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門縣地處雲南中西部,玉溪市西北,東與安寧市、晉寧區相接,南連峨山,西和雙柏隔綠汁江相望,北部與祿豐縣、安寧市兩縣市接壤。隸屬玉溪市。東南距玉溪市機關駐地紅塔區146公裡,東北距省會昆明94公裡,裡程43公裡的高等級公路從縣城可直達昆明、楚雄等地。縣域東西橫距44公裡,南北縱距57公裡,總面積1571平方公裡,居玉溪市第4位。政府駐地龍泉鎮。
易門歷史悠久,物產豐富,寶藏較多。歷史上銅礦的採冶使之成為重要的產銅基地,有「銅都」之譽;盛產瓷器又被稱為「瓷器之鄉」和重要的陶瓷建材基地;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勺齒類恐龍化石群的發現,使易門成為「龍之故鄉」。易門還是野生食用菌豐產地、「雲煙之鄉」的重要成員,是一個山川秀美、人傑地靈、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地方,有「滇中水城、菌鄉易門」之稱。
易門縣境內最高點為北部小街鄉甲浦老黑山頂雀窩尖山,海拔2608米,最低點是綠汁鎮南部爐房村旁易門與雙柏、峨山交界處的綠汁江面,海拔1036米。地形特徵為東、北、西三面高山屏立,中部是溶蝕性盆地,東南面為中山河谷地帶,全境狀似馬蹄。江河沿岸受河流切割影響,較陡峭,山谷相間、地形複雜。屬中亞熱帶氣候,受地形地貌的影響,立體氣候明顯,縣內具有熱帶到溫帶的氣候類型。
易門縣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搶抓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創建等機遇,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貫徹落實「穩增長」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富縣、創新強縣、開放興縣、共享和縣」發展戰略,找準問題導向,破解發展瓶頸,全力調結構、促轉型、穩增長、惠民生、建生態,以重點工作突破推動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易門縣相繼列入國家資源枯竭城市、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創建試點,是中國西南建築陶瓷生產基地、中國·雲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雲南省重點培育的工業強縣、雲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雲南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雲南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榮獲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中國楹聯文化縣、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先進平安縣、省縣域經濟先進縣。
2019年全縣現價生產總值(GDP)136372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7399萬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587543萬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628785萬元,增長9.9%。三次產業結構由2018年的9.7:44.2:46.1發展變化為2019年的10.8:43.1:46.1,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6、3.4、4.0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4%、42.1%、50.5%。全縣人均生產總值75261元,比上年增加6689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9%。
2019年年末全縣2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4個鄉,39個村委會、19個社區居委會,498個村民小組、268個社區居民小組,781個自然村。年末全縣常住人口18.12萬人。年末全縣總戶數60015戶,總人口165433人。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0465元,比上年增長8.0%。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102元,比上年增長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