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小說的朋友,是不是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本書,你明明非常想看,天天放在床頭,時時瞄上幾眼,卻又猶猶豫豫不敢打開;想要把它束之高閣,卻又忍不住常常拿起。這麼的矛盾糾結,都是因為書中的結局太過遺憾,讓我們久久無法釋懷。
《亦箏笙》就是這樣一本書。
薄聿錚和盛亦笙的故事發生在民國那個動蕩飄搖的時代。
盛亦笙,被父親視若掌上明珠,從小被寵愛著長大。她就讀於名校,留學於法國。雖然親生母親早逝,但也被父親教養成了真正的淑女。她大方,美麗,可以為了他柔軟,也可以為了他堅強。
薄聿錚,從小身世坎坷,漂泊動蕩。幸有義父培養,雖半生戎馬,卻睿智、沉穩、大氣。他雖看慣了生死,鐵漢卻仍有柔情。
幼時,他為了一塊饅頭與人打架,她幫他逃離危險,贈他手帕和糖果;後來,她被冤入獄,他於危難中救她性命,給她庇護。
常常,我痛恨他們生在了那樣一個年代,讓他們於亂世之中生離死別;有時,我又慶幸他們生在了那樣一個時代,讓他們有機會不負韶華。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身為軍人,就要保家衛國。「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將軍最好的歸宿,是戰場。
一支粉筆,把它擺在講臺,只是拿來觀瞻,它不會甘心。一條鯊魚,讓它在大海中隨波逐流,它也不會情願。把自己碾成碎末,授人以知識,才是粉筆的歸宿;在大海裡同捕魚人搏鬥,才能成全鯊魚的驕傲。
我的妹妹是一名普通的護士,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她義無反顧地報名去了武漢支援。作為家人,我們擔心她,但也為她自豪。除了自豪,還有羨慕。羨慕她還正當青春年華,羨慕她還可以意氣風發,也羨慕她有勇氣履行職責。
人的一生,至少要有一次,全力以赴,不計後果地去做一件事。當我們老了,回憶起這段往事,也許會委屈懊惱,懷疑自己當時是不是腦袋進了水。但更有可能,會慶幸,幸好沒有辜負曾經的年輕。
薄聿錚是鐵血將軍,他有他的驕傲,讓手下的萬千將士慷慨赴死,自己卻苟且撤退,他做不到;他還是一個丈夫和父親,保護他們的家園他義不容辭。
還能怎麼辦呢?
只能寫下一個又一個的對不起,雖然世道如此艱難,但請你們代替我活下去,親眼看著列強被趕出中國!然後決絕的轉身,走向戰場和死亡。
盛亦笙是個愛笑的女子,父親說,愛笑的女子運氣都不會太差。父親說得沒錯,遇見他是她最好的運氣。如果這一切都是你的心願,那麼好的,這一次我聽你的。我會做你的眼睛,和你一起看勝利到來的那一天。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親愛的,這一生,我從未後悔赴死沙場,但仍然遺憾不能和你共度餘生!