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時間不長,做的帽架卻有不少!

2020-12-22 文藏

歡迎戳上方加關注!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兩篇優質文章~本文共計1097字,閱讀僅需2分鐘~

帽架,就是用以置放冠帽的架子,是清代冠服禮制中的必備之物。清代雍正一朝帽架的設計、成造,多來自雍正皇帝直接授意,或以怡親王為「藝術監督」,再由近臣海望具體落實。 雍正皇帝甚至曾對自己獨創的「搶鳳帽架」下旨不許外傳,頗有近代商業社會「專利保護」之意。

多樣的形制

清文竹蝠壽紋八方冠架
清畫琺瑯福壽花卉冠架

此外,雍正九年八月首領薩木哈傳旨:「照朕五月初七日指示八角式花籃帽架再做一件」,琺瑯作奉旨後於十月二十八日完作呈進。雍正十年十月由內務府大臣海望傳做「象牙透雕盒式帽架」一對做為備用,雜活作於七天後就呈進「象牙透雕盒式帽架一對」,還特別用小字註明「系銅鍍金託象牙茜綠挺紫檀木鑲嵌座,盒內盛香袋」。「八角式花籃帽架」和「象牙透雕盒式帽架」此兩件特殊的形制,前者是照之前雍正皇帝的指示再做一件,後者則傳做為備用,顯示都曾不止做過一次。

清黑漆嵌螺鈿帽架
清染牙雕冠架

三足鼎立式帽架

上述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傳做單一用材中的紫檀木、黃楊木帽架,雜活作後續交出的黃楊木做成「瓜式帽架」。紫檀木完作則是「夔龍式帽架」,此形制有可能將傘蓋、挺柱和底座合而為一,形制或如故宮博物院所藏一架乾隆御用文具活腿桌桌面屜內的「百什件」之一—蜿蜒向上的三足鼎立帽架—使用時撐開置於桌上一隅,用畢與其他文玩百什件各有所歸的收入屜內。

清乾隆活腿文具桌

轉動帽架與擔子式帽架

值得注意的是雍正十一年七月海望奉旨要賞平郡王的物件:

內大臣海(望)奉旨:著賞平郡王……象牙挺紅羊皮轉軸帽架一件、……擔子式帽架一件、……員外郎三音保送去賞平郡王訖。

由此可知,帽架運送時需要另制「帽盒」承裝,而賞給平郡王的這件帽架還設有「轉軸」可以推轉。姑不論具「轉軸」的帽架是否較方便使用,此制令人想到雍正皇帝曾於雍正八年十月傳旨給海望,要他依照疆臣年希堯進貢的「番花獨挺方面桌」改做成圓面的獨挺桌,並且「座子中腰安轉軸,要推的(得)轉」,《紅樓夢》中稱此為「大團圓桌」,在中秋夜宴擺設,也是今日一般喜宴上用的可轉動大圓桌之濫觴。

清乾隆活腿文具桌(局部)

至於「擔子式帽架」,一般所說的「擔子」,抽象的理解為身負重擔、責任重大,具象的係指扁擔和掛在兩端的物品。雍正朝《活計檔》相關記載似乎僅見此則,是特為平郡王所創嗎?其形制是否為挺柱的中段另設向兩邊延伸的分支,俾便平郡王可在兩端另託掛雜物?凡此均頗費思量,有待進一步研究。

原文作者:吳美鳳(作者系:中國文化大學(臺灣)美術學系助理教授)原文來源:《紫禁城》2018年12月刊《雍正帽架知多少:從《活計檔》看雍正皇帝的帽架創意》(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百家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相關焦點

  • 雍正的帽架都有哪些形式?
    此或為圓形帶瓜稜的半球形實心傘蓋,也可能是圓形帶瓜稜的空心傘蓋,如瀋陽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件黑漆描金帽架之傘蓋部分。根據後續記載,備用的三件中有一件是雍正皇帝賞給怡親王的。清染牙雕冠架雍正八年四月:「員外郎滿毗傳做備用福壽長如意帽架一件。」此應是把帽架中段的挺柱雕刻成如意狀,再將柱身的部分刻意拉長。
  • 國博館刊 | 乾隆御用帽架的秘密
    玉帽架的紫檀支柱和底座分別刻有乾隆御製詩《秋紗》《建蘭》《長春》《垂絲海棠》,及與詩歌主題對應的花卉圖案。據所刻乾隆御製詩創作時間可推斷,玉帽架製作年代應在乾隆三十七年以後,乾隆時期充足的玉料來源和精妙的玉雕工藝,為玉帽架的超凡品質提供了保障。另外,此玉帽架與故宮博物院藏青玉刻詩帽架尺寸、材質、造型、雕刻工藝、裝飾手法等各方面都極為接近,可基本判斷二者為一對。
  • 古代官宦人家必備家具,如今只存在於收藏界,冠架有多講究?
    特別是在官場上,分不清各種「冠」可能會讓你不小心犯「政治錯誤」。既然帽子如此重要,那就不能隨便擺放,冠架這種小型家具也是當時官宦人家的必備之物。冠架一般被放置在正廳的香案上,如果來客見冠架上有男主人的帽子,說明主人在家,即可登門拜訪;如果架上不見帽子即不方便做客,一個小小的冠架也能反映出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真實現象。
  • 皇家帽架被英國夫婦當檯燈使用50年,佳士得以近500萬拍賣(附視頻)
    這座帽架估計製作於1820年至1850年間,很有可能是為道光皇帝製作,高27.3釐米,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上部分,球狀頂部鏤刻有粉彩蝙蝠,中間則有祥雲和火焰圖案進行裝飾,底部繪有淡黃色九條五爪龍。中間的部分,是類似古代花瓶的樣式,瓶嘴支撐起上部圓球,表面繪有蝙蝠和綻放的蓮花圖案。
  • 冠架:古代帽子架很高端,還要能薰香!
    清中期 紫檀嵌玉喜鵲登梅帽架如此雕工細膩繁複的冠架甚為少見,同此作例者未有著錄。此架雕工優雅細緻,以紫檀木製作,鑲嵌玉石,結合中國人珍愛的兩種材料,乾隆皇帝尤愛紫檀與玉石。北京故宮博物院三希堂藏一作例,冠傘為玉雕,紫檀作挺手,底座嵌有玉石,曾借展於《Imperial China. The Living Past》,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雪梨,1992年, 頁107。冠架,為支撐帽子的小型家具。是貴族的生活用品,一般由帽傘、梃手、底座三部分組成。
  • 設計法則 | 五帽架法
    Hello,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設計法則:五帽架法。
  • 乾隆的帽架、如懿的香盒 數千件古玩亮相中國文物博覽會
    帽架收藏家惠增久經常到國外的拍賣會上尋找中國文物,並致力於帶它們回家。在他的展櫃裡,有一件高三四十釐米的木質架子,頂部是一個貼滿螺鈿的球型。惠增久至今提起這件文物的收藏經歷,依然很得意,「這是清宮裡專門放帽子的帽架,我小的時候見過。」記者了解到,在最近熱播的《如懿傳》《延禧攻略》中,類似的器物也曾出現。「在宮廷裡,帽架的材質很多,有象牙的、珊瑚的、粉彩瓷器的,雖然是實用器,但古代匠人幾乎將十八般手藝都濃縮在小小的器物上。」
  • 清代皇家帽架被當「燈座」50年 以近500萬元拍賣
    一個中國清代的皇家帽架8日在英國以58.1萬英鎊(約合49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賣成交。這一稀罕物件曾被一對英國夫婦當成「燈座」用了50多年。英國《每日郵報》10日報導,佳士得拍賣行亞洲藝術品專家陳艾維說,這個帽架是「非常罕見的皇家用品,就年代久遠程度而言保存得極好」,「黃綠相間的帽架上有九條龍的圖案」,很有可能是為道光皇帝製作。帽架估計製作於1820年至1850年間,起拍價為30萬英鎊,最終被一位來自亞洲的匿名買家以近兩倍的價格拍走。
  • 坊間多傳雍正得位不正,說他曾篡改康熙遺詔,那真相到底如何呢?
    說到雍正皇帝,很多人的心裡都存有這樣的質疑:雍正到底是通過篡改康熙的傳位遺詔來當上皇帝的呢?還是康熙的傳位遺詔上本身就是寫著要傳位於雍正呢?畢竟雍正在歷史上並不那麼招他的母親孝恭仁皇后和父親康熙待見,縱使他個人的能力再怎麼強悍,按理來說,也不該有機會成為皇帝。
  • 雍正的真實長相曝光,盤點九位扮演過雍正的演員,你認為誰最像?
    而雍正在位僅是短短的十三年,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一般的皇帝做三十年都難以達到的,他經過短短十三年,不僅將即位前空蕩蕩的國庫給填滿,還將貪汙腐敗給治理地連朱元璋都沒有達到的高度。雍正在位十三年,最後當乾隆即位的時候,國庫裡已經有了7000萬兩的白銀,而在雍正即位的時候,只有區區800萬兩銀子,而且當時貪汙成風,天災人禍不斷。
  • 雍正後宮29位后妃,低等妃嬪就有21位!對待妃嬪,他為何如此吝嗇
    甚至有清史學者認為,「有清二百數十年的基礎磐石,即為雍正所奠定」。《甄嬛傳》對雍正皇帝的形象演繹有誤,但有一點還是貼近了歷史事實的,那就是雍正皇帝到底是一代帝王,後宮妃嬪的數量自然不在少數。根據《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和《清史稿·列傳一·后妃》的記載,雍正皇帝一生共擁有29位后妃,雖不及先皇康熙和後世乾隆的後宮妃嬪數量,但也根據其13年的在位年限來算,如此妃嬪規模已屬龐大。可在雍正後宮中的29位后妃中,卻只有一位皇后和7位「嬪」及以上的高等妃嬪;而貴人及以下的低等妃嬪卻有21位。其中,貴人6位、常在7位、答應及官女子8位。
  • 雍正為什麼這麼信任十三胤祥?胤祥能文能武,為何不自己奪位?
    胤祥能文能武,書畫俱佳,辦事能力也不錯,而且善於騎射,有記載提到,他「精於騎射,發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獵,一隻猛虎突出林間,他神色不動,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見者無不佩服他的神勇。據雍正給胤祥的祭文中提到胤祥的算學由他親自教授,「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逢塞外扈從,兄弟倆「形影相依」。當康熙帝出巡只帶他們其中一個扈從時,即使短暫分別,兩兄弟也會詩書往還。雍正還把他和十三弟唱和的詩作收在詩文集中,使胤祥的少數作品得以傳世。
  • 《雍正王朝》中八爺臨死前留給雍正的一封信,雍正看了為何會恐懼
    雍正和八爺的恩恩怨怨太久太長,所以當他看到八爺臨死留的這封信,回想起往事,往日的一切歷歷在目,老八這封臨死前的信寫的很真摯,很動情,他的皇上四哥確實很累了,累的心力交瘁,看到這封信,雍正更多的是心痛、無奈,想起康熙臨死對他說的話: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
  • 康熙最終把皇位傳給雍正,真的是看中雍正兒子弘曆很有出息嗎
    第一,康熙喜歡弘曆,並不表明他要通過雍正把皇位傳給弘曆。關於康熙要通過雍正傳位給弘曆的說話,有這樣一個故事:康熙在去世前一年,去雍正的圓明園賞牡丹,雍正第一次把已經11歲的弘曆引薦給康熙。康熙一看見就喜歡得不得了,把他帶進宮,自己親自養,「隨侍學習」。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這時的雍正瞬間想到了與他關係密切的十三阿哥胤祥,畢竟他的弓馬技藝遠遜於胤祥,再加上胤祥曾有過統兵作戰的經驗,所以雍正保舉胤祥出任「大將軍王」確實是屬於「舉賢不避親」,因為胤祥確實有這個能力去率兵平定叛亂。然而,雍正這樣的打算雖然有著一定的「於公」成分,但是這其中更多的還是出於他的私心。
  • 雍正爺最喜歡的瓷器長啥樣?他好有品味
    雍正時期的「官仿官」器拍賣行認證嘉德拍賣公司的溫華強先生說:「這對杯我們認真研究過,它應該是雍正無款官窯器,康雍時期,皇帝為了慕古,也專門下旨讓景德鎮仿做一些前朝的名器,這是有清宮檔案可查的,包括永樂的甜白、宣德的紅釉和永宣青花,有故意不寫款的,也有仿款的,拍場上時有見到。這對白釉杯,應該是雍正仿永樂的,是『官仿官』器。
  • 清 雍正 銅胎畫琺瑯玻璃天球冠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原標題:清 雍正 銅胎畫琺瑯玻璃天球冠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2/14清 雍正 瓷胎畫琺瑯藍料山水碗   3/14清 雍正 仿哥釉古銅紋方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雍正王朝》7位女性角色:鄭春華苦命痴情,年秋月一生被安排
    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為影視創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因此也誕生了不少經典歷史劇集,諸如《大秦帝國》、《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貞觀之治》等。前一段時間「張廷玉」扮演者杜雨露老師的去世,相信不少同學又重新刷了一遍《雍正王朝》,這部劇代表了國產歷史劇的巔峰,胡玫導演、藝術指導張黎、小說作者二月河、編劇劉和平以及唐國強、焦晃、王繪春等一批優秀演員,共同創造了這部歷史劇標杆之作。
  • 《雍正王朝》裡的雍正,是真的嗎,歷史上真實的雍正
    雍正皇帝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是他卻可以稱之為歷史上最勤奮的一位皇帝。他是大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三位皇帝,父親是康熙。在十幾位皇子中,她憑藉自己優秀的才能,最終奪得皇位。歷史上都說雍正是一個非常冷硬的帝王,他的手段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