲,等到父母下班回家再做作業,長此以往,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自然會受影響。

(2)老人容易過度關心孩子,比如當孩子專心畫畫、玩玩具的時候,老人一會兒虛寒溫暖,一會兒拿喝的遞吃的,當孩子頻繁地被幹擾和打斷,專注力就會比較差,這就會影響到學習。

專注力是學習的基礎能力,多數父母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為了提高成績,可是最終的效果甚微,其實,孩子缺少專注力,不管做啥都難靜下心來,花再多的錢也會打水漂。

專注力的強弱決定學習的好壞

專注力是所有認知能力的基礎,是孩子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計算能力、空間能力、語言能力的前提,專注力強的孩子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專注力的強弱不同於智力,它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後期的訓練得到鞏固和提升,有一個殘酷的事實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學習這件事光靠聰明是不夠的,關鍵是需要強大的自律性,這也是優秀的人、成功人士做具備的共性。

高度自律的人都有很強的專注力,他們可以靜下來持續堅持做一件事,而3~6歲是孩子習慣形成的關鍵期,當孩子行為墨跡、缺少時間觀念,都需要嚴加管束,一旦形成散漫的習慣,做什麼事情都很難成功。

專注力強的孩子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的學習氛圍中,信息處理速度非常,腦子時刻跟著老師的節奏轉,為此,成績往往名列前茅,而專注力差的孩子上課時而發呆、眼神遊離,時而扣這摸那,等到心思再次回歸課堂上,已經落下了不少知識,作業不會寫,試題不會做,成績自然低。

為此,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勢在必行。

相關焦點

  • 隔輩帶娃,過了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了,越晚矛盾越多
    文|蛋黃育兒很多父母在生了孩子之後又沒有足夠的錢,請保姆,都會讓家裡面的老人來幫忙照顧孩子。這樣寶媽既可以輕鬆一些,也不耽誤上班。但要知道總是把孩子交給老人照看,讓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親子關係很容易變成畸形。
  • 老人帶娃何時「抽身離開」好?孩子滿這一年齡,就得交由父母
    老人帶娃有利又有弊,但是並不是帶娃時間越好,必須要在適當的時間交還給子女,父母更不能光顧著掙錢而當甩手掌柜。一般而言,0~3歲的孩子只要解決好吃飯、睡覺、穿衣等基本的飲食起居即可,這段時間可以將娃交由老人,他們的經驗豐富,可以清楚了解孩子是餓了、尿了、拉了、困了還是病了,剛好解決了新手父母的棘手問題,所謂隔輩親,老人照顧子孫時肯定也會上心、細心周到,這點父母大可不必擔心。
  •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段,父母就該親自帶娃,讓老人「退居二線」
    而且,老人幫忙帶娃,也比我們自己帶娃更有經驗一些。所以說,老人就成了年輕人心中帶娃的「不二人選」。,但是這並不代表老人帶娃就沒有弊端,從孩子的教育角度來看,老人帶娃還是有很大的弊端的。所以說,老人帶娃也應該分時間段,不能一直帶孩子,畢竟孩子是父母自己的,不是老人的。
  • 幫子女帶娃超過特定年齡,老人就該退出了,越晚矛盾越多
    家中長輩帶小孩是否合適?相信這一問題時常存在於寶媽寶爸們的腦海中。首先,隨著國內經濟高速發展,不少青年沒有時間照顧小孩。一旦照顧孩子,很可能就把工作丟了,沒有錢養孩子長大。但是,若將孩子一直交給長輩照顧,一來害怕長輩太過操勞,二來擔心孩子的教育跟不上時代發展。此外,孩子長期缺乏父母陪伴,親子關係也容易畸形。
  • 老人帶娃是很普遍的選擇,但老人帶娃陋習卻不能姑息,影響真的大
    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老人帶娃雖好,卻別讓這幾個陋習,影響孩子一生老人帶娃,是現實社會的最好選擇,但需要注意,別被老人帶娃的這幾個誤區,毀了孩子一生喲!
  • 孩子到這個年齡,最好不要再麻煩老人幫忙帶,不然對孩子影響很大
    導讀:孩子到這個年齡,最好不要再麻煩老人幫忙帶,不然對孩子影響很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到這個年齡,最好不要再麻煩老人幫忙帶,不然對孩子影響很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老人就該「撤退」了,父母親自帶才最好
    導讀: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老人就該「撤退」了,父母親自帶才最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老人就該「撤退」了,父母親自帶才最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帶娃,最晚不超過這個階段,年齡一到,父母還需「親自上陣」
    執筆:木子定稿:蘇子後如今,很多年輕的夫妻有了孩子之後,都會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娃,在他們看來,比起請保姆,身為家裡的一分子,老人帶娃會更讓人安心。但是,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段,還是爸媽親自帶孩子最好。可能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老人帶孩子,既能幫助寶媽減輕負擔,也能適當地給予寶媽一些帶娃經驗,但是,當孩子長大了,開始有自我意識的時候,父母就應該學會自己帶孩子了。
  • 李玫瑾:再忙也別讓老人帶娃!尤其這個年齡段,容易影響學習成績
    孩子成績的好壞,問題不在於智力,而在於專注力!——李玫瑾而老人帶娃,孩子的專注力可能受到極大的考驗!也就是說,孩子將來因為專注力的問題,很可能成為潛在差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論調?這個習慣一旦養成,今後孩子上學、做作業,就能夠在半個小時之內持續注意力集中,未來自然學習差不了!但老人帶孩子,不容易養成這種節奏感。因為老人的生活是沒有節奏的,人退休以後,想幾點起幾點起,想什麼時候去遛彎就去遛彎,想什麼時候去買菜就去買菜。
  • 孩子到這個年齡,儘量不要再麻煩老人幫忙帶,對他們成長不利
    而這些問題中,關於孩子到底應該由誰帶的討論聲音也是特別大,但如果孩子到這個年齡的話,就儘量不要再麻煩老人幫忙帶了,這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於是姐姐就勸說讓文文不妨試試讓老人帶娃,這樣自己也能夠脫離出來,但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文文這對父母就算再忙也要自己學著帶孩子了。寶媽知識小Time:老人帶娃有什麼好處呢?1.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老人就該「撤退」了,爸媽親自帶孩子才最好
    畢竟老人在孩子這一方面還是非常有經驗的,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和家裡的老人溝通好,如何正確帶娃。可能老一輩的想法可能不適合現在孩子的教育,從而與父母之間產生一些隔閡,所以父母也需要儘量多陪陪孩子。同時孩子在三歲以前,是滿足生理需求為主,感情往往是不穩定。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都會對身邊的人產生依賴感,但對象卻不固定。
  • 老人這些「假帶娃」的行為,正在傷害孩子,父母再忙也要自己帶
    由於現代社會年輕人的工作壓力都很大,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會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孩子。但是由於一些老人錯誤的帶娃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甚至會給孩子帶來傷害。面對這種情況,父母要觀察老人是否有"假帶娃"的行為,及時幫助改正,實在不行,再忙也要選擇自己帶孩子。
  • 老人這幾種「假帶娃」行為,危害孩子一生,年輕父母要阻止
    年輕父母生活壓力大,帶娃有時難免分身乏術,只能請家裡長輩當「救兵」,幫忙帶娃。因為,年輕的父母相信家裡長輩帶娃經驗足,並且與子女有血緣關係,所以總不會虧待了孩子吧。但是世事無絕對,有些老人也存在「假帶娃」的行為。所謂的「假帶娃」,是指表面上正在帶娃,但他們根本沒有用心帶,甚至錯誤地教育了孩子,使孩子染上了壞習慣。老人的「假帶娃」行為,肯定會傷害孩子,年輕父母一定要及時阻止。
  • 孩子四歲前最好別帶娃做這些運動,父母要重視,不然對娃影響很大
    導讀:孩子四歲前最好別帶娃做這些運動,父母要重視,不然對娃影響很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四歲前最好別帶娃做這些運動,父母要重視,不然對娃影響很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到這個年齡,父母再忙也別讓老人帶,很多寶媽表示很後悔
    考慮到子女的不容易,以及養家的負擔,老人逐漸參與到了帶娃當中,這麼一來,寶媽就能專心工作,帶來的收入還能提高生活水平,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但你知道嗎?孩子年齡太小,並不適合老人帶!‍,才能把心理基礎建立起來,如果寶媽在這個階段把孩子交給老人來帶,孩子缺少和媽媽的接觸,感受不到來自媽媽的關懷,不僅會影響到基本的心理建設,同時還會影響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係。
  • 智慧奶奶帶娃方式火了!又跳圈又遊戲,誰說老人帶娃不行?學著點
    老人一直是帶娃的主力軍。從奶奶到姥姥,雖然帶娃的女性角色在變化,但老人帶娃始終沒有退出過舞臺,爸媽在嫌棄老人的帶娃的同時,也在請求老人帶娃。如今,被年輕父母吐槽老人帶娃跟不上時代,已經不成立了。現在的奶奶帶娃,比父母帶娃都要強!
  • 老人帶娃容易有家庭矛盾?年輕父母學會3個解決方法,好處多
    文 | 小書蟲媽媽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現在身邊的很多年輕父母都不敢把孩子交給父母帶,心理負擔很重。生怕老人太寵孫子或孫女,容易使寶寶變成愛撒嬌的嬌氣包。有些年輕父母也擔心,給老人來家裡帶娃,在相處的過程當中產生分歧和矛盾,從而帶出了家庭矛盾。
  • 看多了父母當面換衣的娃,結局咋樣了?到這一年齡爸媽就該避嫌啦
    ,就通常會親親抱抱,這些行為在娃小時候,會很常見,可如果不注意分寸,就很可能對造成影響。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直接換衣服,覺得自己的娃看了沒有關係,這樣真的好嗎?>1、不懂得保護個人隱私孩子出生後,生活在父母的身邊,那么爸媽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娃。
  • 老人帶娃:這3種方式要糾正,孩子積食愛生病,值得後悔一生
    早前,基本上所有年輕外出務工的父母都會選擇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老家給老人們看管,現在隨著城市教育制度的改變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都被接到城裡和父母一起生活,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留在老家或者老人來城裡,對於帶娃,老人們往往都有自己的一套「好經驗」,但老人們這些帶娃方式真的是對的嗎?
  • 寶寶到了「這個年齡」,再忙都別讓老人帶,否則不會後悔
    寶寶到了「這個年齡」,父母再忙都別讓老人帶,否則有你後悔那天1. 寶寶出生後第一年都說這一年你要是不自己帶孩子,真的總有一天腸子都悔請,很多人不理解,就連李玫瑾教授都說:「你十個月懷胎加上孩子長大後你照顧的再好,都比不上寶寶出生後第一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