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奪冠,家長崩潰,我還要不要反對孩子玩遊戲?

2021-02-08 父母成長俱樂部

格雷格·託波,發現了一件可怕的事兒:

在美國,三分之一的高中畢業生,打畢業那天開始,一輩子再也不讀書了。

另外的孩子雖然讀書,但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普遍對讀書缺乏好感。

這讓格雷格·託波感受到危機。

如果年輕一代厭倦讀書,未來會怎樣?

積重難返,又該如何改變?

讓孩子痴迷學習的秘密

格雷格·託波,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又曾長年在一線執教。

帶著深深困惑,他改行成為教育記者,並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斯賓塞教育獎學金。

他希望找到辦法,解決教育為年輕人帶來的困擾。

可這個辦法,去哪裡尋找?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特雷西·富勒頓。

從那一刻起,一個天才的想法躍出格雷格·託波的大腦。

說格雷格·託波的發現,改變了美國,未免有些誇張——但,一項數據表明,華盛頓州4000名學生參加了數學測驗。測驗之後,學生們仍然沉迷於數學之中,在7個月的時間裡解出了39.1萬道數學題。

幾個月後,測驗在威斯康星州開始。當地學生一口氣解出64.5萬道數學題。

次年,測驗轉入挪威,一個月內,挪威的孩子們解出了近8萬個方程式。

這些數學題,全是孩子們在家時,無人督促沒有要求,自覺自愿自動自發完成的。

格雷格·託波到底發現了什麼妙法?讓這些普通的孩子,痴迷學習成為學霸?

這個秘密,還要從他遇到特雷西·富勒頓說起。

特雷西·富勒頓,是位工程師的女兒。

12歲時,父親帶她到瓦爾登湖,並要求她閱讀思想家稜羅的名著《瓦爾登湖》。

翻開書,她被輕靈的文字所吸引。

思想家梭羅,出生在美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但他是位自然主義者,更渴望親近自然。

在他的傳世名著《瓦爾登湖》中,梭羅記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寧靜而溫和的心靈,並於勞作中體驗到生命的動感與自尊。

這本書,給12歲的特雷西留下深刻印象。

此後她花了十年的時光,專注研究梭羅的思想。

長大後,開始考慮她最想做的事——把梭羅雲淡風清的《瓦爾登湖》,製成遊戲上線,讓更多的年輕人,從這偉大的思想中汲取營養。

……這行得通嗎?遊戲都是打打殺殺,如《瓦爾登湖》這類簡約輕靈的風格,距離遊戲是不是有點遠?

——說遊戲打打殺殺,不過是外行人的臆斷。

功能遊戲,遠比我們所理解的更深奧。特雷西從創新開始,最終完成了這項不可思議的工作。

遇到特雷西後,格雷格終於知道他尋找的是什麼了。

他把自己苦苦尋覓的東西,寫成了一本書:《遊戲改變教育》

——遊戲不止是打打殺殺,還可以是哲學。

——可以是歷史,可以是醫學,可以是歐氏幾何。

遊戲改變教育

程武先生說:

遊戲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生下來,就和爸爸媽媽做遊戲,和小朋友們做遊戲,和我們周圍的夥伴們做遊戲。

遊戲是一種人類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

許多現代化的教育思路,都融入了遊戲的思維。實際上就是真正在尊重人類天性的基礎上去進行教育、學習和應用。

程武先生,是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他這番話,是在特雷西·富勒頓的《瓦爾登湖》來到中國,參加由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中央美術學院聯合舉辦的「重識遊戲——首屆功能與藝術遊戲大展」的分享研討活動時,有感而發。

格雷格·託波說:「永遠不要低估孩子。」

遊戲早已不再是普通父母的舊認知,已進入到了功能時代。

功能遊戲,已經脫離了打打殺殺的臼巢,應用於技術、文化、醫療、教育、體育、娛樂、藝術、軍事、天文與益智等方面。

程武先生說: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跟託馬斯教授攜手做微積分,我記得微積分是大學本科教育裡最難的課程,如果當時有這麼個遊戲,我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程武先生提及的託馬斯先生,曾在義大利測試過微積分遊戲,測試之後,學生考試及格率100%。

——實際上,遊戲改變教育,除了格雷格·託波提及的美國及挪威的測驗,在中國深圳,也已經有學校先行一步。

2018年3月8日,《中國教師報》刊登了一篇文章。

文章稱:當颱風襲來,一些學校宣布放假,學生們歡呼雀躍:終於可以不用上課啦!

但在深圳寶安區的天驕小學,孩子們聽到放假的消息,卻唉聲嘆氣,好不沮喪。

為什麼這所學校的孩子,不樂意放假呢?

因為這所學校,用遊戲思維重組教育內容,做到了娛教於樂。

諸如學校會以課件內容為要素,進行主題遊戲教學,有科學探索、有文字遊戲、有歷史探秘、有天文、有軍事。針對於學生的系統思維、邏輯思維、形象思維、逆向思維、創造思維、辯證思維開設相應課程,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

一如格雷格·託波所倡導的遊戲式教學,當教育更適應孩子的心理,更具互動性,就自然激發了孩子內心的學習衝動。

正如克裡希那穆提所說:「教育的最終,是讓人發現自己。」

我們都學過古人的《刻舟求劍》。

楚人渡江,劍落水中,就用刀在劍掉落的地方刻下記號。等船靠岸,跳下水中尋找——古人講這個故事,是諷刺那些雖時代變化,認知卻停留於原地的人。

這些人,就是實用主義者。

實用主義者,只相信自己的經驗,只看到鼻子尖前的短期利益。對於經驗之外的變化,不予認可。

實用主義者不相信發展,停留在舊有的經驗之中,永遠落後時代。當格雷格·託波及其追隨者,用功能遊戲改變了自身,改變了教育時,實用主義者對遊戲的認知,仍然是打打殺殺。

實用主義者對世界最大的傷害,是把他們錯誤的觀念,強制性的灌輸給青少年。

救救孩子。

教育要適應孩子的成長

在美國,有84%的老師承認,他們正在用豐富和友善的科技方式幫助教學。

時代變了。

我們要應時而變。

一是永保好奇心,任何時候也不臆斷妄言。當功能遊戲的時代到來,至少也要明白髮生了什麼。

二是要有長遠眼光。經驗只是過時的記憶,如果經驗靠得住,除非世界停止發展。

三是承認現有問題的存在。舊式的、強迫性的填鴨教育早已走到盡頭,必須尋求新的突破,才能賦予每個人以自由的發展。

時代在變,一切在變。早在360萬年前,第一批人類開始直立行走,無盡的變化就開始了。那些拒絕與時代同步前行者,至今仍然留在樹上。不要做留在樹上的化石生物,必須尋求於新的技術手段,融入我們自身的成長,才能幫助我們,找回自己。

教育要適合孩子的心理,適應孩子的成長。

——就是要適應人性。

從古老的歲月始,先祖們聚於火堆旁,相互之間進行著種種遊戲。我們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並在遊戲中體悟到生命的價值與力量。

可如今有些人,卻不知為何總是板著一張臉,好象全世界欠了他的。那一顆顆匱乏的心,將充滿靈性的生活,壓抑得死氣沉沉。學習,追求知識,原本是生命中最大樂趣,卻被肢解得生趣全無,味同嚼蠟。

是時候回到自我了,生命原本是一場快樂的遊戲。我們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觀察,發現,尋找,每前行一步,都感受到無盡的歡樂與快感。

我們讀書,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響應生命的本質呼喚,是為了召喚出我們認知最深處的智慧。

就讓我們放輕鬆些,如程武先生所說:遊戲更多的是一種思維,一種更能夠順應本性更能夠激勵人們的學習方式。當我們不再用沉重的觀感解讀人生,而是舉重若輕,於不斷進取中獲得快樂感受,才會領略到生命遊戲的真諦。

孩子沉迷電子產品,家長怎麼管?

遊戲是可以有教育意義的。但不是所有的遊戲運營商都有良心。

大多數網際網路媒體和社交產品運營的目的,就是抓眼球,讓用戶呆在裡面越久越好。

而孩子因為還缺少自控能力,就自然成了這些電子產品最好的目標。目前所有相關的研究,也都把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負面地聯繫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健康。

它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社交能力,缺乏深度思考能力。這是真實存在的問題。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孩子電子產品的使用。

但我們生活在這個信息社會,把孩子隔絕於電子產品是不可能的。一方面他們的朋友都在用,這是他們社交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們確實也需要學會使用這些工具。

不能把孩子和電子產品完全隔離開,但又要想辦法去控制使用,那你該怎麼做呢?

首先,先要明確一點,年紀較小的孩子和年紀大的孩子,你要區別對待。這裡主要的孩子大小分界點是小學畢業前後。

一、年齡較小的孩子

這個包括上小學之前的孩子和在上小學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需要比較嚴格地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包括:

1. 不給他們屬於他們的手機或者是pad,用的時候需要找大人。

2. 大人決定他們可以玩什麼,不可以玩什麼。

孩子可以提建議,比如朋友們也在玩的遊戲自己能不能玩,但是需要大人來判斷可不可以幫他們安裝;

現在市面上有不少孩子可以邊玩邊學的益智遊戲,建議家長先自己嘗試一下,或者和別的家長交流,幫孩子挑選合適的遊戲產品。

3. 限制時間。比如明確規定每次只能玩半小時,時間一到就必須停止。給孩子講簡單的道理,比如是為了保護眼睛。

必須指出的是,在孩子不玩電子產品的時候,你就必須安排好孩子的其他業餘活動。

比如說你可以帶孩子去戶外玩耍,或者和他們玩玩具、讀書、畫畫等等,這些活動不僅有助於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也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其實不少讓孩子玩電子產品的家長也是為了圖省事,這樣他們就不會來麻煩大人了。但是,我們如果同意玩電子產品的害處,做家長的就必須要做出努力,用其他好玩的方式來取代電子產品。

二、年紀較大的孩子

主要是指上了中學以後的孩子,對於他們,過於嚴格的控制是比較難的,因為孩子們往往對電子產品的了解在很多時候是超過父母的。

那如何用技術手段阻擋一些不好的網站,或者防止他們看盜版的視頻呢?現在孩子們的技術能力都很強,總是能看到他們想要看到的東西。另外,這個階段的孩子確實需要上網:他們需要查資料,獲取信息,做作業,跟別人交流。

所以你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去有效地使用電子產品,使用網上的信息,並且有效地控制自己。具體的操作來說是兩個方面:控制時間和增強判斷力。

1. 控制時間

在控制時間方面,要教會他們如何自己有效地控制上網、玩遊戲、看視頻等的時間。

比如說,規定每天要先做完作業,把學校的事情全部完成,然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打遊戲。

孩子們自然會清楚地懂得,這是他們既能學習好,又能玩到遊戲,還不會和家長有衝突的最好方法,一段時間後就養成習慣了,先做作業再玩遊戲。

另外,從健康角度,也建議他們每次打遊戲或者上網時間不要太長,當中要運動或者休息。

現在孩子的休息或者社交常常是通過遊戲來完成的,就像我們小時候打牌、跳皮筋一樣,這點我們要理解。

所以有時候我也會建議,讓他們列一個時間表,寫上什麼時候該做作業,什麼時候可以玩遊戲,把玩遊戲當作休息。

同時,家長也可以去了解一下他們玩的遊戲,問他們是怎麼玩的,為什麼好玩,還有哪些朋友在玩。我們低姿態地向他們學習,他們都會非常高興地分享給我們。

2. 增強判斷力

第二個方面非常重要,就是一定要教會他們學會有判斷力,知道什麼是有價值的信息,什麼是垃圾無聊的信息。

現在每兩天世界上產生的信息,就和自有文明史以來到2003年,產生的全部信息一樣多。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們要判斷信息的價值,也就是培養信商。

家長要和孩子討論什麼時間花得有價值,什麼沒有價值,如何主動尋找和吸取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如何主動地屏蔽無聊信息。

這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到的,也不是光靠講道理就能讓孩子做到的,可以多做一些「實戰分析」。

比如,孩子花很多時間看視頻或玩遊戲之後,你可以和他們討論一下:

「這兩個小時,如果出去打球,你會不會感覺精神好很多?」

當我們看到一個演講者能夠引經據典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如果你可以花多點時間讀書,才能有這麼高水平的評論和見解。經常用孩子實際生活來做例子和他們討論,這樣一步步地引導他們有正確的判斷能力。

我有一個朋友,在家裡做了一個特別好的實驗,就是全家四個人,做了四周的electronic fasting(這四周內全家不用電子產品),業餘時間就看書,打牌,玩桌遊,練跆拳道。

四周後,家長和孩子都談談感悟,我們真正的錯過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有決心的家庭,可以試試。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言傳身教。現在沉迷電子產品的不光是小孩,還有大人。

大人可能看的內容不一樣,看朋友圈,看視頻,看吸引眼球的新聞,看所謂"震驚"的健康消息。但請審視一下自己:

如果你每天自己花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很多,你就很難說服孩子少玩遊戲、手機等。你自己的做法,對孩子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所以想要控制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沉迷,你得先控制自己在這方面花費的時間。

相關焦點

  • 「IG牛逼!」是啥?為什麼一個遊戲冠軍讓所有人都瘋了?
    為什麼一個遊戲冠軍讓所有人都瘋了?很多人不明白ig是啥。ig牛逼又是啥。然後也有的見到大家都發,然後跟風發。表示自己也跟得上「潮流」。ig是啥。在這一刻,它不是一支隊伍,也不是二號種子,也不是沉寂兩年的小ig。它是冠軍。實實在在的冠軍。有人說,一個遊戲冠軍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那是你不知道這個冠軍對lpl的粉絲意味著什麼。就算給你科普,這是lol最有含金量的冠軍,這意味著lpl有了自己量身定做的皮膚,你也只會感覺:一個遊戲而已。還不如刀塔拿的冠多。
  • 遊戲是我們的青春,請不要說我們玩物喪志
    最近ig奪冠的消息刷爆了各大社交平臺,我身邊的朋友除了一個大老闆外,全部都在慶祝ig奪冠,開店的做活動,上班的去聚餐,總之這幾天天天都是活動,也算是為咱們這一代的青春畫下了一個了完美的句號。所以,在這裡我做個示範,希望那些說我們是垮掉一代的人能看到,我試著從你們的角度來分析我們所謂的「沉迷遊戲」。一部分你們看到的沉迷於遊戲的孩子,其實並不是遊戲好玩,而是因為失去了對生活其他方面的信心,這個結論有點殘忍,但這就是現實。
  • 我從來不反對孩子玩遊戲,因為我弄明白了這些事
    大人把自己該做的做好就行了,千萬不要去問孩子:「我和遊戲你選哪一個?」這個問題的愚蠢程度,堪比一個女人去問她老公:「我和你媽,你更愛哪一個?」你要允許孩子既愛遊戲也愛你,不要逼他2選1,不要逼他排序。爭的最高境界是不爭。你越是討厭遊戲,孩子就越會喜歡遊戲,這是人的逆反心理在起作用。5.
  • 孩子玩遊戲上癮,偷偷用家長手機充值怎麼辦?
    首先我認為電子遊戲同任何一種遊戲一樣,作為兒童的一種娛樂,並不是十惡不赦,很多玩遊戲的孩子都特別聰明。我們要了解清楚孩子喜歡玩遊戲並且還不斷充錢的原因是什麼?這個特別長的假期,很多孩子都沒有辦法跟同學交往,也會很不適應。我發現很多以前不玩遊戲的孩子是通過玩遊戲跟同學交流,為了跟同學PK。
  •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該怎麼辦?反對沒有用,建議父母這樣做!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該怎麼辦?反對沒有用,建議父母這樣做!文/小作家起跑線孩子沉迷於遊戲,一直是令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前些年,還只是沉迷於電腦遊戲,如今智慧型手機普遍,手機遊戲又成了孩子的首選。眼看著孩子沉浸在遊戲世界裡,無心學習,甚至對身邊的世界都提不起興趣,許多父母著急焦慮,不知如何才能讓孩子擺脫遊戲的「魔爪」。因為電子遊戲都是遊戲開發者根據市場需求和玩家的喜好特意開發的,有很強的針對性,而愛玩遊戲又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一旦開始玩網路遊戲,就很容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對待孩子玩遊戲,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兩方面來分析看待。
  • 孩子玩遊戲,被舅舅發現等級過高——父母看帳單崩潰:偷轉十一萬
    孩子玩遊戲,被舅舅發現等級過高——父母看帳單崩潰:偷轉十一萬 眾所周知,熊孩子對於父母來說簡直是最令人頭疼的生物,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普及與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成為必備用品的今天,愈來愈發達的網路遊戲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於其中。不但影響了自己的身體發育與學習成績,還給自己的父母帶來了經濟災難。
  • ig奪冠,王思聰熱狗馬賽克圖片意外走紅,卻炸出一幫噴子
    在很多人眼裡王思聰不過只是個紈絝子弟,同樣的,在此之前他旗下的ig戰隊也沒有多少人看好,但就是這樣的一支二流隊伍打出了中國戰隊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此番做法也是引發了王思聰的吐槽:「你們不要再發我吃熱狗的照片了行嗎?」不過,人紅是非多。
  • 家長的煩惱——到底要不要給孩子上早教課
    現在的小朋友1歲都上早教班了想當年,6歲的我都還在玩泥巴越來越多的早教機構開辦也有著越來越多的家長將孩子送進早教班但是要不要上早教班帶來的歧義一直存在贊同觀點孩子既可以學習又可以玩如果孩子上早教班很快樂又可以學習又可以玩,多好呀不要一談報班就色變,以為加重孩子負擔只要合理地安排時間、選擇合適的班
  • FPX奪冠,IG奪冠,這背後的秘密究竟是什麼?真相令人捧腹
    而很多人就說為什麼FPX能奪冠,這是很不可思議的,這是一個第一次進入世界賽的隊伍,而且隊伍中有三個剛入lpl的新人,分別是打野小tian adc lwx 輔助 劉青松 。而他們奪冠的秘密武器就是他們的Fmvp 小天,小天一反常規的打野路線,對此攪亂對方節奏,配合中單輔助多次形成4包2 3包1 ,奪得優勢!
  • 你可能反對用錢激勵孩子,但我覺得挺好,還能讓孩子主動少玩遊戲
    我知道,有很多家長反對和孩子談錢,更是一邊倒的反對用錢來激勵孩子的學習和日常行為份內的事沒有完成,就要扣錢,比如今天作業沒有完成,也沒有要求我的幫助,那就要承擔自然的後果,第二天去學校不僅老師可能會批評,還得扣錢。到目前為止,我孩子在帳戶裡存了1156塊錢。
  • IG奪冠背後:逆天改命的心酸,也許不一定合適你
    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這樣的話:「隔壁xx不愛讀書,以後肯定沒有前途的,你不要像他一樣,你要好好讀書。」可是就是這些,看上去不愛讀書,就愛打遊戲的人,卻贏得了電競世界冠軍,讓全國沸騰。他們成功做到了:曾經你有多鄙視我,現在就會多佩服我。其實,當我們看到他們獲勝的消息時,我們甚至比他們更高興。
  • 大學老師遭遇iG奪冠
    iG奪冠成了學生慶祝的節日,他們用狂歡反抗家長和老師的偏見,以及長時間被老一輩扣上的「網癮少年」的標籤,還有「斷電斷網強迫學生讀紙質書」甚至「電擊治療網癮」的現實。至今在鳳凰網仍可以找到一位年輕人因被「電擊治療網癮」而夢斷職業電競選手的故事。
  • 如何讓孩子遠離遊戲,幾條建議送給和我一樣的家長
    網絡時代來臨,遊戲逐漸成為家長與孩子之間最大的分歧,這個第三者正在以驚人的力量摧毀原本和諧的親子關係。從何時起,親子共讀的時間,變成了手機使用的談判時間;一起運動散步的時光,被一人一機的遊戲大戰替代;親子交流的內容逐漸演變成了對玩遊戲這件事的討價還價和約法三章。身邊太多的真實案例,眼看著優秀的孩子,成績一落千丈,逃學厭學,日夜顛倒,甚至為了遊戲要挾毆打父母。
  • 看漫畫玩遊戲影響學習?家長強烈的反對,會給孩子帶來4大傷害
    周杰倫《聽媽媽的話》裡面有一句歌詞「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為什麼別人在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別人在玩遊戲,我卻靠在牆壁背我的ABC」。從這句歌詞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個小朋友的委屈,明明很想看漫畫,玩遊戲,但是媽媽不允許。
  • 《我的世界地下城》遊戲崩潰怎麼解決 遊戲崩潰解決攻略
    導 讀 我的世界地下城遊戲崩潰怎麼辦?解決辦法是什麼呢?
  • 孩子痴迷玩遊戲,家長應該怎麼辦?03
    ——我是如何讓兒子從電子遊戲中獲益的01孩子痴迷玩遊戲,家長應該怎麼辦?025.孩子違規怎麼辦?孩子在不能玩的時候玩,或者玩電遊超過規定時間,你三令五申,他還不肯停機,我們怎麼辦?我有時會給這些朋友的家長發hangout 的email時特別指出,這次hangout不能玩電遊,可以玩桌遊。因此孩子來時都有心理準備。一次hangout,幾個孩子遵守了我「不能玩電遊」的規則,在我家玩了4個小時的boardgame "Settler of Catan",中間除了上廁所,孩子們一直坐著玩,經常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家長來接他們,因遊戲沒完,他們硬把家長支走,讓家長1個小時之後回來。
  • 如何擊敗MSI奪冠熱門IG?LPL英文解說給出答案後,IG粉絲卻笑了!
    原標題:如何擊敗MSI奪冠熱門IG?LPL英文解說給出答案後,IG粉絲卻笑了!   在MSI賽事即將到來之際,相信各位召喚師都已經等的迫不及待了吧——但對於眾多LOL參賽戰隊來說,他們的日子卻一點都不好過,因為他們在備戰MSI的同時,還得要想辦法應付那些LOL超級強隊,也就是有著MSI奪冠熱門的那些戰隊,比如來自LPL賽區的IG戰隊,來自LCK賽區的SKT戰隊以及來自LEC賽區的G2戰隊等等。
  • 班主任朋友圈發文祝賀IG奪冠,學生回復:為人師表卻誤人子弟!
    莽起來的IG無人可擋,拼起來的IG是令對手害怕,解決對手不拼運營,就死拼遊戲操作!見面只管莽就對了!IG的奪冠成就了IG電競俱樂部,成就LOL遊戲選手JKL,成就了打野狂魔Ning王,成就了LPL8年來的總冠軍期盼!帶動了中國電競遊戲的進一步發展,讓更多人去認可電競遊戲這個行業。去認可這一群為了夢想而不斷拼搏的追夢少年。
  • Rookie直播恭喜JKL奪冠,「苦笑回應彈幕,我能說TheShy什麼呀」
    前言:相信絕大多數的玩家都關注了這一次的msc對抗賽,本來lpl賽區的諸多隊伍是不看好這一次的比賽的,所以很多的職業選手非常的抵制,結果比賽開始之後,選手們認真起來,Lpl賽區和lck賽區目前的差距已經非常大了,四強中竟然有三支是lpl的隊伍,最後tes戰隊也是成功奪冠,看到阿水再次領獎之後
  • IG奪冠最應該感謝的九個人,最後一個你一定想不到是誰
    但亞索真的很強……S5時,ig為了買kakao順帶著以中野綁定買了肉雞,對就是這樣一個附贈品成為了LPL裡的頂級中單,肉雞在以前的賽季到底有多carry,辛德拉,沙皇,ig的唯一c位……kakao走後他依舊留在ig,在接下了的賽季裡不斷面對失利,對他而言,心態是他的最大問題吧…也就此成為了奪冠版圖的第一塊拼圖IG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