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廣州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系統提升綜合城市功能,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創新,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回顧2018
經濟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據了解,2018年,廣州市經濟質量效益穩步提升。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進展順利,10大價值創新園區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10%。
廣州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出臺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重點培育6個新支柱產業集群,獲批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範區。2018年,廣州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5376家、增長1.2倍,在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301家。
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功能進一步強化
2018年,廣州高水平推進再生醫學與健康、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建設,新增國家級創新平臺15家、省級平臺80家,廣州高新區入選國家十大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0家,科技創新企業超過20萬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數居全國城市第一。新發放「人才綠卡」1580張。
廣州進一步強化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功能。2018年,港口貨物吞吐量6.12億噸、增長3.7%,港口貨櫃吞吐量2191萬標箱、增長7.6%。航空方面,機場旅客吞吐量6974.32萬人次、增長5.9%,貨郵吞吐量188.72萬噸、增長5.9%。
新增中小學學位13.79萬個
2018年,廣州加大城鄉環境治理,鐵腕整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1414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廣應用純電動公交車1.1萬臺,PM2.5平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未出現重汙染天氣。水環境治理方面,8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到年度考核要求,35條黑臭河湧長制久清,112條黑臭河湧治理主體工程完工,入選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廣州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改造,2018年完成5個老舊小區改造國家級試點,77個老舊小區微改造、7條舊村改造、20個舊廠改造項目完工。加大違法建設治理力度,拆除違法建設7.3萬宗3600萬平方米。新改建公廁1027座,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開放廁所1659間。
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城鎮新增就業33.7萬人,長者飯堂增加到1002個。2018年,廣州新增學前教育學位3.89萬個、中小學學位13.79萬個,完成37所校園功能微改造,新增10所市示範性高中、3個市屬教育集團,成為國家級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完善社會治安立體化信息化防控體系,案件類警情、刑事立案分別下降14.2%和13.2%。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掉涉黑團夥15個、惡勢力犯罪集團36個,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分別達98.4%和97.8%。
展望2019
灣區建設:推動廣深港高鐵引入中心城區
今年,廣州將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完善對接合作機制,攜手港澳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抓緊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推進深茂鐵路、南沙港鐵路、廣中珠澳高鐵等項目,推動廣深港高鐵引入中心城區,加快建設深中通道、南中特大橋、蓮花山過江通道等重大項目,推動廣州地鐵線網向佛山等周邊城市延伸。
共建灣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文化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大數據中心,推進設立廣州創新型期貨交易所、粵港澳大灣區商業銀行,建設國際金融島。全面加強教育、醫療、養老等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此外,推進更高層次的廣佛同城化,強化廣佛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增長極建設。共建廣清產業協同發展基地,建設廣清特別合作區。
民企發展: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
今年,廣州將繼續抓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資源重組整合,實施職業經理人試點,建立完善差異化薪酬分配和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落實廣東「民營經濟10條」,優化廣州市「民營經濟20條」,搭建跨部門涉企政策「一站式」發布平臺、政策兌現「一門式」辦理。堅決破除各種隱性壁壘,加快放開民間資本進入公用事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清理和精簡涉企收費,持續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定期辦好市長與民營企業家懇談會,滿腔熱情積極主動做好服務,提振民營企業投資信心。
科技創新:培育若干個千億級產業新集群
創新是第一動力。今年,廣州將加大力度推進10大價值創新園區建設,培育若干個千億級產業新集群,爭創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級示範區。釋放數字經濟潛能,建設4K超高清視頻示範社區,推進5G技術研發與商用,加快網際網路協議第6版升級改造。
提前布局量子通信、航空維修、軌道交通、天然氣水合物開採及衍生技術等前沿產業。促進科技與產業融合,加快建設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組建3~5個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國地聯合工程實驗室和省工程實驗室。
人才是第一資源。廣東將出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辦好海交會等引智平臺,更好發揮「人才綠卡」聚才效應,高標準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著力引進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處在創新高峰期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開工建設廣州花園
在建設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廣州今年要啟動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規劃建設白雲機場樞紐一體化集疏運體系。推進3個國鐵、7個城際軌道、13個地鐵、5個綜合交通樞紐、9個高速公路、6個城市快速路項目和一批市政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深茂鐵路、廣湛高鐵、空港大道三期、如意坊放射線二期等項目,完成廣清城際清遠至廣州北段、地鐵21號線(員村—鎮龍西段)、南大幹線廣汽段等項目。
同時,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推動151個老舊小區微改造、10個舊村改造、50個舊廠改造項目。開展白雲山、越秀山「還綠於民」「還景於民」專項整治行動,開工建設廣州花園。恩寧路二期(騎樓部分)改造、海珠廣場提升優化、芳村大道南快捷化改造3項工程9月底前完工。堅決打好治理違建攻堅戰,拆除違法建設4000萬平方米以上。深入推進「廁所革命」,新改建環衛、旅遊、鄉村及其他公廁630座。
新聞拓展:
【「廣州花園」選址出爐,選址白雲山南門以南】又一個高品質吸氧聖地要來啦!大家心心念念的「廣州花園」落戶白雲山南門以南,包括白雲山南門、雲臺花園、麓湖周邊及橫枝崗地塊等包圍的區域。「廣州花園」將打造具有嶺南特色、廣州特色的景觀,對標加拿大布查特、荷蘭庫肯霍夫等國際著名花園!有望今年進入實施階段!
生態文明:開工新建擴建17座汙水處理廠
廣州今年將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城中村截汙納管,開工新建擴建17座汙水處理廠,力爭建成5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48萬噸/日,新增1500公裡以上汙水管網。鞏固擴大大氣汙染治理攻堅戰成果。全市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動垃圾強制分類擴面,創建600個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社區),全面建成投產5座資源熱力電廠,建成興豐應急填埋場二期和李坑、福山生物質綜合處理廠。推動第三至第七資源熱力電廠二期和戰略儲備填埋場建設。
廣州今年還將種植5萬株開花喬木,新增賞花點10個。舉辦國際花卉藝術展、園林博覽會。推進海珠溼地品質提升工程,推動森林經營和碳匯造林樣板基地建設,新建生態景觀林帶40公裡、森林公園1個、溼地公園1個,新增綠道55公裡,創建森林小鎮4個,綠化美化80條鄉村。市民家門口將看到更多青山綠水。
民生保障:長者助餐配餐體系大擴容
2019年,廣州將新增就業人數20萬人,重點解決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就業。落實社會保險降費減負政策,穩步提高參保人待遇水平。提高城鄉居民醫保住院支付比例和大病保障額度,探索全面推進長期護理險。實施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即時結算。
同時,優化提升長者助餐配餐服務,把重度殘疾人和醫療、護理、心理等服務納入配餐體系,實現全市鎮(街)、村(居)全覆蓋。推進醫養結合,建設一批養老設施,推動「家政+養老」融合發展。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廣州將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健全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構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38萬套,基本建成保障房1.2萬套。推進住房租賃立法,強化住房租賃企業監管,完善租購併舉住房制度。
教育方面,今年將新認定示範性普通高中10所。籌建廣州交通大學,加快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建設。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