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五一」假期,一個高大的身影照例出現在益樂新村北區入口。
「放假了,疫情防控不能大意,特別是一些生面孔,除了測體溫、看健康碼,還要多問幾句,從哪裡來的。」他向值守的工作人員再三叮囑。隨後,他又繞過豐潭路,看看益樂新村南區有沒有情況。
他叫沈新華,現任西湖區古蕩街道益樂股份經濟合作社黨委書記。這個假期對他而言並沒有特別之處,手機裡的電話聲、釘釘消息聲從未間斷,行走的腳步和部署工作的指令也少有停歇。
「我們益樂新村是古蕩街道人員最多的城中村,目前有1.4萬個出租房,近2萬名租客,防控壓力大。」沈新華說,從大年二十九至今的3個多月時間,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成了他的工作常態。
在疫情發生的初期,合作社將益樂新村南、北兩區原有6個出入口減少為3個,在出入口設置人員登記點及體溫測量點,每天安排50餘名村幹部、志願者、物業保安等各類工作人員投入防控一線,24小時分批次值守、巡防。
「我們還成立了四支隊伍,構築了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沈新華說,幹部先鋒隊伍由益樂股份合作社村幹部組成,包括沈新華在內每人承包一個片區,負責落實針對性檢查排查、隔離人員對接、卡口管控、重點點位消殺等工作;黨員志願者隊伍負責出入點登記支援、隔離人員24小時管控等工作;宣傳保障隊伍主要通過張貼宣傳海報、懸掛宣傳橫幅、微信、朋友圈和電話溝通等方式向當地群眾宣傳防疫知識;熱心房東隊伍主要負責排查出租人員以及信息上報。
前陣子,一封來自隔離群眾的感謝信,送到了沈新華手上。
寫信的方先生,在益樂新村北4區出租房居家隔離的14天裡,感受到了益樂人的濃濃善意。「每天,社區工作人員都要爬4樓,幫我採購新鮮蔬菜和其他生活用品,還會收走放在門口的垃圾。」
沈新華介紹說,益樂最多的時候同時有70多個居家隔離戶,為此指派了5名工作人員負責對接,提供一對一服務。勞心的沈新華每天都會對採購的蔬菜、藥品、消毒用品等情況一一過問,確保他們的生活無虞。
隨著疫情的基本穩定,沈新華把重心放在轄區復工復產上。每天,他穿梭在三幢寫字樓、一個園區、兩個市場間,收集企業、單位復工復產中存在的難題,還主動對接企業,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渠道,為有就業需求的人員提供就業援助。
「2月17日,是我們復工復產的第一天,復工率20%左右,一個月後,轄區的180餘家企業復工率就達到了92%。」
眼下,沈新華在謀劃「再造一個新益樂」的產業大項目。轄區的華商超市已到期,城西花鳥市場也急需提升,整個區塊佔地50畝地。「我們準備借著西湖區老商圈、老樓宇改造的東風,對整個區塊騰籠換鳥,打造一個集餐飲、娛樂、商務等於一體的城西地標性建築。」
如果把時間拉長些,你會發現始終停不下腳步的沈新華給益樂人帶來了諸多改變:牽頭改造了益樂農貿市場,顛覆了傳統農貿市場汙水滿地、氣味燻人的老印象;完成了杭州城西第一批「都市村莊」全面改造,成為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樣板……
沈新華先後榮獲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勞動模範、新時代杭州市「雙百」優秀村(社區)幹部等榮譽稱號。他說:「我是黨員,又是勞模,必須勇於擔當。我多付出一分,疫情的危險就能少一分,整個轄區的活力也會早日恢復一分。」(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