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太空人獻身太空,只有他1人飛到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2020-12-20 博古通文

迄今為止,人類在徵戰宇宙的道路上,已經付出了極大犧牲,曾幾何時。宇宙就猶如「水中月,鏡中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為了進入外太空,無論是科學家還是太空人,都已經拼盡了全力。不過,太空人卻是一份極其危險的工作,他們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還要有隨之為之獻身的準備。

實際上,太空探索源於美蘇爭霸,二戰之後的美國和蘇聯各自對地底和外太空發起衝擊。起初,飛船的安全性尚不可控,科學家不敢把太空人送入太空,但為了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他們最終決定由動物代替人類承擔這一使命。1957年11月3日,一隻叫萊卡的小狗被蘇聯送入了地球軌道,它的成功昭示了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希望。然而幾個小時之後,由於太空衣隔熱性不佳,萊卡最終化為了一團火球,直到今天,它的屍體和太空艙仍滯留在地球軌道上。

其實就太空探索來說,危險總會在不經意間發生,在一個未知的領域,誰都沒有十足把握能安然無恙地把一個人帶回來。不過,羅蒙諾索夫說過:攻克科學堡壘,就像打仗一樣,總會有人犧牲。而太空人,正是抱著這種覺悟前進的勇士。1967年4月4日,蘇聯太空人科馬洛夫返回時因降落傘故障犧牲;1971年6月30日,3名蘇聯太空人在返回時因座艙發生洩漏犧牲;此外,美國「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也先後使14名太空人喪命,這18個人就這麼把生命獻給了太空。

不過,除了這18個命喪太空的太空人外,其實還有一個人被送進了太空,而如今的他已經飛到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了。克萊德·威廉·湯博,一個並不被大眾所知的美國人,他於1906年出生,從小就對天文抱有濃厚的興趣,他不僅閱讀了大量書籍、文獻,甚至還親手製作了一臺天文望遠鏡。23歲那年,湯博將一份關於木星和火星的觀測報告送到了勞維爾天文臺,因此受到了聘用。

不久之後,湯博被臺長賦予了一個重要任務——觀測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多年來,這顆行星始終是謎一般的存在,儘管美國天文學家戴維·佩克·託德早在1877年就從天王星的軌道運動殘差上推測出第九顆行星的存在,但他卻從未成功觀測過。於是,湯博接過了這個使命,他基於前人經驗,最終通過「比較法」找到了第九顆行星存在的證據。

1930年1月23日和29日晚,湯博在雙子座附近發現了一顆移動的天體,而這顆天體,便是冥王星。當時,冥王星的名字還沒敲定,直到3個月之後,臺長才決定採納11歲英國小女孩雯奈蒂亞·博內的建議,將它的名字確認為Pluto,也就是羅馬神話中的冥王。冥王星的發現無疑將湯博推至神壇,而他的後半生,也一直與天文望遠鏡為伴,直到1997年去世。

2006年1月19日,NASA把湯博的一部分骨灰放在了新地平線號太空探測器上,而這個探測器的也即將飛往他所發現的冥王星軌道。2015年7月,探測器順利飛掠冥王星表面,完成數據採集之後,它將飄出太陽系,向著更加廣闊的宇宙邁進,而「湯博」也將一同前往。

相關焦點

  • 3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長眠,只有他飛往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據統計,目前528名宇航中,就有18人因為各種事故死亡,每一位太空人都是萬裡挑一的人才,國家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培養他們,可想而知這些太空人的犧牲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多麼大的損失。就拿20世紀來說,當時世界上有兩個「超級大國」,那就是蘇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為了證明誰才是第一大國,於是在各個領域展開了競爭,其中就包括太空競賽。
  • 史上死得最遙遠的人,再也回不到地球,最後一個即將飄出太陽系
    然而世事無常,不是所有人都能被葬於故鄉,更有甚者就連死在地球上都是奢望,他們的家人也無從得到他們的骨灰,連最後的一點眷戀都無法留下。當然,也有人是狂熱的天文愛好者,這樣的人,反而希望自己死後漂浮在他熱愛的宇宙之中。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史上死得最遙遠的人,再也回不到地球,最後一個即將飄出太陽系。
  • 世界上死得最遠的5個人,一人葬在月球,一個快飄出太陽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人世高級動物,但也是肉體凡胎,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自己的一生就像一瓶倒立的沙漏一樣,在做減法。人死後,一般的分為土葬和火化兩種類型,但是在一些教派中,由於信仰的不同,會選擇其他注入水葬等方式埋葬故人。無論是哪種方式,總歸還是在地球上。但是世界上有5個人堪稱死得最遠的五個人,其中一個甚至不在地球,快要飄出太陽系 。第一個是尤金·舒梅克。他是美國的天文學家,為美國的航天事業起到了難以磨滅的作用。
  • 5艘星際飛船正飛離太陽系,最遠已飛228億公裡,NASA要幹什麼?
    64年前,人類開啟了太空時代,我們終於可以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把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把無人探測器送到其他星球上,也可以讓太空人飛上太空,甚至還能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人類的太空探索能力還不限於此,太陽的引力沒能束縛住人類。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相繼發射了5艘星際飛船,它們都在飛離太陽系。
  • 奧爾特星雲究竟是在保護人類還是在阻止人類飛出太陽系?
    太陽系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是以冥王星的運行軌道作為太陽系的邊界,因為他們認為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冥王星之外的一切都將不再以太陽為中心。奧爾特星雲中充斥著大量活躍的彗星,由於距離太陽非常遠,離太陽約50000~100000個天文單位,最大半徑差不多為1光年,所以其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非常弱。
  • 太空浮屍之謎:那兩具「星際屍體」,根本不是地球太空人的,而是...
    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宇宙飛船並不能保證太空人的順利往返,但是對有著無限求知的人們來說,生死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值得畏懼的事情。在人類探索太空的短短幾十年時間中,有18名太空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或是沒能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星空便已殞命,或是在太空中一去不返。截止目前,在廣袤的太空中漂浮著兩具人類遺體。準確的說,是兩位為人類探索星空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的骨灰。
  • 不要再罵別人「死遠點」,真正死的最遠的人都快出太陽系了
    人們吵架後經常會口不擇言,會氣憤的罵「死遠點」,當然這只是氣話,實際上還有人真的死的很遠很遠,都快出太陽系了。   太空中漂流的屍體   1971年6月30日,3名蘇聯太空人在空間站待了23天,計劃返回地球,結果在飛船和空間站分離時發生意外,飛船的通風安全閥鬆動,飛船內的空氣瞬間被壓進太空
  • 冥王星是意外發現的,體積只有月球的1/5,被除名太陽系大行星行列
    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上,經常能夠看到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可是如今太陽系只剩了八大行星,還有一個行星到底去了哪裡?這個行星到底是如何發現並命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冥王星。由於這個行星比較黑暗,距離太陽比較遙遠,而且體量不是很大,科學家們就用希臘神話中的鬼王冥王來給他進行命名,取名為冥王星,並列入太陽系十大行星行列之一。冥王星衛星眾多冥王星的體積不大,只相當於月球的1/5,如果按照太陽系行星的標準來測算,冥王星個頭最小,比水星還要小,排名最墊底。
  • 那些年,太空人在太空出的bug
    但如果在太空出門完成任務時才發現自己忘記帶東西了該怎麼辦?國際空間站(ISS)的第55批成員,太空人工程師Drew Feustel在執行上周的太空行走任務時,發現自己被一臺GoPro相機難住,他把相機的存儲卡忘在了家裡。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海王星和天王星,太陽擁有八大行星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的常識,可是在十幾年前,太陽系其實是存在九大行星的,其中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那顆行星就是著名的冥王星,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呢?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主要有4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冥王星的體積實在太小了。
  • 人類深空宇宙飛行探測器最遠飛到什麼地方?飛出太陽系了麼?
    擔負探測太陽系外圍行星的任務。旅行者1號與其姊妹船旅行者2號攜帶的鈽電池(核動力電池)將持續到2025年左右。當電池耗盡之後,他們會停止工作,將繼續向著銀河系的中心前進。2012年「旅行者1號」飛出冥王星引力範圍,正朝著著名的柯伊伯小行星帶前進,截止到2018年,旅行者1號探測已經距離太陽有整整100個天文單位,飛行距離達到200億公裡,成為了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人造物體。而旅行者2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也已達77個天文單位(約116億公裡)。這是我們人類迄今為止用科學技術飛行過的最遠距離。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14日歷史性地飛掠冰冷、陰暗的冥王星,在比以往更近的距離為人類觀測太陽系最後一個未知世界。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即將傳回的一張冥王星清晰照片上竟有一塊心形的圖案,「新視野」號當時正在最後一次歷史性飛掠冥王星。
  • 冥王星有何反常?行星行列不要它,被踢出竟然不冤!
    深邃無比的宇宙,遨遊太空是多少人的夢想,可是人類也剛剛飛出地球,太陽系至今無法飛出,外面還有銀河系,整個我們所處的地球被廣袤無垠的宇宙包裹著,何為中心,中心在哪?不過太陽系的中心到是很簡單,擁有九大行星,不過因為冥王星的反常,行星行列不要他,被踢出竟然還不冤!
  • 曾被趕出太陽系的冥王星,到底有多「恐怖」,或出現過其他文明!
    曾被趕出太陽系的冥王星,到底有多「恐怖」,或出現過其他文明!地球是太陽系中八大系之一,地球每天圍繞太陽進行公轉自轉運動。太陽系的八大系相互制約、相互生存,但有一些人不知道的事,在很久之前並不是只有8個星系,而是有9大行星,這顆行星便是冥王星。1930年科學家正式發現冥王星的存在,了解發現它對太陽的引力作用並不是特別大,隨後將冥王星徹底踢出了太陽系,隨後便慢慢形成了8大系。
  • 關於太陽系的十個誤解!冥王星竟然不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誤解九: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遠 排在最後的行星冥王星位於被稱作「柯伊伯帶」的多冰物質區域,柯伊伯帶從海王星軌道向外延伸,冥王星軌道之外是另一片多冰物質區域帶,稱作「奧爾特雲」 它和柯伊伯帶一樣,是冰凍彗星的所在地,就我們目前所知,還有四顆矮行星在更遠的地方,有的甚至比冥王星還大,它們分別是哈烏美亞
  • 冥王星到底多「可怕」!才導致被踢出太陽系?冥王星:我有話說!
    冥王星到底多"可怕"!才導致被踢出太陽系?冥王星:我有話說!在人類還沒有了解到宇宙的時候,一直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了解越發深入,才慢慢地認識到了太陽系。十幾年前太陽系其實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大行星其實就是冥王星。那麼為什麼他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呢?首先是因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了,它的體積還沒有月球大。此外就是在冥王星附近發現了一個小行星,它的體積都要比冥王星大,科學家不可能把一個比小行星還要小的天體規劃為行星。
  • 新視野號明晚抵達冥王星 最近地月距離僅1/30
    北京時間7月13日消息,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宇航局以及其他消息來源,經過在太空裡9年多的漫長飛行,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即將抵達它的目的地:冥王星。在過去的一周時間裡,新視野號不斷傳回的冥王星最新圖像讓人們首次能夠隱約分辨出這顆太陽系邊緣遙遠星球地表上的一些特徵。比如在最新傳回的圖像上,冥王星的地表上似乎存在一些「點狀」結構,科學家們目前還不清楚這些結構究竟是什麼東西。但隨著冥王星的自轉,這些點狀結構很快就將轉到冥王星背面。
  • 為什麼哈勃能看到100億光年外的星系,但卻看不清冥王星?
    於1990年飛上太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繞著地球飛了將近30年。由於遠離地球大氣的幹擾,哈勃捕捉到了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景象,讓我們窺探到了深邃的宇宙。哈勃觀測到了宇宙「邊緣」的星系,那些遙遠星系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時已經非常微弱,亮度只有人眼所能看到的100億分之一。
  • 人類探測器首次近距離拍到冥王星清晰照片
    【天極網IT新聞頻道】【Yesky新聞頻道消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4日19點49分,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永載人類史冊!  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據報導,體積如小型三角鋼琴般大小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14日早上7時49分距離冥王星(pluto)最近。預計屆時「新視野號」將在距冥王星12500公裡的位置上掠過,其任務是為冥王星拍照以及收集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