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2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山即將啟動中心城區
迎國慶擺花工作
九萬盆鮮花扮靚中山城區
顏值爆表!
小布哥選摘了部分效果圖
快來看看!
國慶期間
城區重點地段將布置
立體盆栽鮮花造型
重點路段將 懸掛國旗
興中道沿線、市政府門口、
博愛路高速出口、紫馬嶺公園南門廣場、
孫文紀念公園、逸仙湖公園等地
將布置節日立體花境
利用多樣的鮮花品種
進行搭配造型
花團錦簇,奼紫嫣紅 營造一片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盛裝迎國慶!
鮮花種類包括萬壽菊、紫花矮牽牛、一品紅、長春花、彩葉草、一串紅等,花盆總數量約9.5萬盆,並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有關宣傳內容融入其中。
9月30日前
鮮花造型將布置完成
插播:「我和我的祖國」——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徵文部分作品選摘
(上下滾動查看)
如果歷史會說話
如果歷史會說話,
她會借著和煦的春風,
向你述說這座千年古城的故事,
一磚一瓦;
一橋一路;
一人一木;
聽,她在說話!
她說,
看那聳立在高處的中山像,
那是城市文化的符號,
那是後代子孫的精神信仰,
他在無數冬去春來的年歲中,
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活力與潛力,
見證了這座城市
從無名之地成為繁榮之城,
她說,
他走了,卻永遠存在著!
她說,
看那你正在使用的產品,
家具、家電、日用品.....
中山製造已經走向了更大的市場,
有誰曾想過,
昔日的小漁村已不復存在,
勤勞睿智的中山人,
書寫了多少行業傳奇,
她說,
腳踏實地,就能幹出不平凡!
她說,
這座城市的每個人
都有一顆博愛之心,
她說,
這座城市的每個人
都可以有自己的節奏,
她說,
這座城市是無可替代的,
她說,
這座城市因為有你,
才愈加美麗!
——作者:Someday
我與祖國教育共成長
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我的教育生崖,那就是「熱愛、追求、感恩」。熱愛,自始至終熱愛這份職業、熱愛自己的孩子們,站好最後一班崗,儘自己所能為孩子們傳授知識;追求,一輩子追求盡善盡美的教育事業,自踏上講臺之初,心中想的都是把孩子們教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一份堅守,就是風風雨雨幾十年;感恩,心懷感恩方得始終,感恩學校領導同事學生家長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感恩這一份神聖的職業,桃李滿天下。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年,我作為一名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教師,我相信祖國發展了、富裕了、強盛了,定會有更多的莘莘學子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成長為祖國需要的棟梁之材。
——作者:Zjm
燈的變遷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末的鄉下農村。在童年的記憶裡,村裡並沒有通電,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家家戶戶只靠一盞煤油燈來照明。我常問母親:「媽,咱村什麼時候通電啊?」母親總是滿臉笑容地說:「快了,等你們長大一點,咱們村就有電了。」但是,這一等就是十年時間。村裡實現家家通電的時間是1988年。那一年,鎮上建了發電站,然後電線拉到了我們的小鄉村。
還清楚地記得,通電那晚,整個村子都沸騰了。那白熾的電燈,就像一朵朵迷人的雪蓮花,盛開在村子的夜晚。我們全家人圍坐在白熾燈下,聊著天兒,唱著民謠,一直鬧到天亮,那興奮勁兒就像過年一樣。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開始走出農村,到城裡打工,然後把賺到的錢往家裡寄。2000年開始,鄉村裡的一間間土房開始被鋼筋水泥結構的小洋房所代替。一邊是古樸的村莊,一邊是美麗的新農村,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畫。
現在的新農村,不但房子漂亮,道路也煥然一新。每條巷子不但安裝了LED燈,馬路兩邊更是被先進的太陽能路燈所代替,把漆黑的村莊照得如同白晝。
——作者:seven
歡迎掃碼參與投稿!
就有機會獲得
高達5000元的現金大獎!
懸掛國旗的路段,包括 中山路 (中山二路起至長江路交界口)、 興中道全段 (人大至孫文紀念公園)、 博愛二路至博愛七路段 、 博愛路沙崗立交橋 (博愛三路與岐關西路交接)、 博愛路高速路口 等。
▲博愛路效果圖
▲博愛路沙崗立交橋效果圖
國慶佳節,喜逢盛世
祝福祖國永遠美麗蓬勃,繁榮昌盛
期待花團錦簇、歡樂祥和的中山新風貌!
中山發布編輯部
編輯:鄭敏君
通訊員:朱明浩
美編:鄭欣
責編:劉崢
執行總編輯:李華炎
編審:易劍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