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頹勢依舊,海信電器上半年淨利潤下滑80%,都是東芝的鍋?

2020-12-23 界動傳媒

近日,海信電器公布半年報,但這份半年報怎麼看都不能讓投資者滿意。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海信營收151.04億元,同比增長7.79%,但是其淨利潤卻同比下滑81.48%,扣非利潤同比下滑139.46%,估計誰都沒想到海信會交出一份這樣的期中成績。

值得關注的是,公布財報當天,劉江豔卸任CFO,由吳海燕女士擔任。但是業內資深人士稱,海信成績不理想和CFO並無多大的關係。海信內部管理層需要進一步反思檢討發展戰略的問題。更有很多人稱海信半年報公布後,無異於白馬股爆雷。

作為國內老牌國企,過去海信是彩電界的老大,在國內外市場都有精彩的表現,2015年海信彩電出貨量更是位居全國第三,在國內連續12年位居第一。2014年-2015年左右,海信的股價漲幅更是達到300%,備受投資者青睞。

然而事到如今,海信增長乏力,開始走起了下坡路,頗有英雄落幕的感覺。更雷人的是,2017年,海信就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利潤逐年下滑。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整個家電行業發展速度放緩,電腦、手機的問世對電視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再加上華為小米等品牌的攪局,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海信能實現營收增長就已經很不容易的,但是其盈利逐年下滑而且下滑趨勢日漸加大,釋放出微信的信號。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海信年報中顯示,出現虧損是因為東芝映像切換銷售渠道導致的。貌似事實的確如此,去年海信收購東芝95%的股權後,海信淨利潤就在逐年虧損,一年比一年多。業內人士稱,東芝已經沒落了,其品牌影響力已經衰弱,或許並不能幫助海信扭轉局面。富士康收購夏普就是最好的例子,畢竟富士康比海信有錢,夏普比東芝的品牌影響力強,夏普都沒有「死」而復生,東芝還有希望麼?

除了受東芝拖累影響,技術問題也是導致海信發展受挫的一大重要原因。一直以來,海信都致力發展ULED電視和雷射電視,而目前市面上主流產品是OLED電視。有意思的是,之前海信董事長稱,OLED是電視領域第三代產品,第四代產品則是雷射電視。很明顯現在海信直接發展第四代產品,這步子邁得是不是有點大。

早在2007年海信就開始嘗試研發雷射電視,經過多年研發終於在2014年9月推出首款產品。但業內人士認為海信的發展戰略出錯了,電視市場就是一個小眾市場,發展雷射電視走偏了,根本無法為海信帶來營收,2017年海信雷射電視銷量僅佔國內彩電銷量的0.16%。

看著市值的下跌,海信才開始想起OLED電視,今年3月才在OLED領域取得技術突破,隨後推出OLED電視。其實,早在收購東芝時,業內人士就認為海信有做OLED電視的打算,只不過苦於拿不到OLED電視面板,所以才遲遲未推出產品。

只不過,海信入局得太晚了,國內市場已經沒有海信的位置了,去年國內OLED電視市場,創維一家為大,佔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好在海信引以為豪的海外市場還在逐步增長,所以才促進了上半年公司能夠實現營收。

不管怎樣,現在海信發展疲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只是不知道接下來未來海信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戰略,實現破局發展?

相關焦點

  • 海信電器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下滑8成 東芝電視成主因
    圖片來源:海信微博新京報訊(記者 陳維城)8月8日晚間,海信電器發布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50.3 億元,同比增加 7.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220.5萬元,同比下滑81.48%。
  • 吞併東芝映像「消化不良」,海信電器半年報淨利下滑八成
    8月8日晚間,海信電器發布2019年半年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1.04億元,同比增長7.79%;淨利潤6220.55萬元,同比下滑81.48%。業績斷涯式下滑的同時,上半年該公司扣非淨利潤出現了8622.3萬元的虧損,下滑139.46%。在半年報中扣非淨利潤出現虧損,這還是海信電器十多年來首次。
  • 海信電器8億「抄底」東芝映像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張冠超)在去年成功收購夏普墨西哥公司後,海信電器(600060.SH)又將目光轉向了東方,將收購日本工業巨頭——株式會社東芝(簡稱「東芝」)的電視業務。公告顯示,東芝映像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02億元、11.9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68億元、-2.47億元,出現深度虧損。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底,公司資產總額為7.37億,負債總額高達16.27億,處於資不抵債狀態。
  • 加速海外布局 海信電器7.98億買東芝電視子公司
    公司95%股權,海信電器將獲得東芝電視40年全球品牌授權。東芝原持有TVS公司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東芝將持有剩餘5%股權。據悉,TVS成立於1973年10月,為東芝旗下專注電視機相關產品子公司。2016年,TVS實現營業收入27.02億元人民幣,實現淨利潤5.68億元,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95億元,實現淨利潤2.47億元。本次收購完成後,TVS公司將納入海信電器合併報表範圍。
  • 連虧8年,東芝電視在海信手中實現盈利
    對於上述業績,海信視象在年報中表示,當年受益於產品結構的提升、成本的優化以及TVS(東芝電視板塊)扭虧為盈,其整體的經營狀況呈現向好態勢,但受行業周期性低谷的影響,營收出現下降。同一天披露的還有海信視象一季度財報,營收為67.64億元,同比下滑11.26%;淨利潤5137萬元,同比增長91.79%。值得一提的是,當季歐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團瑞銀現身海信視象十大股東之列。
  • 海信視像更名後首份年報:減收增利,東芝電視業務扭虧為盈
    對於上述業績,海信視象在年報中表示,當年受益於產品結構的提升、成本的優化以及TVS(東芝電視板塊)扭虧為盈,其整體的經營狀況呈現向好態勢,但受行業周期性低谷的影響,營收出現下降。TVS板塊扭虧為盈2018年7月,海信電器宣布完成對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VS)95%股權的收購,最終交割價格確定為59.85億日元(約人民幣3.55億元),前者將享有東芝電視品牌、產品、運營服務等一系列業務,並獲得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 東芝電視板塊扭虧為盈 海信視像去年淨利同比增四成
    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海信視像給出解釋稱:報告期內,受益於產品結構的提升、成本的優化以及TVS(東芝電視板塊)經營的改善,公司整體的經營狀況呈現向好態勢。 大屏產品帶動毛利率提升在過去的2019年,受房地產銷售下滑、顯示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放緩等影響,海信視像所處的行業市場規模仍處於下行態勢。
  • 海信視像首發半年報:淨利同比增488% 東芝映像業績向好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8月24日晚間,更名後的海信視像(600060)發布了首個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海信視像營收159億元,同比增長5.28%,淨利潤3.66億元,同比提升海信視像旗下東芝映像(TVS)在2019年實現盈利之後,本次報告期內收入17.85億元,同比增長19.85%,增利近1.5億元,且運營能力及市場表現持續向好。
  • 海信「接盤」東芝正式完成
    海信電器指出,截至本公告日,本次交割的全部款項已由公司向東芝支付完畢,本次收購已全部實施完畢。  不過,TVS公司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海信電器在收購之初坦承,TVS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 100%,納入合併範圍後將使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水平相應上升,簡單測算資產負債率將從40.02%上升至46.52%。「目前TVS公司淨利潤為虧損,其絕對值佔本公司淨利潤比例為 32.29%。」
  • 海信半價收購東芝值不值
    日前,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600060.SH,以下簡稱「海信電器」)發布公告稱,關於收購東芝旗下的ToshibaVisualSolutionsCorporation(以下簡稱「TVS公司」)股權的交割事宜已經全部完成,且交割價格也從原來的7.98億元變為3.55億元。
  • 被海信收購1年後,東芝扭虧為盈,此前連虧8年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4月29日晚,海信視像(原海信電器,600060.SH)披露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去年海信視像實現營收341.05億元,同比下滑2.91%;實現歸母淨利潤5.56億元,同比增長41.71%。
  • 東芝電視歸來!借OLED和8K,海信要下雙王棋?
    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讓需求不振的國內彩電市場再度「遭受打擊」,行業市場都處於「量額齊跌」下滑的通道之中。但是,逆勢行情不僅不會阻礙彩電企業的變革決心,反而正在加速巨頭們的求變步伐。雷射電視「助推」海信視像業績「逆風飄揚」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同比下降12.26%,零售額同比下降22.20%,消費需求下降導致價格競爭更加激烈,彩電均價同比下降11.33%。均價、銷量、銷售額都跌了十個點以上,可見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何等困難」。
  • 2019年盈利大漲四成 收購東芝的海信視像在向全球顯示龍頭進發
    2018年8月,當時還叫「海信電器」的海信視像終於完成一樁跨國併購。  如今兩年過去,公司上下同心協力,用堅實的業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截至2019年12月,海信及東芝品牌在日本市場的銷量佔有率達到26%,並且四季度銷量在日本市場躍居首位,創下中國品牌在日本市場的最佳表現。而在北美市場,海信與東芝品牌電視產品於去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34.26%,其中美國市場同比增長高達 65.08%。
  • 拿下東芝「啃下」日本 改名一年業績持續提升,海信視像憑什麼?|...
    來源:全景財經「海信電器」更名「海信視像」不到一年,業績表現即一鳴驚人,其半年報淨利潤同比增長近5倍,三季報扣非淨利潤更是同比增長超13倍。業績突然爆發,是純屬巧合還是水到渠成?放眼未來,海信的「更名奇蹟」能延續嗎?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攜手全景網共同推出「誠實守信 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走進海信視像暨全景雲調研特別節目。
  • 拿下東芝「啃下」日本 改名一年業績持續提升,海信視像憑什麼? |...
    「海信電器」更名「海信視像」不到一年,業績表現即一鳴驚人,其半年報淨利潤同比增長近5倍,三季報扣非淨利潤更是同比增長超13倍。業績突然爆發,是純屬巧合還是水到渠成?放眼未來,海信的「更名奇蹟」能延續嗎?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攜手全景網共同推出「誠實守信 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走進海信視像暨全景雲調研特別節目。
  • 拿下東芝「啃下」日本 改名一年業績持續提升 海信視像憑什麼?
    拿下東芝「啃下」日本 改名一年業績持續提升 海信視像憑什麼?  2019年12月海信電器公告變更公司名稱為「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同步變更股票簡稱為「海信視像」。  公司董事會秘書夏峰在節目中回答投資者關於為何海信電器要改名為海信視像的提問時表示,海信電器原有名稱定位已經無法反映出行業和公司的發展現狀,縱觀家電行業各個企業更名的公告,電器的定位無不被弱化,而科技元素則在強化;海信這些年在重構視像、顯示產業鏈布局的同時,已從單一的電視產品製造企業逐漸發展成為集視像技術研發應用,全場景雲平臺運營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 東芝電視這一品牌未來能否在海信旗下重現輝煌?
    雖然有媒體引用的是「海信收購東芝」這樣的標題,但我們還是要冷靜些,海信電器實際收購的是東芝旗下的子公司——東芝視頻解決方案株式會社(TVS)95%的股權,未來將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出售手續計劃在2018年2月底完成。
  • 作價129 億日元,東芝電視業務被來自中國的海信電器拿下了
    11 月 14 日,海信集團宣布,旗下的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正式達成協議:東芝將旗下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為 TVS)股權的 95% 轉讓給海信。據雷鋒網了解,這次股權轉讓的金額暫計為 129 億日元(合 7.53 億人民幣),預計將在 2018 年 2 月底完成交割。
  • 廣生堂業績頹勢:前3季度淨利下滑80% 突擊研發謀轉型
    張玉,曹學平自2015年上市以來,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00436.SZ,以下簡稱「廣生堂」)業績已經連續「三連跌」。廣生堂日前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年初至報告期末,公司歸屬淨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了79.5%,扣非後歸屬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下滑82.24%。
  • 海信彩電的王位,東芝如何保駕護航
    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下,海信視像半年報居然拿出了「全增漲」的成績:海信視像(600060),2020年上半年,營收159億元,同比增長5.28%;淨利潤3.66億元,同比提升488.09%;主營業務毛利率18.97%,同比提升2.45%;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13.26億,同比大增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