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對象:5-8歲
教學用具:超輕黏土、卡紙、勾線筆、扭扭棒、油畫棒等。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圖片與回憶吃燒烤的經歷,了解了燒烤的結構和造型特點,
結合想像進行創作,掌握烤串與爐子的幾種不同形態的做法和畫法。
調動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的情感和繪畫創作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掌握烤串與爐子的幾種不同形態的做法和畫法。
教學難點:結合想像,完成一幅有創意的燒烤作品
同學們,假設你去原始森林裡旅遊迷路了,被困在大山裡出不來,有沒有乾糧了,你將如何解決吃的問題呢?
現代人如果身處自然界中,沒有其他炊具而只有火和生食物的時候,大概不得不採取較為原始的辦法了。這不是回憶和再現,而是實實在在的努力。
在野炊中獲得食物的樂趣,同時可以讓人們思考祖先在飲食文化史上的艱辛探索,從而對祖先的聰明才智發出由衷的讚嘆。
在遠古時代,河裡、湖泊裡、海裡有許多魚,天空有許多鳥,地上有許多獸類,人們不會捕捉。人們手提一根樹幹在水邊等著,看著魚遊過來就打一棒子,靠這種方法偶爾才能捕到幾條魚。伏羲將野麻,曬成幹搓成繩,然後用細一些的繩子編成網,教人們捕魚;用粗一些的繩子編成網,教人們捕鳥捕獸。這比只吃樹上野果要好多了,但是生魚生鳥吃起來味道並不好,嚴重的是有的弄不好,吃了還要鬧肚子生病。當伏羲取來天火後,便教人們用火把鳥兒、魚兒烤熟了吃。從此,人們吃著香噴噴的烤肉,身體也就更健康了。為了紀念伏羲,人們把他稱「庖犧」即「第一個用火烤熟獸肉的人」。
現代社會,由於人類發明了多種用火方式,燒烤方式也逐漸多樣化,發展出各式燒烤爐、燒烤架、燒烤醬、錫紙等燒烤用品。
一般來說,燒烤多為肉類,海鮮,蔬菜,烤熟了以後,加上自己喜歡的調料,很是美味哦!
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來自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