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孫
手機貼膜曾經是很多人買到手機後做的第一件事,這也催生「祖傳貼膜」這樣的產業,但同時也有一種聲音稱貼膜不但不能保護手機,反而會傷害手機,到底哪一種說法更靠譜呢?
雷軍曾經說過現在的手機已經很耐摔,尤其使用康寧第5代大猩猩玻璃後,手機前後玻璃都非常堅硬,貼膜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在今年3月份又做了一個很迷惑的行為,為小米10用戶「免費貼膜」並且還能做到雙向包郵。雖然當時這一活動非常叫好,但是和雷軍之前宣稱的「手機貼膜無用論」正好背道而馳,難道……算了,不聯想了,免得被人說老孫米黑。
華為P40系列發布後,也有數碼博主認為堅決不能貼膜,因為在使用上滑手勢的時候「滿溢屏」十分順滑,貼膜之後會影響手感。同時也說明「滿溢屏」相較普通屏幕比較容易摔碎,所以沒有貼膜,造成手機容易損壞概不負責。
那手機到底應不應該貼鋼化膜呢?老孫認為應該,而且是必須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些「科普」手機不需要貼鋼化膜,貼膜無用論的都是些什麼人?要麼是手機品牌老總,要麼是知名數碼博主,這些人都有個共同的特點:1.手機不需要自己買、2.自己有N多部手機、3.經常更換手機。
無論是手機品牌的老總還是數碼博主,因為測評原因所以幾乎每個月都會換幾部手機使用,一部手機在這些人手中的壽命往往只有幾天~十幾天。短時間使用屏幕摔碎、疏油層磨損的概率極小,所以對於這些人來說,貼膜不但影響手感,而且完全沒有必要。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就完全不同,正常人購買一部手機需要使用1~2年的時間,很多人往往只有一部主力機,當手機損壞後除了修復就只能換新,完全沒有備用機可以選擇,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聽那些幾天就換一部手機的人「科普」。使用場景和環境完全不同,這樣情況下手機的耐用性重要程度,遠遠高過手機的舒適性。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質疑老孫「你怎麼知道人家幾天就換一部手機?我怎麼不知道?」。這個時候不需要解釋,你只需要簡單地想一下就能明白。
一部手機(中高端機型)在研發初期通常要有四五個版本的原型機,每個參與研發的工程師和主管,都要使用一段時間來決定究竟哪一個版本作為量產機型。一個廠商一年要發布幾款中高端機型呢?就拿發布機型比較少的小米來說,2019年就發布不下八款中高端手機,其中每部手機有幾款原型機,每一款用多長時間,大家可以自己計算。
那些「科普」的數碼博主呢?每發布一款新機都會優先寄送給他們評測,中國幾大廠商,每年又發布多少款中高端機型呢?
所以大家在選擇給手機貼不貼膜時,不要聽別人忽悠,根據自己的條件和使用場景來決定。如果正在閱讀文章的您每隔幾個月就換一部手機,那老孫就建議不要貼膜,這樣可以體驗到最舒適的手機狀態,如果一兩年才換一部,那最好還是安全起見貼膜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